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西走廊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地区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相对于甘肃省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条件比较优越。文章从平衡发展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及网络发展模式等角度对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强调了“点轴”发展模式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河西走廊地区欧洲李栽培管理不规范、优质果率低、大小年现象严重等难题,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河西走廊地区栽培的欧洲李优良品种4个,总结出一套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河西走廊乃至同类地区欧洲李栽培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结合河西走廊地区气候特征和能源结构特点,在原有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社会性和技术性因素,确定以环境性、能源性、经济性、社会性和技术性为目标属性的采暖形式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的目标属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终建立河西走廊地区采暖形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该指标体系通过可拓评价法得到河西走廊地区最优采暖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分析了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扼要阐明了当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加快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建设的步伐几条主要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文献资料,论证了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畜牧业,并通过分析当时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得出以驻牧型畜牧业为主的结论。在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人口压力以及过度的牲畜放牧,导致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地区沙漠化严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河西走廊甜莱生产和甜莱制糖工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把河西走廊建成甘肃省的甜莱生产和制糖工业基地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边界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干旱半干旱区具有不同下垫面特征的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代表站点2006-2013年的探空资料,对其边界层高度、边界层内的位温、比湿、风速等特征量在不同时间、不同高度的变化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7:15两地区边界层高度多在300~600 m,且黄土高原地区要高于河西走廊地区;19:15两地区边界层高度多在200~500 m左右,且河西走廊地区要高于黄土高原地区.两地区边界层高度的变化均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每年4、5月份左右达到峰值.黄土高原地区位温及其随高度递增率整体大于河西走廊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比湿整体大于河西走廊地区;河西走廊地区风速廓线随高度变化差异大于黄土高原地区.各特征参数随着高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说明下垫面对边界层特征的影响在近地层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讨论了河西城镇发展的基础、现状与特点,最后提出了河西城镇发展的若干战略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虽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地处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其他省份相比,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度较低,如何提升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成为目的地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河西走廊游客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评价量表,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量表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游客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进行测度,以期研究结论能为政府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研究河西走廊旅游目的地意象提供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0.
对河西走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西走廊被誉为甘肃的粮仓和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资源、气候、沙尘、风暴、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论证了河西走廊现有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以及制约河西走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和气候环境因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牧、还林、还草。建设“绿色水库” ,强调森林、草原植被对农业发展的综合作用和稳定性优势。提出建造水源涵养林、节水灌溉、调整产业结构、农牧民搬迁等措施 ,必将彻底改善气候环境、提高降水量、增加经济效益并带动农业和畜牧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达到“南拓青龙、中扩绿洲、北退黄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鄱阳湖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以入湖污染物筛选技术、入湖污染物途径、入湖污染物总量计算和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技术为考察方法,重点阐述了入湖污染物各种筛选方法、污染物入湖途径的确定、各种入湖途径的计算方法以及现场考察技术和实验室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应用在海底勘探、监测方面的高新技术及方法,探讨了其在跨海通道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合成孔径声纳系统、海底三维成像系统、浅地层剖面探测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比目前常规的勘察及监测技术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效率更高,能够为跨海通道建设勘察、通道安全运行提供新的更全面准确的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可以准确全面地进行跨海通道工程的勘察和监测,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评估,及时制定防控措施,保证通道安全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读者调查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阐述了读者调查可行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读者调查可行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社会调查法对芜湖市三县四区部分家庭的亲子体育活动形式所作的相关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城镇家庭亲子体育活动开展得较为广泛,形式也比较丰富多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农村家庭由于经济状况、父母工作性质等条件的限制,亲子体育活动基本为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矿业大学师生为对象进行了读者调查,分析了读者在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西省4个设区市的21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地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初步设想,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实习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并根据结果提出了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玉林师院、柳州工学院7所在校体育专业竞技健美操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区体育专业竞技健美操队伍的训练现状、训练手段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体育专业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应遵循科学性、实效性的训练原则,合理地搭配训练内容,并运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科学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张楷若 《科技信息》2012,(33):91-9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判读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广元市朝天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项目.从判读的一般技术路线和方法对感影像判读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初探,并对调查结果作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林业资源调查是切实可行的,较以往的传统调查方法更方便、更有效,同时保证了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