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现行宪法在维护国家的稳定,确保法制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实际适用方面,宪政制度却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为主旨,从"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宪法保障人权的路径、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仅限于部门法范围,主要是通过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的方式来实现的,且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进行明文规定。在宪法层面,虽然有关于隐私权的隐性规定,但通过直接适用宪法即宪法司法化来对隐私权进行保护,在我国还没有先例。需将宪法的精神和原则贯彻到部门法中,通过部门法的适用来实现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最终实现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宪法文本是宪法研究的依据和起点,要解决我国的宪政问题,必须把宪法文本的含义定位于我国当下即秩序稳定情形下的宪法文本,在空间上限定为中国,在时间上限定为当下秩序稳定的时期内。宪法文本价值无涉的中立定义就是要为不同的宪法分析装置提供一个比较纯洁和原初的面貌,以尽力避免在原点标准上就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以求在同一个问题意识下用不同的方法完善,追求我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宪法权利的保障是宪法的永恒主题。我国近年来在宪法权利的保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宪法权利保障还存在内容缺失和权利虚置等不足,需要从完备宪法权利文本规定、健全宪法权利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早期受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立宪主张。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和参与中国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法制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思想,对中国宪法学说及宪政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晚期 ,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问题报告文学作品。本文试图从复杂的社会生活、文学传统、读者的精神需求、活跃的中国理论界这四个方面探讨问题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宪法是在《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奠定了其成长的观念性基础,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其成长的社会结构基础,宪法的规范性结构为宪法的稳定与变化创造了条件。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分权制衡的宪政模式及越权无效、私权利神圣、程序优先观念的确立对美国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以法治为特征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中的宪法监督权与宪法解释权应当是一种逻辑统一关系。全国人大的宪法监督权主要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监督权与宪法解释权是合二为一的,主要是对违宪现象的监督。因此,宪法解释权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属职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显然正确解读政治文明是当务之急。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与宪政密切相关,现代政治文明就是宪政文明,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只有实行宪政,才有真正的政治文明。全面实行宪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迁徙自由作为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已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条约的认可,但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却没有相关规定,其实宪法暗含迁徙自由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默示基本权利,而针对目前农民工迁徙自由权缺失的现状,凸显了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保护的不足,反映了户籍制度被利益捆绑的无奈现实,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迁徙自由权,还是应该在宪法中以修正案的形式对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围绕西藏社会制度、政治环境、传统文化和对外交流四个层面,对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制度的跨越是西藏当代音乐产生与发展的根源,西藏悠久的传统音乐是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党的文艺方针及党对文艺工作的正确领导是西藏当代音乐赖以发展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空前交流是西藏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是树立宪法权威,宪法监督制度是树立宪法权威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宪法监督的执行主体不明确、程序缺乏可操作性、范围不全面.设立宪法委员会、完善宪法监督程序、建立相应的宪法诉讼制度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宪政的发展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等诸多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过程。本文认为,宪法与宪政的统一是宪政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保障实现人权与限制国家权力的统一是宪政过程中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是宪政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但当公民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保证宪法权利的救济呢?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权利救济的方式和方法,以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赵雷 《科技信息》2013,(8):92-92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既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又是阶级力量对比的体现,更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法律上的直接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力量都是与之无法比拟的。然而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和修改却走过了一段极为不平坦的道路,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8.
权利的本质是自由,宪法规定的权利称为基本权利,中国宪法关于权利的立宪模式是基本权利加人权兜底条款,人权写入宪法后使基本权利由封闭静态的体系变为动态开放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据1986条期刊篇名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在1940至1947年的中国社会政治运动当中,宪政与民主的话语具有时效性、背离性和场域性三大基本变化规律.宪政话语反映了体制内知识分子的呼声,民主话语反映了体制外知识分子的诉求.毛泽东洞见民主主义潮流是一种可以汲取的政治资源,可用以对抗政治上的敌对力量,统合国家的各种政治势力,从而构建新的国家体制.以此为思想基础,他提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的论断.在近代中国,宪政与民主要完成制度设置与价值关怀的双重社会功能.在人民主权确立以后,重要的是政体的建设.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在价值上重塑新文化,在实践中强化政治家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82宪法有很多条目都与54宪法相似或相同。在宪法的修改程序和方式,宪法的结构,宪法的基本思想,公民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机构等方82宪法都对54宪法有很大的继承性。但在许多方面82宪法又对54宪法做出了一定的发展和摒弃,这主要是因为宪法所依赖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宪法在内容和实施方面的不足也给以后的立法工作留下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