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崇高性和纯洁性等特点,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锤炼品德修为。当前,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内容上缺乏吸引力、教育方法上缺少创新力、教育环境缺失渗透力和教育对象缺乏内动力等困境,从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需要构建"双性"教育资源、融合"双核"教育方式、营造"双面"教育环境和引导"双融"教育动力,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环境育人和动力引导,真正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效果与实效。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化育大学生的红色基因,承续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密码,引导大学生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更好投身伟大的时代,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答的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9,(2):135-138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第二课堂,是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把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新时代坚定革命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革命文化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回归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既在以文化人中感召青年一代,又与时俱进地构建革命文化的当代话语体系,并在立德树人中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自觉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贯彻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高校学生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制度设计推动制度固化、营造育人环境推进精神物化、开展教育活动推动行为内化等措施,成功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进而多方面剖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加强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宋颖 《河南科技》2011,(6):22-23
<正>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基地。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制意识、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较好的心理素质等。因此,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在维护学校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时,还要担负深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8.
如何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是目前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从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入手,提出了营造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比其他文化形态更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流行文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给予了客观辩证的评价,进而探讨流行文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21,(4):127-131
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斗争,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期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从高校的人文景观建设、党史教育氛围营造、课堂主阵地和"第二课堂"融合等角度探讨在大学生党史教育时导入本土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党史教育成效,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