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目的的实现依靠公共管理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对公共管理的目标的认识和态度。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伦理内涵的实现和实现程度。围绕公共管理的最高价值目标——公共利益的实现,讨论了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指出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对于公共管理伦理内涵实现的基础作用,探讨了公共管理主体为实现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尤其是为其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应具备的道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伦理思想对私人生活伦理与公共生活伦理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但由于孔子将其全部思想体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对私人生活伦理与公共生活伦理作了通性的理解,容易导致重视私人生活伦理而忽视公共生活伦理的倾向,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要确立公共生活伦理的优先地位,加强公共生活伦理建设,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
灾害的特殊场域下,我国国家共同体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秩序建构中提出伦理责任问题,这不仅是直面个体秩序规整的现实问题,也是秩序规整中政策“强制力”和人性“自然力”相结合的需要,更是国家共同体成长的动力源泉。灾害场域下,我国国家共同体所履行的伦理责任,主要面临着行政目的和行政手段统一上的焦灼、行政赋权与行政管制统一上的思虑两种困扰,这主要由行政协调的“不自觉”、社会成长的式微造成的。对此,需要通过“人性化”规整政策法规、在政治公开化中强化行政主体责任、以政治社会化发扬“公共理性”三个方面来消释伦理困扰,更好地担负起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晶晶 《科技信息》2010,(34):I0061-I0061
公共性是公共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公共性要求政府以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运用公共伦理为公共活动提供伦理规范和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尚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公共性流失现象,例如寻租行为、部门利益化、地方保护主义、公物私用等等。实现政府公共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从伦理角度对政府公共性流失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行政文化、公共政策、公共伦理制度和行政主体的层面上找出治理政府公共性流失对策,从而彰显政府公共性,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共决策的功利性追求和委托--代理机制失灵两方面来寻找根源,最后试图从公共决策的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双重向度来构建公共决策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共决策目标要实现什么及如何实现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人们对此并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在结合公共决策目标所体现的利益和价值基础上,阐释了公共决策目标的伦理向度。基于此,本文认为,实现公共决策目标利益和价值的唯一途径是伦理决策。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政府管制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政府管制重建的必要性 (一)政府管制需要的一般理论 1.公共利益论.这种理论把管制看作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一种反应,是政府对社会的公平和效率需求所作的无代价的、有效率的和仁慈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西方行政伦理随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嬗变。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把行政视为政治的工具,伦理被排斥在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外。新公共行政注重行政的公共性和政治性,这直接推动了行政伦理的兴起,但问题重重的行政伦理仍然处于困境中。新公共管理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其理论预设偏向于效率价值观,这对行政伦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民主行政、治理、新公共服务和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等理论则试图超越新公共管理,行政伦理因此将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伦理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公共道德问题成为关于公民社会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转型时期伦理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共伦理缺失的成因如传统伦理的隐患、公德具备公共用品使用和回报的特殊性以及公德行为道德监督情境的弱化等的分析,提出加强和完善德福一致的公德制度建设、加强公德教育、提高公德意识以及重视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关怀及其德业以构建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有机结合,是不断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诚信政府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加强公共伦理建设对于构建诚信政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分析了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构建诚信政府的启示,提出了从公共伦理的视野对我国诚信政府构建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弃物是当今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世界各国在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方面的基本经验是综合运用市场手段与公共管制手段进行处理,运用环境经济学与法学的相关理论对这2种手段的效用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得出结论:市场手段在处理固体废弃物方面具有独特的效用与功能,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引入公共管制手段.公共管制手段对于弥补市场的不完善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自己固有的缺陷,必须维持在必要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2.
马玲玲  窦正斌 《科技资讯》2007,(29):239-240
公共管理者在社会中拥有双重角色,即作为"公民"的基本角色和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公共管理者伦理角色的定位不同,为其提供了不同的履行角色伦理期待,由此影响甚至会决定着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责任.完善对公共行政人员道德责任实现的制度建设,强化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对建立责任政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任是政府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是社会完善自治的有利因素。然而,行政管制模式下政府信任的不足,使得我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自治化存在相当的阻碍。而公共治理模式对此具有相当的修补作用。鉴于此,推动我国行政管制模式向公共治理模式转变,是我国政府信任重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政府管制的失灵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政府管制不力是矿难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四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角度来探讨政府管制失灵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优化我国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政府管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之外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要实现和谐有序地运行,就需要政府退出微观经济活动,而集中于宏观经济管理、社会和环境管制以及公共物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金钱,生活越来越富有,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的物质化慢慢腐蚀着人们的头脑。近年来,由一些学者带动起来的孔孟思想和学说渐渐重回人们的内心,儒家传统文化重新引导着人们的道德观与伦理观,家庭伦理、行政伦理、公共伦理的固有秩序日渐成型。不过,经济伦理无论是企业伦理、金融伦理、消费伦理还是分配正义问题却始终是被遗忘的角落。在和谐理念与全球伦理日益风行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同时,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由于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够合理,利用率非常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资金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该文主要针对公共管制在固体废气物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公共管制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今农村社会的财富伦理、婚姻伦理、孝道伦理、交往伦理都出现了很大变化,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货币逻辑支配着农民生活,舆论的评价标准逐渐模糊,舆论丧失了惩戒力量,"德得相通"的道德因果链被打破。重构现代农村社会伦理的关键在于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重建"德得相通"的因果链,开展健康的公共文化活动,改善农村社会伦理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以行政管制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多主体参与为主的公共治理是有效实施交通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