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构建校内各部门、校与校、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及不断增强区域高校在制度、指挥决策、信息和舆论等方面的协同机制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完善区域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协同机制对净化高校育人环境、弘扬高校团结协作精神及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高校深化落实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提供参考和建议文章基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工科项目申报书以及中国知网2016至2020年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领域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从词频、研究热点、现状、研究演进方向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的研究集中于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合作平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进企业工程师为高校导师,等等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这一新工科项目,然而湖南高校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却是不够的,需要加强研究和引进最新成果,促进产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新工科项目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根据当前教育现状和本校特点,探索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是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有效路径.从全员育人出发,合理打造疫情防控教育队伍;从全过程育人出发,全阶段策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全方位育人出发,科学搭建疫情防控教育平台.基于"三全育人"的抗疫防控方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红色基因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孕育了丰富的时代内涵,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具开采价值的"沃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等路径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能促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19,(1):157-160
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从关注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出发,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教育实效性。从积极情绪体验视角审视,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对象认识不准确、教育模式应用不科学、目标定位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应从准确定位教育对象和目标,科学转变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合理营造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积极情绪体验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新经济蓬勃发展给工科教育带来所育人才无法适应新经济的挑战.以地方普通高校齐齐哈尔大学IT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提出一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提出产学合作并结合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行业人才需求和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强化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以便培养出更适合新经济要求的新工科人才,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的意义、发展以及具体做法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34-13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产生较大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讨辅导员心理育人机制,创新心理育人理念,增强辅导员媒体素养,推进心理育人信息化、系统化,发挥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优势,构建和完善心理育人网络体系等措施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作为社会主义和凿社会建设的思想重地、文化重地和人才重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建设高校和谐校同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集中体现,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校际联盟图书资源共享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定制校校双方、多方之间灵活多变的图书租借策略,周期性完成租借清算;通过API接口与校内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链上租借流程的自动化和可追溯。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构建优势,完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共享模式,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的边际效应,可有效激发高校图书共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1]中提出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后,各高等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