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胚胎时期的发生、发育过程已得到进一步阐明.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已成功的应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和相关系统疾病.作者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和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造血干细胞HSCs体外扩增能力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总结了前人的实验结果,共获得341组数据.选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因子组合、细胞来源、血清、基质细胞、反应器类型和培养时问等7个影响因子作为网络输入特征参数,分别对有核细胞(nUClear cells,NCs)、CD34 细胞和成集落细胞(colony-forming units,CFU-Cs)进行体外扩增能力的拟合评价及预测.选取124、90及86组实验数据分别用于NCs、CFU-Cs和CD34 细胞为评价指标的神经网络训练;而17、10及14组实验数据分别用于NCs、CFU-Cs和CD34 细胞为评价指标的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对NCs、CFU-Cs和CD34 细胞的区间训练准确率分别为85.5%、86.7%和86.1%;区间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2.4%、70.0%和71.4%.由此可知.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拟使定量描述HSCs体外扩增效果与培养条件问的关系及预测HSCs的最佳体外扩增条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杨健,陈晓丹,朱兰妃(海南医学院附院儿科,海口570102)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31.2随着实验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骨髓移植(BMT)已成为近20年以来新兴的临床应用科学,并已经使白血病,淋巴瘤,神...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综述造血干细胞在人类和鼠科动物的肝脏疾病模型中转化为肝脏实质细胞并在肝脏中再生。讨论造血干细胞再生成的肝脏细胞的转决机制,细胞融合机制和其他的途径以及肝脏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1):36-36
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个小鼠蛋白质,它是形成所有的血细胞(包括免疫系统细胞)的干细胞存活所必需的。这些“造血干细胞”的丰富程度不仅仅由干细胞增生所决定,也取决于发育的细胞是否经历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凋亡)。研究人员表示,蛋白质MCL-1是造血干细胞凋亡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其它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独特性,其中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工作的进行,能促进Allo-HSCT的不断发展和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将携带4种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eLa细胞,感染后的细胞铺到滋养层细胞MEF上培养,细胞长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团,这种克隆团可以扩增,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同时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不同天数后Pax6,Sox1和βⅢ-tubulin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细胞HeLa在Oct4、Sox2、c-Myc、Klf4等4种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成功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同时可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近40年来新兴的临床应用科学,它作为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现有临床治疗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淋巴瘤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程序繁杂、并发症多、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我们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分析了移植前后的主要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了包括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整体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景毅  杨秀霞 《科技资讯》2010,(15):214-214,216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是通过在分化的体细胞中表达特定的几个转录因子,以诱导体细胞的重编程而获得的可不断自我更新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获取方便、能向各类细胞分化及无限增殖等特性。本文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产生、制备技术的优化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的方法。将胚胎干细胞复苏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含高糖和谷氨酰胺的DMEM,加入ψ=20%胎牛血清,10^5U/L青链霉素双抗,0.1mmol/L L—谷氨酰胺,10^3IU/L白血病抑制因子,0.1mmol/L β-巯基乙醇)进行培养。此外,使用早代胚胎于细胞;培养时使用不涂明胶的一次性培养瓶;掌握好消化、复苏和冻存时机并及时换液;按照严格步骤进行培养、传代、冻仔。对扩增后的ES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全能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问内(5d)可将胚胎干细胞扩增16倍以上。扩增后的ES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和核型。可见使用合适的培养基,按照严格步骤操作,短期内完全可以大量扩增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朱菊芬 《科技信息》2009,(14):88-89
继入选《科学》杂志2007年度十大科学进展的第二位后,2008年iPS技术再次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并名列榜首。iPS技术无疑是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所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果。本文对细胞重编程的研究概况、iPS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近期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干细胞存在与否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近来的研究证明,在肝组织中存在肝干细胞.卵圆形细胞(oval cells)被认为是双潜能的肝干细胞,它分布于闰管、门管区和胆管树状分支.骨髓可能是卵圆形细胞的又一来源,提示肝脏和成年造血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肝干细胞体外培养能大量扩增,并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这将为肝病的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针对肝干细胞的存在依据、来源、鉴定、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等方面进行评述,并对肝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其特有的免疫调节作用,为解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希望。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免疫排斥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性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HSC)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临床上常采用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进行输注移植,以治疗各种疾病。另外,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特殊性能,它们可作为基因治疗最理想的靶细胞,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免疫缺陷及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造血干/祖细胞的分离纯化、增殖分化性能及体外扩增等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已知造血于细胞是由一群不均一的细胞群体所组成,不同年龄等级的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抗原、免疫表型表达各不相同,生物学特征也有一定的差…  相似文献   

16.
法国科学家采用即时成像技术观察研究斑马鱼的胚胎。发现斑马鱼胚胎主动脉的部分内皮细胞先是发生卷曲,随后蜷缩成一团,从主动脉的内壁脱落,形成可以流动的干细胞,而主动脉的内壁依然保持完好;此后,新形成的干细胞再发生分裂,转变为造血干细胞。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生成机理有望为医学界开发白血病的疗法提供新思路。如果类似的机制存在于人体,医生只要提取病人血管的细胞,将其培育成造血干细胞后再移回人体,就有可能帮助病人重建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向体细胞中导入Oct4,Sox2,c-myc 和 Klf4 等基因,使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具有胚胎干细胞样特性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产生可谓干细胞领域的新里程碑.近两年,iPS细胞的研究突飞猛进,文中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综述了iPS细胞的研究现状、进展,如新的iPS细胞诱导方法的建立、诱导iPS细胞产生效率的提高、iPS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其在疾病模型治疗中的作用等.针对iPS细胞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iPS细胞生成的效率、解决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iPS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等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进一步开展iPS细胞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向体细胞中导入Oct4,Sox2,c-myc和KU4等基因,使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具有胚胎干细胞样特性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产生可谓干细胞领域的新里程碑.近两年,iPS细胞的研究突飞猛进,文中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综述了iPS细胞的研究现状、进展,如新的iPS细胞诱导方法的建立、诱导iPS细胞产生效率的提高、iPS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其在疾病模型治疗中的作用等.针对iPS细胞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iPS细胞生成的效率、解决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iPS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等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进一步开展iPS细胞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在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胚胎前脑的神经干细胞,并分别用去除生长因子或添加全反式维甲酸(ATRA)两种方法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分化后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计算分化率.结果显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Nestin表达阳性.分化后可获得β-Ⅲtubulin及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其中ATRA诱导方法获得β-Ⅲtubulin阳性细胞较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