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采种时间和母树对云南松球果和种子性状的影响,对云南大理弥渡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混合家系种子培育苗木造林的11 a生云南松人工林进行采种研究.选择10株结实良好的母树,于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分6批次采种,以采种时期和母树为因素,构成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处理组合的球果横径、纵径、干质量、含水质量分数、出种率...  相似文献   

2.
<正>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宜播期:北疆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最晚10月15日。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崖城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适宜扬花期是3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佳扬花期是4月5日至5月上旬。汕优6号制种中 IR26(父本)适宜播种期是11月12日至翌年1月30日,它的最佳播种期是12月7日至翌年1月—5日,在 IR26秧苗8.5片叶左右时播种珍汕97A(母本)为宜。但是,确定播种期除了根据最佳扬花期之外,还必须注意四个问题:(1)制种田的水利条件;(2)制种田与周围稻田不同品种之间的花期应错开;(3)亲本种子贮存的时间长短;(4)病虫发生为害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培育山核桃粗壮苗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核桃是临安市主要经济特产“老三宝”之一,为帮助农户解决山核桃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山核桃苗木质量,加快山核桃的发展速度,根据各地长期积累的山核桃育苗成功经验,总结出培育山核桃粗壮苗技术。⒈选好母树,采好种子选择向阳山坡、无病虫害、果实大、饱满、壳薄、大小年不明显、产量高的山核桃壮年林作为采种母树。采种季节以9月上、中旬(白露后)为宜,选择充分成熟、自落果实最佳。春播种子,采果脱蒲以后,用水浮去空籽和不饱满种子,摊在室内通风处3~4天,即可贮藏,如果秋播的种子外果皮不需脱落。⒉春播及时贮藏春…  相似文献   

5.
【目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是重要的生物日化和生物质能源树种,近年来我国无患子产业蓬勃发展,但目前在生产上仍没有明确的采收期或者确定最适采收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及内含物含量动态变化间的关系研究,确定无患子果实的最适采收时间。【方法】选取5株长势中等、开花结实良好的8年生实生无患子树,于果实膨大期的末期到果实脱落期,每隔4 d每株树采摘15个发育正常的果实,观察其外观变化,并进行果实、种子、果皮及种仁干质量,果实横径、纵径、侧径,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共10项表型指标测定,以及种仁含油率、单种仁油质量、果皮含皂苷率、单果皮皂苷质量及含水率的测定。【结果】①9月底果实由绿色变为金黄色,随后在10月上半个月内失水,果皮表面皱缩,果实横径下降7.95%,侧径下降10.71%。②8月底至9月初种仁体积较小,呈绿色,随后逐渐长大,在9月20日左右由绿转黄,且在9月底完全变为黄色。种子横径、纵径和侧径在10月上旬明显下降, 其中横径下降10.81%,纵径下降4.87%,侧径下降8.96%。③果实和果皮的干质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在10月15日之前上升,随后小幅波动,且果皮干质量发生第2次明显上升时种子干质量下降。④种仁油质量在9月中旬及之后较高,果皮皂苷质量在10月上旬和中旬较高。【结论】果皮中皂苷和种仁中油的积累在10月上旬均达到最高,针对果皮皂苷和种仁油的应用,最佳采果期在10月上旬和中旬。由果实外观判断,生产上,果实完全变为金黄且果皮开始皱缩后的20 d内,为最佳采果期。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采种期与种子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期间7次在四川省西昌地区所采云南松种子的品质和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月上旬以后采集的种子比较成熟,出种率和发芽率高,抗逆性强,耐贮性好,活力高;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西昌地区云南松种子最适宜的采种期;球果含水量可作为确定采种期的指标之一。在本研究的采种期内,种子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品种的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的结实力,种子的结构、主要生化成分、萌发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种子胚乳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Vc等,尤其含有较多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这为种子利用提供了依据;播种获取实生苗应在采种后即时进行。自然情况下10月份以后播种,萌发出苗率急剧降低,以至不能萌发出苗。  相似文献   

8.
政府决定关闭煤矿行动太猛,而且时机不对,因而引起强烈反响。伦敦受9月中旬英镑急剧贬值、退出欧洲货币机制的打击后惊魄未定,又于10月中旬为煤矿职工两次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所震动。10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关闭31座矿井,10月25日15万人冒着大雨,络绎不绝地乘坐火车和大轿车从各地涌入伦敦反对政府此项决定。他们沿泰晤士河示威数小时后,在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汁 《甘肃科技》2007,23(10):255-256
文冠果育苗选择生长健壮、丰产性强、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种子用85℃热水烫种10~15s,然后用25℃温水浸种48t,捞出种子,混3倍河沙置于26℃恒温室内催芽,5~6d后85%的种子裂口,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5~20?,当年苗平均高38?,地径0.8?,即可造林或建园。  相似文献   

10.
曹建明  陈效庚 《太原科技》2007,161(6):28-28,30
叙述了胡萝卜直播覆盖采种法比常规采种法具有种子产量高、品质好、成熟一致和节省人力的突出优点.介绍了胡萝卜直播覆盖采种法的科学施肥、小株采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主茎留种、加强管理等主要配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以收集的30份怀山药种栽为研究材料,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栽等级,制定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等级种栽与出苗率、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收集的怀山药种栽可分为3个等级,分级指标与怀山药种栽质量等级划分的相关程度依次为:百根质量>围径>饱满度>净度>长度;种栽质量等级与出苗率、生长、产量及品质等相关指标均呈正相关,可作为怀山药种栽的质量控制参考标准,建议生产上选用一、二级种栽.  相似文献   

12.
“丰宝”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可以提高幼苗绝对干重。大田拌种、浸种、叶面喷施,可促进植株粒数、数重、千粒重增加,平均亩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岩黄连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实验场内进行岩黄连(Coryd a lis sax icola Bun ting)种子繁殖试验。试验种子分为东兰类型、贵州类型和马山类型。试验前先测定种子的基本情况,然后以东兰类型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着生部位、贮藏方法、贮藏时间、播种基质试验。试验结果是东兰类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27.75%,贵州类型的最差,仅为16.13%。播种基质以火土加肥泥的最好,种子发芽率为21.25%。种子贮藏以纸袋密封置于低温贮藏最好,发芽率为25.75%。种子以着生在果穗中部的发芽率最高,为28.75%,岩黄连选种时应注重保留中部种子。岩黄连种子没有休眠期,采收后即可播种,最好的播种期是4~8月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湿磨法获得莲子原淀粉,运用超声波对原淀粉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以淀粉乳浓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压热时间以及压热温度为单因素,研究其对莲子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分析获得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莲子淀粉乳浓度为45%,超声波功率为300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55 min,压热时间为15 min,压热温度为1 15℃的条件下,莲子抗性淀粉得率较高,达到56.12%.  相似文献   

15.
四棱豆“桂丰三号”主要性状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明华 《广西科学》1994,1(1):68-69
报道了“桂丰三号”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和生长发育特性.“桂丰三号”是一个无限生长型的中晚熟品种,主蔓长3.5~4.5m,其第15~20节开始着生花芽、第3~10节上共长出3~7条侧蔓.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75天;7月10日至2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50天.3月至7月20日期间,无论何时播种,其开花结荚盛期都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单株结荚数30~50荚,荚长19cm,荚横断面呈正方型,每荚有15粒种子,老熟种子黄褐色、圆形,千粒重300g。嫩豆荚淡绿色,成熟豆荚黑褐色.  相似文献   

16.
 厚皮香种子为无胚乳种子,成熟种子存有休眠,休眠期3~4个月,休眠可能与种皮与假种皮有关;营养物质储存于种子的子叶,种子大小差异不大;人为破碎种皮,GA3(700mg/L)或NAA(100mg/L)处理可促使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率高,种子萌发育苗是育苗的好手段;扦插繁殖实验进行了2a,插条用NAA(100mg/L)处理并配合使用生根粉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注意要现采现插.  相似文献   

17.
籽瓜种子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4个籽瓜品种种子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将籽瓜种子的生育期划分为胚形期、胚熟期、乳熟期和完熟期4个时期.胚形期与完熟期种子干物质增长缓慢,胚熟期与乳熟期种子干物质增长迅速.胚熟期、乳熟期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探明降解阿特拉津的产脲节杆菌Dn L1-1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降解菌Dn L1-1的功能,更好地应用该菌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利用产脲节杆菌Dn L1-1拌种小麦种子并播种在夏玉米田中,使小麦籽粒附着不同浓度的活菌数目(1×105CFU/粒、1×106CFU/粒),从而测定其对收获小麦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两种浓度的处理均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上涨幅度为3. 51%和7. 14%,并且小麦籽粒含有的18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提高13. 94%和19. 33%,蛋白质含量提高10. 56%和22. 26%。由此可见,降解阿特拉津的产脲节杆菌Dn L1-1拌种小麦种子,有利于小麦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增施钾肥和末期干旱对白羽扇豆结荚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通过增施钾肥减轻末期干旱对白羽扇豆产量影响的可能性.温室盆栽窄叶白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施钾水平为0,15,60mg·kg-1.于顶部分枝始花期开始干旱处理,用称重法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40%—50%,持续14d后停止浇水.对照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100%,与干旱处理的同时停止浇水.结果表明,施钾能增加地上部生物产量、粒重、侧枝上的每荚种子数和主茎结荚数,因而提高产量;但对收获指数无影响.施钾还增加豆苗及主茎种子的钾含量及主茎幼荚汁液的蔗糖浓度,但降低叶片水势和渗透势.末期干旱降低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粒重、减少侧枝结荚数导致侧枝种子产量降低,从而使整株产量下降;但不影响每荚粒数和收获指数.末期干旱降低水势,但不影响渗透势.在本试验中,施钾不能消减末期干旱对窄叶白羽扇豆种子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小花木兰种子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小花木兰的种子,发现它的种皮木质化程度较高,种子在自然状态下难于萌发;用四唑染色法检测了保存方法不同的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种子的生活力,冷湿适宜能使它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对不同处理方法的种子萌发率进行比较分析,沙藏冷湿处理翌年春播萌发率良好;调查了自然条件下的种子库动态后显示:种子在自然状态下散布后损失大;加上种子质量差,自身的结构让它萌发困难,造成了自然条件下小花木兰林下幼苗极其稀少,天然更新不足,使它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