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 9月~ 1 999年 1 1月 ,我院用自拟藿香止泻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1 0 8例 ,另一组用病毒唑治疗 62例作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 0 8例患者 ,其中男 5 5例 ,女 5 3例 ;年龄 6个月~ 3岁 ,其中 6个月~ 1岁 43例 ,1~ 2岁 49例 ,2~ 3岁 1 6例。对照组 62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8例 ,年龄 7个月~ 3岁 ,其中 7个月~1岁 31例 ,1~ 2岁 1 7例 ,2~ 3岁 1 4例。两组性别年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准 [1] 腹泻次数 >5次 /天 ,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繁殖场现圈养了大熊猫 4 2只 ,雄性 18只 ,雌性 2 4只 .0~ 1岁的 11只 ,2~ 4岁的 12只 ,5~ 10岁的 8只 ,11~ 15岁的 7只 ,16岁以上的 4只 .育龄雌性大熊猫 11只 ,有生育史的 9只 ,育龄雄性大熊猫 6只 ,4只能进行自然交配 ,2只可供采精 .从 1986~ 2 0 0 0年 ,共繁殖大熊猫 3 3胎 ,5 0仔 ,存活 1岁以上的3 6只 ,存活率为 72 %,其中单胎 17胎 ( 5 1 5 %) ,双胞胎 15胎 ( 4 5 5 %) ,三胞胎 1胎 ( 3 %) .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 3 0 49%)和 9月 ( 4 8 88%)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 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 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仔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妊娠期平均是 13 7 4± 19 3d ,初生幼兽的体重平均为14 2 6± 3 9 4g(N =13 ) ,最轻的只有 5 3 5g ,最重的 2 16g .即使是同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 8月2日大熊猫白雪产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分别为 5 3 5g和 15 0g ,相差近 3倍 .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 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 .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 (简称 HS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上以皮肤出血点、腹痛、血便、关节肿痛、血尿为主要表现 ,现将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1 997年~ 1 999年收治的 5 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2 7例 ,( 5 4% ) ,女 2 3例 ( 46 % ) ;年龄 1~ 3岁 8例 ,4~ 6岁 1 2例 ,9岁 1 4例 ,1 2岁 1 6例 ;本病虽在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 ,但以 4岁以上儿童发病较多 ,男性略高于女性 .1 .2 病因 以食物引起 1 5例 ( 30 % ) ,药物 8例 ( 1 6 % ) ,寄生虫 7例 ( 1 4% ) ,花粉 4例 ( 8% ) ,接种史 2例 ( 4% ) ,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89.1-1999.12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行肠腔内支架管固定排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 2 1例 ,其中男 10例 (4 6% ) ,女 11例 (5 4% )。年龄 17-69岁 ,平均 43岁。大部小肠粘连 18例 (86% ) ,全部小肠粘连 3例 (14 % )。其中术后粘连 15例(70 % ) ,腹部外伤后粘连 2例 (10 % ) ,继发性腹膜炎 4例 (2 0 % )。全部病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 ,改行手术探查。术中松解粘连 15例 (70 % ) ,肠部分切除吻合 6例(3 0 % )。方法 :首先 ,行空肠造瘘 ,瘘口距Treitz韧带约 10 -13cm ,后用一根每隔 10cm开一小孔的长胶管经空肠造瘘口插入 ,用手法推动经空、回肠通过回盲部 ,胶管顶端距回盲部约 10 -12cm为宜。插管经侧腹壁戳孔引出 ,造瘘口与腹膜固定 ,再按顺序行小肠折迭排列术。由于肠腔内有胶管固定 ,肠袢不能过分移动 ,肠管不缝合固定。胶管外接负压引流至肠功能恢复。3周左右后拔管 ,拔管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5mg ,前一小时口服蓖麻油 40ml。2 结果本组治愈 15...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纵隔气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纵隔气肿在胸外伤中并非少见 ,约占3 %~6 % ,多数合并有胸内脏器损伤 ,可因张力性纵隔气肿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共收治外伤性纵隔气肿36例 ,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 ,男31例、女5例、年龄20~74岁。受伤原因 :车祸伤21例 ,挤压伤5例 ,坠落伤8例 ,牛角顶伤2例  相似文献   

6.
<正> 1995年9月~1997年9月我科收治40例营养不良患儿,采用脂肪乳剂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儿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3岁20例,~5岁8例,~7岁6例,~9岁4例,~11岁2例,平均4.5岁。Ⅰ度营养不良30例,Ⅱ度7例,Ⅲ度3例。 1.2 诊断标准 (1)有喂养不当、吸收不良或慢性疾病史;(2)消瘦、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甚至肌肉萎缩,生长发育停滞,同时可出现全身各脏器和免疫功能紊乱。(3)按  相似文献   

7.
足月新生儿微量血胆红素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1)制定清远地区足月新生儿不同日龄 (1~ 10d)的微量血胆红素动态变化值 ;(2 )探讨黄疸的临床分度与微量血胆红素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A组 ,于出生后第 1~ 10d ,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微量血胆红素一次 ;2 0 0例黄疸组为B组 ,于出生后第 3~ 7d每天测一次微量血胆红素 ,由专人用双盲法对黄疸进行分度 ,分别计算出相应胆红素 (SB)均值及标准差。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d开始出现黄疸 ,第 5~ 6d达高峰 ,平均峰值为(2 12 2 5± 5 7) μmol/L ,第 10d下降至 (171 4 5± 2 8 8) μmol/L ,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临床判断无、轻度、中度、重度黄疸所对应的胆红素分别为 (12 8 2 5± 33 6 0 )、(2 0 2 35± 4 3 0 5 )、(2 6 3 70± 6 4 2 0 )、(2 95 5 0± 5 1 90 ) μmol/L。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 ,但其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略高于传统标准。当胆红素大于相应的 x±s、 x± 2s或临床诊断为中度、重度黄疸 ,则应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显著地促进创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 16例 ,感染率为 10 6 % ,而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率为 8 6 % (13例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 15例 (占 94 % ) ,咳嗽、咳痰 13例 (占 81% ) ,胸闷、气促 9例 (占 5 6 % ) ,胸痛 7例 (占 4 4%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首 ,8例 (占 5 0 % ) ,酵母样真菌感染 6例 (占 38% ) ,毛霉菌感染 2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1 0× 10 9/L 3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4 0× 10 910例 (占 6 3% )。 16例患者中 ,8例 (占 5 0 % )用二性霉素B ,10例 (占 6 3% )患者适量分次应用氟康唑 ,结果 12例好转出院。结论 :呼吸道真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纤支镜检查不失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白血病病人的肺部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二性霉素B及氟康唑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肾病综合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4 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及5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①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MM、MT、TT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37 5 %、2 7 5 %、35 0 % ;对照组分别为6 6 0 %、18 0 %、16 0 %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AA、AC、CC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2 7 5 %、2 7 5 % ,对照组分别为6 8 0 %、2 0 0 %、12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Ⅱ、DI、DD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4 2 5 %、12 5 % ,对照组分别为4 6 0 %、4 4 0 %、10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其中难治性肾病组(2 0例)与非难治性肾病组(2 0例)比较、激素敏感组(2 9例)与激素耐药组(11例)比较,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TT型可能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无关,未能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青少年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Leksell-B型伽玛刀治疗的5 2例青少年脑AVM的资料,AVM的体积0 2~31 4cm3,平均(2 7±1 5 )cm3,边缘剂量12~2 6Gy ,平均(19 8±3 6 )Gy ,4 0 %~6 5 % (平均4 8 8% )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脑AVM病灶。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 +DSA)联合定位。结果:随访2 4~72个月,用伽玛刀治疗后的脑AVM闭塞率与其体积、边缘剂量有关,体积<3cm3或边缘剂量>2 0Gy者2年闭塞率超过93% ,出血率为3 8% (2 / 5 2 ) ,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于伽玛刀治疗后消失或改善。结论:伽玛刀是治疗青少年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骨盆骨折及其合并伤的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7月~2008年3月的35例儿童骨盆骨折,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16岁,平均11.7岁。骨盆骨折分型按Torode—zieg分类法。Ⅰ型,1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4例。患者入院后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抗休克,积极处理合并伤,对骨盆骨折予早期复位固定等处理。疗效评价分优、良、差三级。结果35例患者中,死亡2例,33例经6月~7年,平均26.8月的随访。疗效评价,优14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为93.94%(31/33)。结论儿童骨盆骨折应早期明确诊断,骨折早期复位固定,及时治疗合并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超声与免疫学在囊型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敏 《甘肃科技》2004,20(6):138-139
目的 :探讨超声与免疫学在囊型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兰州医学院于 2 0 0 2年对宁夏西吉县 2 0 72人进行超声检查和免疫学 (ELISA)检查。结果 :血清学检查阳性囊型肝包虫 38人。其中CL(T0 )型 3例 (占 7.90 % ) ,CE—l型 2例 (占 5 .2 6 % ) ,CE - 2型 8例 (占 2 1.0 5 % ) ,CE - 3型0例 ,CE - 4型 15例 (占 39.4 7% ) ,CE— 5型 10例 (占 2 6 .32 % )。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DM)不同阶段胃动力紊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在不同阶段胃动力紊乱产生的规律 .方法 已确诊糖尿病病人 2 7例 ,糖尿病病人按其有无胃肠症状及其他糖尿病合并症分为两组 ,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其他糖尿病合并症组 18例 ,无胃肠症状组 9例 ,同时选 2 0例正常人作对照 .用核素法对糖尿病 (DM )不同阶段胃排空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 有胃肠症状或合并其他脏器并发症的DM病人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为 (33.72± 3.6 ) % ,较正常人 (2 3.16± 2 .0 2 ) %(P =0 .0 8)及无胃肠症状DM病人 (17.5 4± 3.0 8) % (P <0 .0 0 5 )增加 ,全胃和近端胃t1/2 分别为 (91.4 6± 9.2 8)min和 (81.87± 8.2 4 )min ,比正常人的 (5 5 .7± 3.6 8)min(P <0 .0 0 5 )和 (5 0 .2 9± 3.5 1)min(P <0 .0 1)明显延长 ;早期无胃肠症状或仅有轻度三多一少症状的DM病人的近端胃排空速率为 (1.10± 0 .12 ) % ,与正常人 (0 .0 8±0 .0 4 ) %相比明显增加 (P <0 .0 5 )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为 (17.5 4± 3.0 8) % ,与正常人的 (2 3.16± 2 .0 2 ) %比较明显减少 (P =0 .0 6 ) .结论 不同阶段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状态不同 ,DM胃排空异常可能从近端胃开始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 ,在 2 0 0 1年至2 0 0 2年 3月用西比灵加维生素B1和维生素E治疗 2 4例偏头痛患者 ,取得一定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4例患者的选择均参照 1 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 4条诊断标准 ,病程 1a以上。男 5例 ,女 1 9例 ,年龄均在 40岁以上 ,最大5 6岁 ,最小 40岁。1 .2 分组及用药方法  2 4例随机分为 3组。第1组 (西比灵 Vit.B1 Vit.E) 8例 ,男 2例 ,女 6例 ,西比灵 5mg睡前口服 ,Vit.B11 0mg、Vit.E5 0mg ,每日 3次口服。第 2组 (Vit.B1 Vit.E) 8例 ,男 2例 ,女 6例 ,Vit.B11 0mg ,Vit.…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了 8例男性 (3~ 16岁 )、8例男性 (18~ 45岁 )、5例男性 (5 0~ 6 5岁 )腓肠肌各亚部肌纤维型的构成和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Ⅰ型纤维比例不同 ,分别为 (5 2 .5± 9) %、(5 6 .5±6 ) %、(5 8.4± 4.8) %。其中 3~ 16岁年龄组的Ⅰ型纤维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年龄组 (P <0 .0 5 ) ;而后两年龄组的Ⅰ型纤维比例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Ⅰ型纤维比例增加。从外侧头和内侧头亚部分析 ,只有内侧头深部 (3~ 16岁 )的Ⅰ型纤维比例 (5 2 .9± 8) %显著高于其它两年龄组 (P <0 .0 5 ) ;外侧头深部 (3~ 16岁 )的Ⅰ型纤维比例 (5 2 .3± 7.2 ) %显著高于其它两年龄组 (P <0 .0 5 )。而其它内、外侧头亚部 3年龄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说明 3~ 16岁年龄组和后两年龄组肌纤维型比例有较大差异 ;18~ 45岁、5 0~ 6 5岁年龄组之间Ⅰ型纤维比例和内、外侧头各亚部之间Ⅰ型肌纤维比例差异不显著。本文还对不同年龄组肌纤维构成与肌功能适应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肇庆七星岩原尾蜥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原尾蜥虎 (HemidactylusbowringiiGiray)的生态学观察研究。成体平均全长10 7 0 4mm ,尾长为体长的 1 11倍 ,尾再生能力强。 5~ 10月为活动盛期 ,5~ 6月为繁殖高峰期 ,此期雌雄易鉴别。秋季种群结构明显 ,个体最多。 15℃以下完全入眠 ,2 0℃以下陆续出蛰。雌雄性腺发育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雄性睾丸 5月为最大值 ,重量 2 2 5mg ,其长径为 7 2 8(6 8~ 7 5 )mm ,短径为 4 2 9(4 0~ 4 5 )mm。 8月降为最低值 ,重量 3 74mg ,其长径为 4 6 2 (4 5~ 5 0 )mm ,短径为 1 2 2 (1 1~ 1 4)mm。一年一次性产卵 2枚 ,卵重 0 2 941g ,其长径为9 5 8(8 45~ 11 4)mm ,短径为 7 91(7 70~ 8 41)mm ,孵化期 42~ 46d ,6月中旬出现当年幼体  相似文献   

18.
成人破伤风3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普外科 1985年至 1998年收治成人破伤风 32例 ,应用安定等控制抽搐、破伤风抗毒素 (TAT)静脉滴注及鞘内注射、气管切开等治疗方法 ,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5例。年龄 16~ 77岁 ,60岁以上 10例 ( 31.2 5% )。病情分型为轻中型 18例 ,重型 14例。外伤性感染 30例 ,中耳感染 1例 ,原因不详者 1例。损伤部位 :头颈部 7例 ,躯干 1例 ,上肢 5例 ,下肢 18例。   ( 2 )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 (TAT)用量及给药次数相差悬殊。总剂量 2 66 72~ 16670 μmol/s( 1 6~ 10 0万IU)。使…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性听力障碍1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近 5年我院急性外伤所致听力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 182例急性外伤致听力障碍患者的资料 ,主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纯音测听的结果。结果 :182例患者中男 12 1例(6 6 .5 %) ,女 6 1例 (33.5 %) ;车祸伤 2 3例 ,掌击伤 70例 ,爆震伤 38例 ,其它 5 1例。患者主诉听力障碍有 2 0 7耳 ,检测结果听力正常的 6 4耳 ,传导性聋 5 0耳 ,感音神经性聋 2 6耳 ,语言频率正常高频下降 4 6耳 ,语言频率正常低频下降 3耳 ,混合性聋 18耳。结论 :在急性外伤引起的听力障碍中男性发病率较高 ;引起掌击伤和爆震伤的人为因素较大 ,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多能避免或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其它几种外伤性听力障碍及时的就诊及治疗对患者的听力恢复非常有利。同时 ,临床医师要注意排除人为因素对听力检测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DSA机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溶栓治疗 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术后继用尿激酶巩固疗效 ,用脑保护液防治脑组织损伤。结果 :阻塞血管再通率 91 7%(11/ 12 ) ,完全再通 5例 (41 7%) ,部分再通率 6例(5 0 %) ,未开通 1例 (8 3%) ;临床有效率为 83 3%,其中基本痊愈 4例 (33 3%) ,显著进步 6例(5 0 %) ,无变化 1例 (8 3%) ,死亡 1例 (8 3%)。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溶栓时机越早越好。在限定时间窗内 ,控制药物剂量和速度 ,控制血压 ,应用脑保护液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