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54-154
本文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语言习得策略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语言的重要属性,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在二语词汇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者成功实现二语习得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多停留在隐喻机制对二语词汇习得积极作用的理论方面的探讨,尚未就隐喻理论下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践路径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对具体词汇习得路径的研究仍有待突破。对隐喻机制作用下二语词汇习得具体过程和特点的分析,将对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成功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对二语词汇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柳英 《科技信息》2010,(32):174-175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输入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不同的学派的研究者对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拟简述主要的输入理论及观点,并综合这些理论及观点探讨开展语言输入理论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种族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心理语言学研究一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为童年时期。就二语语音习得而言,相关研究一致认为,二语语音习得受临界点制约:即二语语音习得者在十二三岁前更容易习得较纯正的二语语音;而早期纯正二语语音的习得对今后的听、说、读、写乃至最终熟练准确地掌握第二语言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参照母语语音习得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通过使儿童频繁接触各种纯正英语韵律语篇,如英语儿歌、顺口溜、短小故事等方式,充分培养开发他们早期熟练掌握英语语音习得的能力,为其今后学习英语并最终掌握该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密切相关,但三语习得的内涵比二语习得更丰富、更复杂。由于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较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罗伟 《科技信息》2010,(20):128-128
本文对有近四十年研究历史的中国二语习得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笔者先回顾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后对当前二语习得的研究进行反思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剑桥少儿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与儿童二语习得顺序的研究成果,分析教材中语法尤其是句法习得的内容安排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语言习得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儿童语言习得的特殊性在该系列少儿英语教材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环境引发儿童早期语言发展障碍甚至引起失语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儿童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及儿童双语发展阶段的特点,儿童早期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不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和失语症。儿童语言习得是人类本身的奇迹,儿童双语甚至是多语的习得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有此天赋的语言习得潜力,儿童完全能够应付双语和多语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岳园园 《科技资讯》2006,(23):116-116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观点大部分局限在母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上,而对其正面影响关注不多。认为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本文试图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共同性来论证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娟 《科技信息》2009,(15):89-89
中国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词汇知识的界定、词汇类型与词汇量、词汇学习策略、词汇习得研究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对二语词汇习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内容及其现状,阐述了课堂互动的定义与形式,并指出完善的课堂互动是促进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是二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处于起步阶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听说语境中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解,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英语教学,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作为重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研究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听说语境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者更加注重调查词汇学习的真正机制。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词汇习得似乎依靠对输入的注意和认知处理的数量和种类。本文介绍了提出的有关注意理论,并综述了有关实证研究结果.说明这些理论的可行性及对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屠贵娟  吴兴东 《科技信息》2010,(35):I0274-I0275,I0326
语素习得顺序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频繁涉及且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语素习得顺序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母语及二语语素习得顺序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有关影响二语语素习得顺序的因素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对语素习得顺序研究方法及结果应用范围的评价。国内对于语素习得顺序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主要回顾、评述国内外英语语法语素习得顺序的相关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构式的整体义常常不等于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数据替代与重新构形作为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语言使用者习得看似任意的语言规则与分布限制。数据替代更适用于儿童一语习得,而重新构形则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习得研究发现,二语习得者最初很容易接受所学语言的典型语序。文章基于IMH假想,通过对宁波某高校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以及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大二学生的调查测试,对同构映射句型与非同构映射句型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证实,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人脑中的语言处理机制会优先关照语序,二语学习者易于接受的句子所包含的NP语序均反映相关事件发生方式,即L2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习得语序与事件序列同构的句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二语习得,儿童母语刁得和外语教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克拉申“输入假说”的部分理论依据,指出该学说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作用,但是也指出在语言习得中语言输出和输入一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秦艳荣 《科技信息》2010,(18):I0128-I0128
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在研究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时,研究者过多地讨论了母语的负迁移,却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从语音、词汇、句法、写作四个方面来讨论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娜 《科技信息》2009,(33):T0169-T0169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质”的方面,即词汇知识深度。作者从词汇知识定义的发展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词汇深度习得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