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动力疗法(PDT)是光敏剂通过光激活产生的单线态氧(~1O_2)来杀死癌细胞。光动力疗法的3个关键因素主要有:光、光敏剂与组织氧。在PDT治疗过程中,氧气消耗和实体瘤中固有的缺氧微环境可能进一步导致供氧不足,阻碍光动力疗效,而光热疗法(PTT)不受乏氧环境的影响,且具有无创性、低毒性等优点。将全氟化碳(PFCs)和光敏剂(Pba)接枝到透明质酸(HA)链中,然后负载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Ps),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靶向自供氧光动力与光热协同治疗体系。由于PDANPs优良的光热转换性能、PFC较高的氧亲和力和HA的肿瘤靶向性,使得该协同疗法的抗肿瘤作用显著提高,细胞毒性实验以及细胞摄取实验证明了其增强的光热与光动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治疗主要通过光敏剂在特定波长光源的激发下发生光动力学反应,产生单线态氧而发挥其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金属铱配合物,由于金属铱的重原子效应,在被合适的光激发后经过系间窜越到达三重态,把能量传递给氧分子从而产生单线态氧用于光动力治疗.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疗法是最小侵入、很有前途、并为人们所接受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它对许多非肿瘤疾病也有疗效.选择性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中的光敏剂,在适当波长光的作用下激发到单线激发态,再通过系统间窜越变成激发三线态,三线态光敏剂将能量转移给周围氧产生单态氧或与底物作用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来杀死肿瘤细胞.本文综合介绍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理,详细讨论影响光动力治疗的主要因素,并对光动力疗法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合成三苯胺-卟啉锌复合物(ZnTPor)和PEG-四苯卟啉化合物(PPor),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他们与DNA的结合模式.发现两种卟啉化合物均能与DNA有较好结合,PPor为外部结合模式,ZnTPor为嵌插结合模式.ZnTPor、PPor与ct-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17×10~6和2.63×10~5(L/mol).也进行了两种化合物的单线态氧测试,结果表明,单线态氧产生效率ZnTPor PPor.这些研究为后续光动力、光热治疗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漫反射光谱系统研究了Fe(Ⅲ)与茜素绿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体摩尔比为1:3,茜素绿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e(Ⅲ)与茜素绿形成配合物后光稳定性降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光热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技术,已经在癌症治疗方面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有机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吸收范围容易调控、可生物降解,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主要综述了有机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包括吲哚菁绿、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和多巴胺黑色素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其在光热治疗、近红外热成像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光热治疗和光动力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两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光热剂和光敏剂材料的辅助。纳米材料因比表面积大、颗粒直径小、机械灵活性和优异耐光性等特点被作为光热剂或光敏剂材料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光热剂/光敏剂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金纳米棒,多重孪晶纳米金,上转换纳米颗粒,纳米二氧化硅等。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光热剂/光敏剂材料的合成状况以及在光热治疗和光动力疗法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纳米炭混悬液(CNSI)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临床用肿瘤引流淋巴结成像剂.CNSI中的sp2结构具有较大的近红外光吸收和光热转换能力,因此有望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而无需担心生产工艺和生物安全性问题.评估了 CNSI在乳腺癌肿瘤光热治疗中的效果,测定了 CNSI在808 nm激光照射下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简单高效的席夫碱反应,成功地将卟啉单元引入到金属铱配合物中,合成了金属铱配合物-卟啉偶联物(TPP-Ir-COOH).该偶联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TPP-Ir-COOH在保留了良好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同时,实现了长波长吸收和发射,解决了金属铱配合物因激发波长短,在用作光敏剂时存在组织穿透性差和容易对生物组织造成伤害等固有缺陷.TPP-Ir-COOH在600~700 nm具有长吸收波长,具有成为优秀光敏剂的潜力,本文为开发具有长吸收波长的铱配合物新型光敏剂材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的纳米靶向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即所述的光热敏感脂质体(PTSL),它的水溶性层掺杂了阿霉素作为治疗剂,同时它的疏水层包裹了Cypate作为诊断剂外层磷脂修饰了靶向穿膜肽H4-1.测试了PTSL的物理性质,稳定性以及脂质体的装载性能,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针对性,稳定性和精准性,具有载药量(DL)9±1.5%和包封率(EE)82.7±2.1%.其Tm值落在43.1℃,其温度可以被认为能够显示有效的热疗法,但不燃烧的正常组织的合适温度.提高脂质体的Tm温度达到热敏脂质体的热敏温度,脂质体崩解同时包裹的化疗药物释放.与此同时,在细胞器水平上,PTSLs主要位于细胞质.当暴露在近红外光下,所述的Cypate可以产生单线态氧,从而引起膜的破裂.该脂质体可以实现靶向输送,增强光化学内化释放,化疗和热疗的功能.实验表明该PTSL是一种有前途的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依赖于氧气的新兴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肿瘤部位血管供氧不足,乏氧微环境极大抑制了光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缓解肿瘤乏氧是发展PDT的关键问题和焦点所在.全氟化碳是一类可以有效携载氧气的化合物,是目前常用的血液替代品之一.我们通过全氟化物纳米颗粒携载氧气和光热药物吲哚菁绿(ICG),并包被...  相似文献   

12.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 PTT)具有高效快速、侵入性小、无创等优点。通常在光热治疗中采用单一的纳米材料作为光热剂,然而使用单一纳米材料通常会面临生物相溶性差、稳定性差、毒性大、靶向性能差、缺少成像性等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几年开发的杂化纳米材料,通过多种光热材料的掺杂、包覆、表面修饰等方法开发了碳基杂化、无机杂化、有机-无机杂化等具有优良光热性能的光热材料,解决了使用单一光热材料面临的问题。此外,通过融合光热材料、靶向材料、成像材料、化疗材料和放射性材料等达到联合协同治疗的效果。杂化材料促进高效治疗癌症技术的发展,为光热协同治疗提供材料支持。这些方法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杂化光热材料提供了思路,有望基于当前报道的各类具有光热潜力的材料,开发出高光热效率、高安全性的杂化光热材料,使光热杂化纳米材料在肿瘤的治疗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红外光热治疗的诊疗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对肿瘤的可视化检测分析,进而实施个体差异化治疗.硫属铜基纳米材料具有强近红外吸收、高光热转换效率、廉价以及制备方法简单等诸多优点,因此基于该类材料的癌症诊疗一体化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介绍了近年来硫属铜基纳米材料在癌症诊断、治疗以及一体化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能在微纳米尺度的区域内形成热梯度场。利用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微纳米光纤表面可组成微加热器,输入红外光(ASE宽带光源产生的光),微加热器会加热周围液体,并在微纳米光纤上产生微热气泡和椭圆形微气泡,但两者产生的行为方式不同。结果表明,微热气泡直接形成于氧化石墨烯微加热器表面,而当微加热器置于气液交界面时,椭圆形微气泡则形成于微纳米光纤上。该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微气泡物理行为的认识,对发展新兴的基于气泡的光热转化设备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再沉淀法"将一种疏水性的锌酞菁(2(3),9(10),16(17),23(24)-四-(((2-(三苯甲基-氨基)乙胺基)甲基)苯氧基)锌酞菁(Ⅱ),NNZnPc)转变成一种水溶性的酞菁纳米晶(NNZnPc-NP),该酞菁纳米晶符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药物运载的需求.通过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倒置荧光显微镜研究和表征了该酞菁纳米晶的表面形貌、稳定性、单线态氧产生能力以及光敏抗肿瘤活性.所制备的NNZnPc-NP颗粒粒径均一、分散性好、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存在,且有较高的单线态氧(~1O_2)产生效率及抗光漂白的能力.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下NNZnPc-NP可有效杀灭宫颈癌细胞(HeLa),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将2,4-二硝基苯磺酰氯(DNBS)与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TPP-NH_2)通过对硫醇敏感的磺酰胺键键合,成功构建了一种失活型光敏剂5-[4-N-(2,4-二硝基苯)磺酰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TPP-DNB)。该光敏剂的荧光和单线态氧(1 O2)被2,4-二硝基苯(DNB)基元有效猝灭,而在二硫苏糖醇(DTT)或谷胱甘肽(GSH)的刺激下能重新激活。通过荧光光谱检测确认TPP-DNB的荧光被DNB基元明显猝灭并且在硫醇存在下逐渐恢复。单线态氧检测结果表明TPP-DNB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为0.118;而在DTT刺激下能达到0.614,接近参比物四苯基卟啉(TPP)的量子产率(0.62);这说明光敏剂TPP-DNB的单线态氧显著失活并具有硫醇刺激激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及光催化机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相关应用,重点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光电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质,包括光致电子转移、光激发能量转移和高价金属卟啉氧化物种形成等,归纳了其光催化作用机理,包括光致电子转移产生的对分子氧的活化机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机理)、光激发能量转移导致基态三线态氧活化产生的单线态氧机理和高价氧化物种对分子氧和H2O2的活化产生具有高氧化活性自由基机理,并对异相光催化体系及光催化应用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8.
单线态氧是氧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本文介绍了单线态氧的的电子结构、产生方式、光敏作用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单线态氧的生物活性,即单线态氧对血液病的危害,单线态氧在癌诱发和衰老.游离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单线态氧的吞噬作用及其它在生物体内的猝灭,展望了单线态氧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含有BODIPY结构的卟啉化合物在光动力治疗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通过聚乙二醇(PEG)链和氟硼二吡咯(BODIPY)对卟啉进行修饰,增加其水溶性,设计合成两种卟啉单体(Por-PEG,Por-BODIPY),并对其进行自组装,得到两种纳米颗粒(Por-PEG NPs、Por-BODIPY NPs).通过核磁谱图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单体的结构.实验表明,PorBODIPY、Por-BODIPY NPs、Por-PEG NPs的结合常数都小于106,为外部键合模式,Por-PEG的结合常数大于107,与ct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结合模式.用DLS对Por-BODIPY-NPs和Por-PEG NPs的粒径进行测试,发现两种纳米材料平均粒径分别为117.6 nm和108.5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对Por-BODIPY、Por-PEG及其纳米颗粒进行了光动力效能的测试,用DPBF对这4种结构进行单线态氧的测试,发现都具有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立太阳能光伏/光热(PV/T)复合集热器的光电与光热耦合能量转换的数值模型,利用TRNSYS软件模拟PV/T集热器的光电、光热转换性能,分析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PV/T集热器的能量转换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减小集热板排管的管间距与管径的比值有利于提高光热与光电转换性能;冷却流体的入口温度对PV/T集热器的性能影响显著,较低的入口流体温度有利于保持更高的光热和光电转换效率.增加冷却流体的入口质量通量可提高光热和光电效率;当入口质量通量增加至6.9 g/(s·m2)时,PV/T集热器的热、电效率分别为66.2%和10.8%,进一步增加入口质量通量对提高光热、光电效率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