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 0世纪非洲国际格局的演变是从殖民地到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从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旧殖民体系瓦解、新殖民主义产生、和平与发展成为新主流 ,非洲国际格局逐渐向多元化、民主化方向发展。非洲地区国际社会的矛盾是非洲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力 ,同时非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是非洲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在过去100年中,出版专著(包括论文集)150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辞学: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2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了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为认为在20世纪,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将在2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在过去100年中,出版专著(包括论文集)150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7.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由于“为政治服务”之类的偏颇主张,导致了长期独尊现实主义乃至“伪现实主义”盛行的局面,损伤了真正现实主义文学的声誉。文学创作的路应是多方位的,由于与社会生活及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真正的现实主义,至今亦仍具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田皓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3):59-63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为生态诗歌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唱尊重自然规律、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主题提供了审美视角;“仁民爱物”、珍惜生命的生态价值观,为诗歌表现珍爱生命、体爱万物的人文情怀提供了思想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宁俭勿奢,惠而不费”的生态消费观,为诗歌提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简单生活提供了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9.
陶德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3):25-30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 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苏关系、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两次调整了外交政策,即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进而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两次调整的外交理念明显不同,前者的主要依据是意识形态;后者是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在战略重点和策略风格上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禾雨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5):32-36
20世纪上半叶,一些学者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瑶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们撰写了一些实地调查报告并搜集相关文物。这些前驱者的努力和成果激励着学术同仁和普通民众,学术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化,国际学界由此有了“瑶学”的一席之地。研究这份宝贵的学术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的小说确立了乡土小说的规范,众多乡土作家在鲁迅和他作品的影响、启发下走上乡土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反封建主题、关注妇女命运、批判国民劣根性,以及人物塑造、结构艺术诸多方面,其他乡土作家均与鲁迅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在悲剧风格上,特别是"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一点上,更有着惊人的一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生时,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呈现了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并在后期成为中国自先秦寓言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本文全面观照了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表述了它的作家,作品、年代爰寓言的基本性状,认为这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很有成就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其南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8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作家们创造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类。它们是:安琪儿——提纯了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的象征;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苦难现实的体现者;红色接班人以及浪子和逆子。这些内涵各异的形象反映着作家们不同的社会理想、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 2 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展望了 2 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者认为在 2 0世纪 ,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并将在 2 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对世界天文学史研究工作的进展,包括发表的主要论著、专题研究论文,以及完成的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7.
宗教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宗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区城特征及其分布变迁规律。2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将20世纪至今我国宗教地理研究之状况作一个回顾。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主义是现代修辞学的传统之一,打破修辞学研究的沉寂局面,必须从科学主义提供的思路出发,首先扭正修辞学的基本前提,修正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重视修辞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并以之作为修辞学研究的体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西部地区树木年轮对20世纪20年代干旱灾害的指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内蒙古中部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关中地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树轮序列之间的关系及用它们来指示极端干旱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的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相邻树轮年表之间以及相距较远的树轮年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了区域性和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在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建立大空间尺度上树轮网络的潜力. 在最近150年内,不同地区树木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都有明显的生长下降现象,但是树木生长开始下降的时期及下降的幅度具有区域性的差异.这段时期树木生长的下降反应了可能发生的干旱事件,而多方面的历史记录证实了这一推断.另外,树木生长的区域差异反应了干旱发生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彭雪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6,(2)
本文认为世界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将继续影响着21世纪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民族的现代化,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问题。因此,民族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