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 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 "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 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批评的泛文化主义与寻根文学有着潜在的关联。寻根文学为文学开辟了一个无限丰富的表现疆域,同时也开启了文学及文学批评泛文化主义的倾向。通过对寻根文学历史价值与文学史意义的阐释,给当下的文学创作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绪论文学理论来源于人类的文学实践。它是研究文学的本质与特点、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一门科学。文学理论和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构成文学科学。文学发展史是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的研究和总结,是叙述和探索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文学批评是分析研究以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文学理论是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指南。三者互相联系,各有侧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5.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网络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网络对文学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 ,网络介入文学后 ,改变了纸介质时代人们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本文意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学语言和艺术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理论带有过多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由于文学现象是多姿多彩的,文学批评的方法也不能只侧重于政治,应该是多角度展开的。至于近年来新的批评方法,由于过多地采用了一二种文艺观来评论纷繁的文艺作品.也暴露出诸多偏颇和不足。批评家只有把握时代脉博才能建构起多种文艺批评理论,才能使文学批评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文学领域中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是文学家,但可以说,个个都是批评家。不但人人都是批评家,而且,人人又都是鉴赏家。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批评家们通过整理、选择和品第,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其显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9.
孟子针对春秋以来断章取义的诗风,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释义中的权威性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孟子这一命题的本义及其利弊,并与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相比较,旨在探讨它们的异同与优劣,以及看待这两种文学批评理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以文艺政策为参照,以自身文艺领导干部的合法优势来确立文学批评标准和内容的规范,这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冯雪峰之文学批评“政论”特色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冯雪峰在典型、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问题上都有着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艺术感受和认识。故其文学批评呈现出“政论与文艺”兼具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50-70年代我国文学中的"新来年轻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70年代文学中的“新来年轻人”现象切入,揭示这一时期的文学及其批评是如何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规范以及启蒙精英是如何尝试逃离这种规范的努力的。  相似文献   

12.
贺敬之的诗是新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杰出代表,但在当下遭到了贬低和排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美”的失落、诗歌史的失落、艺术本质的失落,而评价诗歌应实行六维的艺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认为文学批评须以欣赏为基础,领会作家创作时的所想所感,将作品还原,把作品在头脑中重现,以之体现欣赏者的创造力,故名之为“欣赏的创造的批评”。在欣赏作品之后对其进行理性的“反省”,即所谓“名理”,在批评家和读者之间建立一条可以传达理念的通道,以此达到批评家和读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道德的多样性、差异性使道德批评陷入了主观主义,道德的功利性使道德批评与文学对象难以契合,道德形而上不能确证文学批评的合法性。文学价值不等同于道德价值。对文学内容的道德性改写是不合理的,用道德形而上形而下既不能说明一部作品、一个形象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也说明不了它们的美学价值。文学史不是道德史。“红色道德形而上”也弥合不了“政治伦理化”与“审美价值”之间的裂隙。  相似文献   

15.
身兼作家、文学批评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等身份的萨特提出了著名的"介入文学"观。文章依照此文学观的建构框架,仔细梳理三个关键问题: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在阐释的过程中重视此文学观的哲学思辨色彩,摒弃庸俗社会批评的惯常理解,准确把握"介入文学"的确切涵义。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国外的译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被译介到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了独特而有趣的"《讲话》现象"——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追踪与阐释——论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卫平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从80年代以来,他始终追踪着正在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的足迹,进行学术的思考,既有作家创作论,也有作品特色论,还有传播接受批评论,这些均表现出方卫平学术的敏感性,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点,这些论述对当代的儿童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讲话派"批评强调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胡风则有三方面的标准:启蒙的标准;救亡的标准,胡风把它统一到启蒙要求中;美学的标准,相当于艺术标准,但他视其为文学必不可少的基点而非第二位的.救亡压倒启蒙,政治压倒文学是胡风和"讲话派"冲突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这是两种合理性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践中,寻根文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单纯的现代性追求中,融入了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通过对寻根文学三部主要作品的分析,探讨寻根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怀念以及对于现代人与自然异化的不自觉批判,进而揭示其重要意义及沉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