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场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已经证明,磁场对多种农作物产生一定的磁生物学效应.一定磁场强度可以促进或抑制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初步认为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生物学机制与磁场诱导生物体中携带的某种信息有关,从而促使一定的反应发生.磁场增强种子的酶活性,加快了种子的吸水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并可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磁场对麦类和豆类种子加速萌发及其机制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近年来,磁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逐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磁化水灌溉促进作物增产,磁场诱发根瘤菌实现人工固氮等等都是可喜的成果。然而,目前尚未见到磁场对生物机体影响的每一具体过程的试验和机制探讨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作为一种新技术和一种边缘科学的兴起,已成为一门有广泛联系和广泛应用的新兴学科。磁场对生物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生物体本身的磁场和磁现象,利用磁学原理和磁性器件的磁生物学工程,以及用各种磁学方法、手段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等,都是生物磁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络现象、针刺和磁场疗法的原理迄今已展开了极其广泛深入地研究,有人曾认为,针疗和磁疗原理以及许多治疗作用都与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有关。因此,在去年我们进行了磁场对家兔血液胆碱酯酶影响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观察了电针对家兔血液胆碱酯酶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针刺原理和电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方法对家鸽的红细胞血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一: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取家鸽的红细胞分别与家兔以及其它家鸽的血清进行混合,结果有些家鸽的红细胞与有些家兔的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而另一些则不发生;家鸽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红细胞凝集现象.这表明家鸽的红细胞表面存在凝集原.方法二:异种动物免疫.将家鸽的红细胞注射到家兔体内,然后取家兔产生的免疫血清与该家鸽的红细胞混合,结果发生了凝集反应.这进一步表明家鸽的红细胞表面存在凝集原,即家鸽具有红细胞血型.  相似文献   

6.
土壤磁场改良剂──磁化复合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是世界物质的一种属性,土壤具有微弱的剩磁,当加入土壤磁场改良剂后,会引起植物和土壤一系列磁生物学效应。土壤磁场改良剂──磁化复合肥作基肥,不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能转化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作物生长中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磁化复合肥转化土壤养分,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原因;粉煤灰能提高氮素矿化硝化作用和磁化作用。主要原因是磁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生物磁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生物磁学(Biomagnetism)是20世纪60年代初新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不同层次生物材料产生的外部磁场以及外部磁场对生物机体不同层次的效应。后者又称磁生物学(Magnetobi-ology)。从1963年鲍尔(Baule)和麦克菲(McFee)记录到第一张心磁图(MCG)算起,生物磁学已有28年的历史。国际上已召开过七届生物磁学会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心脏—冠状动脉-心肌桥模拟装置,并对该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心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功能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该心泵系统较成功地实现了心脏压力波形的模拟、流量的调节以及频率的调节,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心血管循环系统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3种动物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测量了3种动物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用免疫组化观察了Nogo C蛋白在3中动物视网膜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家鸽、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416.29、437.90、419.36μm。毛腿沙鸡视网膜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层数比家鸽和灰斑鸠的多,视细胞数亦较家鸽和灰斑鸠的多。毛腿沙鸡和灰斑鸠视网膜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4层厚度所占总厚度比例(分别为69.77%、68.05%)要比家鸽(49.97%)的高。表明毛腿沙鸡具有比家鸽和灰斑鸠更强的视觉分辨能力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毛腿沙鸡和灰斑鸠的视神经要比家鸽的发达。Nogo C蛋白在正常状态下视网膜中的表达可能发挥某些特定的生理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离体心脏主动脉逆行灌流法(Langendorff法),至今仍然是心血管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其内容也逐渐扩展到与心血管系统关联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上。Langendorff法有恒压与恒流两种基本的灌流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实验装置也有所不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仪器技术与设备装置,通过对蠕动泵的精确的反馈控制,将恒压与恒流灌流方式结合起来,并可适时进行转换和动态监测。采用新的仪器技术,只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使离体心脏灌流法在研究和教学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超低频脉冲梯度磁场治疗肿瘤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用超低频脉冲梯度磁场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以及对其机理的探讨,将峰值强度为0.6~2.0T,磁场梯度10~100T/m,脉冲宽度20~200ms。重复频率0.16~1.34Hz的磁场作用于鼠S-180肉瘤,观察到磁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及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磁场治癌的机理不是单一的,而是从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磁场减少对肿瘤的营养供应、破坏其代谢功能并影响癌细胞核DNA复制等方面,而且磁场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因此用磁场治疗癌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电磁场对生物体心电信号复杂度的影响,在20mT,50Hz交变电磁场环境中曝露大鼠,连续曝露7d,采集大鼠磁场曝露前、磁场曝露10,20和30min心电信号(ECG),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重构信号,计算各信号多尺度熵(MSEn).实验结果表明,20mT,50Hz交变磁场对大鼠心电信号多尺度熵的影响具有时间效应,通过心脏的自我调控可以降低交变磁场对大鼠心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脏-肺循环-体循环系统建模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心脏-肺循环-体循环(heart-systemic-pulmonary,HSP)人体心血管系统整体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系统在计算机上实现仿真。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出符合人体心血管系统生理情况的结果。由于模型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AMI磁场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和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血清Mg 含量。结果表明:AMI磁场治疗组血浆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明显低于AMI组(P<0.05),与药物治疗组近似,略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最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MI磁场治疗组血清Mg+.含量明显高于AMI组(P<0.05),与药物治疗组近似。略低于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磁作用对照组最高,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证实了磁场对动物实验性AMI,心肌的保护作用,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水和油蒸汽的凝结速率有所增加,磁场对水和油蒸汽凝结速率的增加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同时,初步探索了磁场对水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磁场控制传热过程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就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磁感应治疗研究和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磁感应加温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肿瘤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定位导入肿瘤靶区的磁性介质在交变磁场下的磁化损耗产热,对恶性肿瘤实施磁介导加温治疗。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在交变磁场诱导的磁热效应下升温至40~70℃时,靶区沉积的热能作用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症复发和转移,并可激发机体的抗癌免疫效应,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磁感应加温治疗在肿瘤治疗的特异性、靶向性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已引起了国内外肿瘤临床治疗界的极大兴趣。本文对实验室近年来开展的基于多种磁性介质的肿瘤磁感应热疗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磁感应治疗设备研制、热疗用磁性介质研发和磁热疗生物医学实验研究3个方面。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肿瘤磁感应热疗的临床前实验已经完成,目前已经开展一期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探讨磁场对AM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磁疗对照组,AMI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两天和六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心肌中MDA含量。结果:在第二天测定时,AMI磁疗组与AMI组血浆和心肌的MDA无显著差异(P>0.05),AMI磁疗组和AMI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磁疗对照组。当第六天测定时,AMI磁场治疗组MDA明显低于AMI组(P<0.01)。结论:磁场能降低血浆及心肌中MDA含量,减少体内氧自由基,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也为磁场用于AMI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电磁场对小鼠血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0Hz正弦交变磁场和脉冲磁场对小鼠血液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小鼠进行间歇暴磁,根据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数据,统计出不同类型和不同作用时间的磁场对小鼠血液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细胞生长和细胞受伤害的程度与磁场的类型、磁场强度和磁场的作用时间等因数有关。  相似文献   

19.
非均匀稳恒磁场及均匀交变磁场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诱变实验及SOS显色诱导实验对非均匀稳恒磁场均匀交变磁场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稳恒磁场及均匀交变磁场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诱变实验及SOS显色诱导实验对非均匀稳恒磁场及均匀交变磁场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