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情况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插管率、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SaO2水平均显著升高,而PaC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且治疗后再次插管率较低,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选取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3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通气治疗30min后研究组血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平均通气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研究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BiPAP无创通气与常规治疗COPD呼吸衰竭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NPPV治疗的28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未接受NPPV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变化、血气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NPPV组患者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血气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7±4)d与(15±7)d,P<0.05].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4±5)d与(27±6) d,P<0.05].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3.5%,22.8%,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4h、3d及5d动脉血气、意识、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经NIPPV治疗,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PaCO2明显降低、pH升高,均脱机出,有效率达86.1%;7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放弃治疗。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意识障碍并非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5.
李宝红  王晓玲  霍晓丽 《甘肃科技》2020,(23):108-109+124
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患者疾病的干预效果。选取1年间收治的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且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实施入院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鼻导管吸氧,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经过为期7d的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PEF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是相比之下研究组提高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探析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气指标的影响。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甘肃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1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效率等。治疗3 d后,观察组FEV1、PEER、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炎因子、抑炎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序贯机械通气这一疗法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炎症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正确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通气,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低氧血症和C02潴留,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已有十余年,NIPPV操作简单,易掌握,可减少急性呼吸衰竟患者的插管率,降低住院费用,正确掌握使用指征和操作是应用NIPPV应用成功的两大基础.探讨了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技术比较,无创呼吸机特点,临床应用指征及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吸机无创通气过程中呼吸衰竭患呼吸频率(Rate)、心率(HR)、PH值、碳酸氧根高子(Hco3^-)、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o2)的变化,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40例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后应用美国产第四代Bipap Vision进行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呼气末正压(PSV PEEP)后,改为鼻导管给氧条件下观察患的上述指标。结果:40例患在无创通气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呼吸机无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带机后较带机前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收集ICU收治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通气组(NV,n=29)和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组(NV+HFNC,n=29);分别比较两组在患者拔管后的4、12、24、48 h时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48 h内再插管率、48 h后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30 d及90 d死亡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拔管后4、12、24、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以及48 h后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入院30 d和90 d、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NV+HFNC组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均小于NV组,且在拔出气管插管后的12 h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NV+HFNC组在拔出气管后的48 h内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NV+HFNC序贯治疗通气策略可减低拔管后患者呼吸频率及48 h内气管插管再插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符合无创机械通气条件6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6h后的呼吸、心率、PaO2、Pa02/FI02;上机时间、生存率以及x线胸片对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症状缓解,Pa02、氧合指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呼吸困难减轻,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上机时间(6±4)d,胸部x线胸片示病灶明显吸收46例,其中8例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7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以迅速纠正缺氧,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ICU收治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通气组(NV,n=29)和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NV+HFNC,n=29),分别比较两组在患者拔管后的4h、12h、24h及48 h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48 h内再插管率、48 h后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30 d及90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拔管后4h、12h、24h及4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以及48h后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入院30d和90d、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V+HFNC组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均小于NV组,且在拔出气管插管后的12h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NV+HFNC组在拔出气管后的48h内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NV+HFNC序贯治疗通气策略可减低拔管后患者呼吸频率及48h内气管插管再插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常规治疗失败,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但侵入性机械通气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所以人们转向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应用研究,企图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并能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呼吸模式的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常规治疗失败,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但侵入性机械通气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所以人们转向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应用研究,企图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并能达相似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呼吸模式的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9月~2007年9月,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并与同期单纯西医治疗的4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按人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2~86岁,平均65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4岁,平均64岁。两组患者性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p O2)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研究组,n=49)和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7 d后(T2)临床症状(COPD评分(CAT)、6 min步行试验(6MWT)评分(Borg))、肺功能(最大呼吸第1秒的呼出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差异.记录两组患者T1、治疗1 d(T3)、治疗3 d(T4)时血气分析指标(Sp 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监测结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时,两组CAT,Borg评分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 FEV1,FEV1/FVC,PEFR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T1,T3,T4时,两组Sp O2,PaCO2,PaO2水平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T3,T4时,两组Sp O2,Pa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NC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提升血氧饱和度,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运动方式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影响,对入住ICU的112例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按预设的早期运动方案,两组患者下肢运动方式不一样,干预组采用床上脚踏车进行下肢运动,对照组采用手动下肢运动.结果表明,脱离ICU监护时下肢主、客观肌力指标、ICU活动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脱离ICU监护时上肢主、客观肌力指标和出院6个月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上脚踏车运动安全可行,且可以改善下肢肌力和运动水平,促进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运动方式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影响,对入住ICU的112例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按预设的早期运动方案,两组患者下肢运动方式不一样,干预组采用床上脚踏车进行下肢运动,对照组采用手动下肢运动.结果表明,脱离ICU监护时下肢主、客观肌力指标、ICU活动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脱离ICU监护时上肢主、客观肌力指标和出院6个月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上脚踏车运动安全可行,且可以改善下肢肌力和运动水平,促进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