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要将GPS测量技术应用于长大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实际施工中,要解决GPS网的网型设计和如何进行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可用于施工的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2.
隧道控制洞外横向贯通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控制时,洞外控制网设计和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依据各自允许横向贯通误差分别设计,未将其作为整体考虑,导致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精度要求偏高,增加了测量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工期的延误。通过分析洞外GPS控制测量验前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公式及联系边中误差、点位误差取值原则,比较验前估算和验后计算公式,研究认为验前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公式属于简易型,所用参数取值偏保守,而验后横向贯通误差更准确,因此验前公式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利于其使用,甚至失去了应用的价值,也影响洞外控制网的设计,并造成洞内控制网设计的浪费。为此,在理论研究和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隧道贯通洞外GPS控制测量横向贯通误差的验前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的更精密、更准确的验前公式,保证了验前估算公式与验后计算公式结果的基本一致,也使洞外GPS控制网的设计有了可靠的误差预计,设计精度与实测精度趋于统一,并使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时,在保证质量和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测量的工作量。最后由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此修正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长大隧道工程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长大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姚引娣  刘超 《科技信息》2010,(13):300-301
本文主要结合河西隧道的实例研究了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施工测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隧道洞口测设必须进行的洞外控制测量。其中分为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结合实际工程简介精密导线法。河西隧道的洞外控制测量示意图以及洞口测设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和精密导线法,但这些常规方法受到通视条件、图形条件及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基于GPS技术建立的隧道测量控制网具有精度高、布网方便等优点。本论述以三棵树隧道为例,阐述GPS在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以期对该行业工作者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全线共设置3处长大隧道,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传统测量方式进行隧道控制测量难度大,工期长,利用GPS测量法建立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控制网可缩短工期简化测量难度。详细介绍GPS测量法建立的长大隧道测量控制网,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后期处理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GPS直伸型隧道控制网贯通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GPS隧道控制点的内、外可靠性标准进行了讨论。为直伸型隧道的GPS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贯通精度和可靠性标准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关角(青藏线西宁-格尔木段增建二线工程)特长隧道控制测量是目前最长的带状控制工程,本文讨论GPS技术在特长隧道控制测量中的作业过程,主要对工程坐标系的建立,投影面的选择,工程椭球的建立作了分析,包括技术设计、布网、测量、计算等方法。通过采用工程椭球很好地解决带状长大控制工程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初阳 《科技资讯》2012,(13):43-44
传统隧道施工控制网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方法和精密导线法,其中三角测量方法是最为传统的隧道施工控制网方法,而精密导线法近几年应用较多。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控制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某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背景,分析探讨了洞内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10.
长大隧道控制网,一般都受地形和开挖口布局的限制,难以按最优化进行设计。控制网均成带状,长、宽之比多大于1/10,网的结构很不理想,而且常常位于极其困难的崇山峻岭中,高差常达几百米至千米。这就给控制网的布测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以GPS应用于长大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临汾市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对GPS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实施野外观测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今后在施工控制网测量中采用GPS测量技术总结了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市国土C级GPS控制网的建设项目,针对项目同时提交的2000和1980坐标成果要求,阐述了项目建设的技术思路和布设方案,以及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体现出GPS在控制测量中的优势,探讨了GPS网的建立与适用性问题,提出了针对大型GPS控制网的布设技术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盾构始发井数字化施工中的测量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在北京地铁十号线十一标段工程中,依据现有控制点和导线点的坐标。将测得的施工场地平面图,输入计算机使整个施工现场数字化,从而形成数字化施工图;并结合传统的一井定向方法来控制反向隧道的施工,有效地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精度,并大大降低了内业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完成后,实测误差均能满足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相山铀矿田矿区E级GPS控制网投影变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周世健  朱煜峰 《江西科学》2011,29(2):197-199,215
矿区GPS控制网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经过了高斯投影必定产生高斯投影变形和高程面归算变形.基于相山铀矿田的GPS网建网工程实例,结合矿区施工控制网的高斯投影变形理论和矿区施工测量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及变形程度,对其边长改化具体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方法对其变换,达到提高矿区平面控制网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工程机械的GPS定位与监控中心的通信装置是实现工程机械机群化管理的关键装置 .根据工程机械机群工作的特殊性 ,设计了具有WLAN方式和GSM方式相结合的双模无线通信网络 .利用嵌入式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 ,开发了采集GPS数据和工程机械上重要数据的硬件设备 ,并利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软件平台 ,开发了一套能够根据网络情况自由选择的利用WLAN网络或GSM网络通信的软件 .利用上述网络和软硬件 ,实现了单个工程机械向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 .  相似文献   

16.
在软土地层中,针对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对保证安全施工与控制地表沉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苏州地铁4号线软土地层为例,根据现场条件,设计监测断面,对比单洞与双洞施工的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是一个挤压、剪切与拉伸的过程,地表沉降量也随之增减;随着后行洞掌子面向前推进,先行洞地表土体纵、横向沉降量先增大和后减小;先行洞施工后形成的扰动圈,使得后行洞的地表沉降量始终大于先行洞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位复合顶板围岩强度低而差异大、层间粘结力弱且易离层冒落等特点,结合离石矿4303工作面巷道实例,在实验室围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该类巷道顶板破坏特征、锚杆锚索耦合加固机理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在掘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工作载荷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该类顶板应及时支护巷道围岩,利用锚索加大锚固范围,采用钢带网提高低位岩层的支护刚度,布置斜拉锚索和斜角锚杆提高巷道顶角部综合强度。  相似文献   

18.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介绍了GPS定位技术在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RTK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差分系统下碎部测量与放样以及变形监测中应用的现状、特点及其优势,指出了在解决工程测定问题时,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一些建议,与同行商椎。  相似文献   

19.
详细推导了加设支洞时的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估算公式,该公式不仅考虑了测角量边精度对隧道测量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洞外控制点的精度对隧道测量的影响- 公式推导严密,最后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