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多视角全方位的反思,到现代思想家们对科学本质的系统考察,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辩证历程.100多年来,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深刻地变革社会面貌和观念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自身的形象和人们对它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的趋势预示,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已不能赶上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新的全方位的研究.这种研究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把已有的成果熔于一体,描画出科学的全景观、整体观、系统观.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科学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整合,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强调了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和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实施的途径与策略,总结了实践中的成就与经验,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论证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韩雪 《海峡科学》2012,(3):21+31-21,31
鲁迅执著的自由精神、独立的思想不仅启蒙了当时的人们,而且依然照耀着当代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内心,指引着正确的价值方向.鲁迅思想为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着正确的思想依据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也在不断进步,现在人文性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提高。该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人文性的含义、体育教学人文性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学人文性的发展等,主要希望为教育人士和体育教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式,让体育人文性教学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石岩  叶冬清  屈子路 《科技资讯》2014,(30):144-144
近年来,体育课已经成为各大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不同,它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专业体育知识和职业道德,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即人文性教学方式。教师只有健全体育教学的理念,才能够发挥体育的作用,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张俊 《奇闻怪事》2008,(3):23-23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科学教学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走进我们的科学课堂依然能觉察到“人文关怀”流失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模式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向荣 《科技信息》2010,(2):279-279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时代发展与教育要求的必然趋势,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模式及实施体系构想,树立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教学新理念,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教学课程新模式及实施的基本内容,为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了“科学”与“人文”的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过程的冲突,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性,最终两种教育应该走向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而这与教育部的要求不符。本文以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思想为依据,探讨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能充分体现体育的价值,也是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的整合,是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能体现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产生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坚持科学和人文并重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而这与教育部的要求不符。本文以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思想为依据,探讨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能充分体现体育的价值,也是高校体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的整合,是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高校体育教学能体现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产生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坚持科学和人文并重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触及到一些基本理念:大学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影响?笔者从大学发展史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近代科技革命引起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形成"两种文化";新时期科学与人文走向整合是现代化运动发展的一种文化需求,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现代大学文化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修复、整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发展,这也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强项、优势是人文文化;弱项、不足是科学.因此在大学里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仅要扬长(人文)补短(科学),更要注重二者的互补融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缺失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探讨更应注意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13.
董令超 《科技信息》2013,(8):296-296
通过对比国内外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几年来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笔者从七个方面谈了在网络教学上的一些体会。一是网络教学拓展了传统的"教"与"学";二是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观念;三是教育技术中心是促进网络教学发展的组织机构;四是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是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途径;五是网络和技术保障是开展网络教学的物质基础;六是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源泉;七是教学设计和网络教学的研究是网络教学发展的技术条件。最后对开展网络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作为实践人的价值,是主体人的再生产。教育的任务既要教会人“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更要教会人“为何而生”的目的与意义。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在当代科学教育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科学教育,忽视科学品格、科学精神等人文素质培养的倾向。科学的、全面的理工科专业教学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个方面,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浓厚,专业技能掌握较为扎实,但受社会环境影响,加上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培养就是以升学为目标,因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人文修养较薄弱,缺乏基本的社会贵任意和关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从开设选修课、举办人文素质讲座、加强实践教学、设立示范班等方面进行改革思考,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随着学生的发展不断更新进步,追求完善,从而帮助学生积极成长,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肖贺 《科技信息》2009,(12):90-90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发展历程,也分析了科学与人文产生断裂进而导致异化危机。但科学与人文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并且最终也将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是是人类实现文明高度发展的两翼,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实现崛起的动力。本文从人文与科学的概念出发,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关注了科学与人文如何实现统一,指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既要追求"真",又要探究"善"。  相似文献   

18.
李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7,(28):217-217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先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科学人文的素材,这是一笔宝贵财富。那如何渗透科学人文来构建科学精神呢?本文从“用‘人文’求真——相信事实、尊重证据,科学真情为支柱;用‘人文’求善——尊重学生、珍惜生命,个性发展为目标;用‘人文’求美——欣赏自然、和谐相处,合作交流为探究”三方面进行阐述,构建起学生“真”、“善”、“美”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深刻的.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两种文化的最终成果和方法论上,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上.特别是站在价值论的高度,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及其精神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