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齐梁是咏物诗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沈约和萧纲又是齐梁咏物诗创作的中坚人物。通过对二人咏物诗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沈约与萧纲虽趋近相类却又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物象的描写方法及物象的结构方式、表达的主观情感状态及情感的丰富性与激烈程度上。因此,二人创作风格不同,在齐梁咏物诗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进程中所作的贡献也不同。这些差异是由时代诗风、个体际遇和思想资质的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楚造物艺术文化符号,并与同时期中原造物艺术比较,进而分析探讨了楚造物的艺术风格、生发机制及其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3.
碑文是汉魏六朝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蔡邕碑文尤为卓绝,成为历代碑文撰写的典范。蔡邕碑文表现出明显的重文轻礼的倾向,蔡邕“惭德”说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汉末文与礼的疏离所引发的文人内心的矛盾。蔡邕碑文创作的文学追求,表现了汉末文学由礼文向才性之文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文选》诗中的“杂诗”类,历来被认为内容庞杂而不受重视。文章首先对“杂诗”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界说.指出其“体”的性质,然后探究了此类诗歌在汉魏六朝的创作演进情况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进而指出其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从语言和美学两个向度显示出中西诗学理论的差异:西方文化以逻辑推理把握世界,东方则通过具体经验体悟世界。西方诗歌传统主要是表现智性认识.而中国古典诗歌重在形象感受。东西方文化发展存在错位现象,英美现代诗具有与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学和语法上"汇通"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设计艺术对社会的造物活动影响越来越大.从李渔倡导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造物思想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造物的理念与方法,阐述了“取自然之材,顺自然之身,赋自然之道,予物以自然而然”的传统造物思想的精髓,以及以李渔为代表的传统造物思想对当代造物艺术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六朝时期音乐舞蹈艺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中进一步发展 ,上层统治集团对各民族乐舞艺术普遍喜爱 ,因此极大地促进了乐舞赋的繁荣。六朝乐舞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相当生动地表现了音乐舞蹈丰富的审美内涵 ,体现了六朝人对音乐审美特征的深刻认识、自由活跃的音乐思想和对儒家乐教精神的大胆挑战 ,六朝社会文化印记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18,(1):52-57
宋代赵彦卫对唐传奇文本表现出的"史才""诗笔""议论"叙事特征的总结,一直影响着后世人们对唐传奇的叙事艺术的讨论。许多论者都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唐传奇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文体的形成与独立。但"史才""诗笔""议论"却并非是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叙事方式,从中国小说叙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随着小说叙事的成熟,"史才""诗笔""议论"的叙事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唐传奇中"史才""诗笔""议论"并存,表现的是中国小说叙事还不成熟时期的特点,它们的存在表明了小说文体正努力从对其他文体的依附中独立出来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9.
初唐咏物诗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南朝遗绪,它有力地促成了初唐诗歌声律的成熟,而风骨的产生也是以咏物诗为标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咏物诗对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氏在诗词艺术上有早熟的特点,早年风格绮丽,其词体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是在西安时期,自觉将自己的创作转向以辛弃疾、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派。夏词风格与境界的进一步发展是他在严州中学任教的桐庐时期,这一时期他比较自觉地学习白石、碧山一派,创作充满了江湖情调、写景清空入神的山水词。抗战时期到四九年解放之前,是奠定其在当代词坛重要地位的关键时期,创作出一种将家国时事之忧与山水风光奇特地结合在一起的词风,代表了夏词艺术的成熟。部分词作采用传统的婉约体与比兴的方法,每以男女离合之事来委婉寄寓抗战时期一些离合浮沉的人事。解放后至文革开始之前,创作一系列高歌猛进的作品,艺术成就还是相当高的,继承了辛陈的风格,同时也接受革命浪漫主义的新美学的影响。文革中受冲击之后的创作,恢复了早年吟咏自适,从容淡定的风致,在艺术与思想感情上都富有老境之美。  相似文献   

11.
12.
叶轮口环对离心泵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口环间隙直接影响着离心泵的效率。而现有叶轮口环间隙的尺寸及结构影响着密封的效果,导致离心泵整体性能下降。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梯形口环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水泵工作中的容积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本文对凝汽器下部模块运输托架进行适当简化后,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托架在吊装过程中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托架在吊装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希望能为模块的吊装运输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第二轮发展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发展大计,是关系到能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大事,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我国高职教育第二轮“量与质”的发展,应该注重“三个层次”质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