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卓英  王思敬  吴恒 《广西科学》2000,7(3):175-179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城市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值域是城市经济、地质环境与资金技术间的交互域。提出系统熵的概念及系统熵的数学表达,扩展了熵流理论,建立了城市系统协调发展的拓扑关系和城市系统识别模式。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生命周期中与其它子系统共同孕育发展,也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构造的整体结果。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除了研究机的可靠性之外,还应该对人和环境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用可靠性工程方法、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和数学模型。指出只有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人地系统观与中国垃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前言人口、资源、粮食和环境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4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关联、交互影响,直接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包括垃圾在内的环境问题也变得愈来愈严重。我国垃圾产生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递增。每年净增垃圾8500万吨,历年积存的垃圾量高达60多亿吨。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6%,环卫清理能力为60%。垃圾的农用率由过去的70%下降到现在的20%,个别城市仅达1%。未经处理的垃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也易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含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城市景观类型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成因和相互作用,对福州城市景观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着重 分析人为景观与城市生态 环境的关系。随着城市的立体膨胀和人口增加,福州盆地内的地貌、气候、生态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文中提出了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1)地球表层系统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交换;2)天-地-生系统论;3)天-地-人系统论。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调整人地关系,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街具是建筑师物化形式的设计产品,体现着城市的时代感和社会文化等种种信息因素,成功的城市街具设计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体现.通过分析我国严寒地区特定的地域环境,探讨关于北方城市街具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貌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内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市地貌学伴随现代城市化而诞生,它是环境地貌学与城市科学一体化的产物,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城市地貌学重点研究地貌环境与城市化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索不同地貌环境中城市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传统交通规划理论的不足,对交通规划理论进行研究。根据城市模式的演化趋势,在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该理论框架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承载力和交通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可提高城市交通环境容量,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并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异速生长定律与城市郊区化的分维刻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Smeed模型出发导出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式,然后导出刻画城市人口郊区化的Bradford—Kelejian模型;基于前述结果,从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方程出发导出反映城市郊区化的Mills模型,从而建立了Bradford—Kelejian模型、Mills模型与Smeed模型及其参数与分形维数的数理关系.文章证明.关于城市密度的Clark模型不能与Bradford—Kelejian模型及Mills模型有效沟通;进而揭示:Bradford—Kelejian模型和Mills模型的理论基础在于城市结构的自相似性质即分数维特征.城市人口的负指数分布最终会通过自组织机制向呈现幂指数分布的分形几何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11.
地缘环境是放大的地理环境,既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形实体,也涉及介入其中的无形关系,作为初步探讨,作者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论述山东省发展的地缘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正风生水起。然而,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对环境评估的重视却十分不够,且我国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评价体系是缺失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评价标准的缺失。国家层面我国现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环境评价标准缺失,地方立法活跃。当前,应当确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环境评价标准,明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环境评价标准的制定基调环境评价标准,以便于事前预测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实现地下空间开发中环境评价标准与环境评价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0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了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状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50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中,以环境质量为控制要素的占72%,这一要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相关性R2=0.883 9;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基础实力、城市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等支持系统均有密切关系,这些支持系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城市环境质量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水—岩土化学作用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岩土化学作用的环境效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针对水-岩土化学作用所存在的正负两方面的环境效应,强调指出,在重视研究其负效应的同时,还应更多地通过分析水-岩土化学作用的过程,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中水-岩土化学作用的规律来达到调控和防治环境地质灾害的目的。分析了水-岩土化学作用环境效应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认为这是环境地质研究中值得开拓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逐步由污染防治转移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由城市综合整治扩展到城市的生态建设。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已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发展战略,转移到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因而城市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结合2003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环境发展数据,采用组合后的5种分析法分析和研究中国城市的环境发展状况,通过对环境发展状况和环境投资关系的定量分析,得出一定的城市环境分类结果.为今后的城市环境工作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图集必须跟踪城市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其编制要适应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与严重性,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城市环境多功能要求的动态监控的地图。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中应用环境容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城市规划学与环境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新方法,提出了城市规划中应用环境容量模型的初步设想,并以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更新当今城市规划学只注重形态研究的传统方法,为建立城市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城市创新行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3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城市创新行为作为门槛,验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仍呈现"倒U型"关系,且存在基于城市创新行为的单门槛非线性关系,仅当城市创新水平跨越门槛值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