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阙  边钰雅 《创新科技》2015,(12):14-16
本研究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实际技术预见工作的回顾,探讨了各国在技术预见工作方法上所做的创新性尝试及效果,最终对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我国科学地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路线图的技术预见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技术预见和技术路线图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技术路线图的预见方法,并对其基本特征、应用范围、开展程序和一般形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颠覆性技术事关国家安全,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战争规则影响战争胜负,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改变生活方式影响社会形态。综述了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内涵特征,分析发现颠覆性技术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技术识别,同时面临技术突破需长期积累和技术运用需系统推进等问题。总结了颠覆性技术的预见方法,针对加强颠覆性技术选择培育,提出了技术预见、加强创新、培育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益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社会体系中 ,带来益处的技术同时也潜隐着种种风险。事实已证明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人类带来许许多多恩惠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和伦理丧失等问题。种种不尽人意的方面 ,恰恰说明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完美和人性化。但人们不会因为汽车会出现车祸而拒绝乘汽车 ;也不会因为技术表现出负面影响而拒绝用它来为人类发展服务 ,诸如信息安全、生物安全性以及环境问题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应对。那种认为可以拒绝技术 ,回到简单、美妙和安全的生活中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曹静  伊彤  王书华 《科技智囊》2022,(10):44-50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面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技术预判活动和科技管理的政策工具,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技术预见研究发展趋势,指出其呈现出越来越受到重视、预见方法多元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关注领域更趋广泛等趋势。结合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现状,提出新时期我国开展技术预见研究需要加快推动研究实践机制持续化和常态化、技术预见方法标准化和智能化、研究平台数字化和动态化。  相似文献   

6.
技术预见的定义及其与技术预测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力量 ,尤其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程度如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主要指标时 ,如何合理、有效地制订本国科技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也就成了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新型的致力于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的宏观管理工具 ,在历经近1个世纪的演化之后 ,已日趋体制化 ,它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绩效。近几年来 ,我国在国家宏观层面(如由科技部启动的技术预见计划)、地方政府层面(如上海市科委和北京市科委启动…  相似文献   

7.
闫玖石 《天津科技》2003,30(1):47-47
“技术预见”(foresight),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定义是: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定义与之基本相近: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物科技是关系未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性科技领域,开展国防生物科技技术预见是科学制定国防生物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采用技术预见研究方法,首次通过情报监测和专家咨询遴选候选技术领域及相关关键技术,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防生物科技技术预见指标体系,对国内军事专家、战略专家、勤务专家以及各个领域的生物科技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国防生物科技未来发展的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技术预见在国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潮》2004,(9):7-7
技术预见在德国德国在欧洲率先开展体制化的技术预见活动,并积极致力于预见结果的国际比较,由此拉开了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序幕。德国既是一个经济大国,又是科技大国,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全球经济、科技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时,德国所面临的问题是,通过何种手段,发展何种技术,才能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其竞争优势。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先后进行了3次技术预见活动,对未来30年的科学技术走向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德国今后一…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技术预见已经成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促进区域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在分析了技术预见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区域技术预见的步骤,并概括了区域技术预见实施的几个基本步骤,主要有区域评估与范围界定、组织及方法、发起人和资源以及区域技术预见的产出和成果,认为在进行区域技术预见活动的前期,明确的界定其范围和目标是成功实施区域技术预见的重要前提。而区域技术预见活动的发起和组织也需要政府、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协调配合,共同参与。虽然实施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强调简便、易用。而区域预见成果产出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政府在区域技术预见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预见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预见方法与自主创新的要求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对技术预见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在充分阐述技术预见和专利地图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强调了专利地图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关联和区别,提出了构建基于专利地图基础上的技术预见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技术竞争情报同企业技术预见及新技术开发、引进和应用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在论述技术竞争情报在企业技术预见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企业技术预见的若干对策。本论文对于如何应用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企业技术预见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术预见的关键模式是让政府、产业界、学术研究机构乃至社会公众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优先顺序达成共识,积极选择和培育国家关键技术并努力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有力保证,是长期预测科技趋势,综合选择重点方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社会系统工程,强调在资源稀缺论前提下对未来科技发展各种可能性的"优选"。  相似文献   

14.
罗艳  刘琦 《广东科技》2010,19(6):8-11
本文在阐明技术预见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技术预见的方法对广州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广州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术预见与上海市环境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 ,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 ,由于国内环境技术和设备水平较低 ,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在所难免。环境技术贸易巨大的潜力 ,将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环保企业关注的热点。为了避免其他行业在技术进口过程中曾经普遍出现的重引进、轻吸收的倾向 ,上海市需要重视技术预见工作 ,研究环境科技预见与一般技术预见的异同 ,认真审视现有的与环境技术引进有关的法律政策和措施 ,总结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环境技术项目 ,力求加强并完善环境技术引进的法律规制和推动环境科…  相似文献   

16.
跨国企业开展技术预见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企业的技术预见活动明显增加;到90年代,企业的技术预见活动更加活跃和普遍。跨国企业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主要有两个中心目的:一是内部目的,即预见活动是企业运作的一部分,企业需要面向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二是外部目的,即预见活动是企业为更好应对未来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预先步骤。前者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研发和创新、组织与管理等,后者包括早期预警、背景信息和市场需求等。跨国企业的技术预见活动给我们诸多启示:我国企业应当将技术预见活动结合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我国的咨询业应当看到企业长远战略和技术预见咨询的商机,我国的技术预见研究应当加强对企业预见实践的研究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徐磊 《创新科技》2013,(8):27-29
通过对产业技术预见定义和内涵的介绍,运用相关研究方法,以上海疫苗产业为例,分析了产业构成体系,及其产业的关键技术和支撑技术。同时,在结合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瓶颈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路径的多元化选择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宏观的战略管理工具在我国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中小城市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不足,发展滞后。本文对技术预见在中小城市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中小城市开展技术预见的制约因素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城市推广应用技术预见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旅游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山西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强调了科技对旅游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旅游业技术预见的领域及技术数据库清单。  相似文献   

20.
李莹 《科技信息》2011,(1):I0239-I0239,I0409
对目前系统方法论的研究进行分类: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和批评性系统方法论,本文主要分析了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思想、方法步骤及其局限性,探讨了未来系统方法论发展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