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利用软件算法改良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优化接收器系统结构。具体实现过程是:在轨道电路送、受电端之间新增一个传感器,用以采集送端发出的高压脉冲信号,并将该脉冲信号直接转发至受电端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为确定轨道电路状态的依据;受电端同时正常接收来自钢轨上的高压脉冲信号,先设置巴氏滤波器滤除该信号中的50Hz牵引电流的干扰成分,接着分别交由两套基于不同软件算法的系统处理后比较输出,两路输出结果与经由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结果比较,从而确定轨道电路的运行状态,本文设计了两套分别基于FFT和Mallat的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处理速度及精确度明显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显著改善;轨道电路分路灵敏度显著提高,完全符合"故障导向安全"原则;自动化程度相对于现有设备更高,维修更为便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轨道电路的分路态表示的就是列车占用区段轨道的情况,这也是一种检测列车占用轨道状态的方法,轨道电路分路态直接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行驶,如果列车行驶的轨道存在铁锈污染物堆积状态,那么就容易导致轨道电路电阻异常升高,容易出现轨道电路分路的故障。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轨道电路分路态的检测方法,分析出轨道电路出现不良因素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铁路事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刚 《科技资讯》2007,(5):15-15
本文从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采用极性交叉技术措施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措施.极性交叉的作用是在轨道电路空闲的情况下,轨道绝缘破损时,能正确的反映出轨道绝缘破损状态,以便及时维修,并在轨道电路被列车占用的情况下,轨端绝缘破损时也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4.
倪淑娴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9):55-56,65
针对二元二位继电器因接点接触电阻大引起的轨道电路红光带,信号机自动关闭等故障现象,分析其故障原因,并在检修和日常维护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消灭了故障隐患,降低了继电器故障率。  相似文献   

5.
张刚 《科技资讯》2006,(23):11-11
本文从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采用极性交叉技术措施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措施。极性交叉的作用是在轨道电路空闲的情况下,轨道绝缘破损时,能正确的反映出轨道绝缘破损状态,以便及时维修;并在轨道电路被列车占用的情况下,轨端绝缘破损时也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冻 《科技信息》2010,(32):I0361-I0362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识别是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处理的重要保证。本文所提出的故障类型识别技术是基于150km双端电气量输电线路准确故障的数字仿真,根据故障前后所测的三相电流和零序电流数据,利用db1小波对数据分解,将低频部分归一化处理后,用过渡电阻Rs=5Ω,100km处的样本来训练网络,再利用BP神经网络来判断50km和150km处接地过渡电阻Rs=10Ω,相间过渡电阻Rr=0.2Ω时的10种短路故障类型,均没有发生误判。从网络的训练和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小波神经网络训练时收敛速度较快,并且检测故障速度和准确度都很高。这说明,小波神经网络能够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为以后的故障定位和诊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混合三端高压直流线路及母线差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与选择性,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新型高压直流线路及母线差动保护方案。当±800kV混合三端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线模电流故障分量判定故障方向,区分故障区域。对线路首末两侧电流波形进行实时短窗数据差异量化,用线路首末两端的电流相似度差异判定线路区内外故障及单双极选极。以T区送端(电网换相换流器侧)与T区两受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侧)电流和的Hausdorff距离差异作为T区母线故障识别保护判据。利用PSCAD建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运用MATLAB验证所提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判据可耐受过渡电阻500Ω,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在3ms内快速可靠动作,可靠性高、快速性好;对线路两侧通信精度要求低,具有一定的抗噪和抗异常数据的能力;在不同工况下,都可快速识别故障区域及区内外故障,并实现故障选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轨道电路容差的存在使得相关的故障诊断理论方法难以用于实际工程,分析了轨道电路的容差特性,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消除容差对故障诊断影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节点电压增量方程的含容差轨道电路软故障字典法.该方法是对含容差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的拓展,也适用于一般线性模拟电路.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含容差轨道电路的软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宋鑫 《甘肃科技》2013,29(8):69-70,79
在大部分车站内都存在由于钢轨表面生锈氧化严重、陈旧的区段,严重地影响了行车安全。高压脉冲是指提高输出脉冲电压,产生高压脉冲信号源,提高轨面瞬间击穿电压,解决了由于轨面严重生锈带来的分路不良问题,改善了轨道电路分路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从电阻电容测试的基本原理入手,利用电压负反馈和电隔离技术,给出了电阻电容在线测试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解决生产中元器件故障、插装、贴装故障、线路板故障及线路板整板的功能故障的在线测试,提高电阻电容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同时具有电路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显示直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诸多原因,深州站D1G、1-7DG、1/27WG、27DG、D15G、D25G饶阳站D4G、4-16DG等区段存在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现象,严重危害行车安全。3V化轨道电路通过提高轨间电压可以减少部分分路不良现象,能够有力地击穿钢轨表面的不良导电层。当有车占用时,二元差动继电器失磁落下,导向安全,从而彻底解决分路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轨地过渡电阻测量对杂散电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的过渡电阻测量受单向导通装置的影响.通过建立有结构钢筋区段和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模型,解析计算了被测区间长度L_1、过渡电阻R_(g1)对无结构钢筋区段过渡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与CDEGS仿真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4%;最后在某停车场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电压测量点选取在被测线路40%处时,可有效减小L_1与R_(g1)影响.当R_(g1)大于15.0Ω?km时,测试误差|ΔR_(gm)|不超过1.0%.不同测量长度条件与测试用电压源相互制约,选择测量用电压源时应考虑实际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纬编针织物线圈的几何形态,构建一种提花导电针织物的电阻模型,并推导织物面电阻的理论计算式,同时开发不同导电纱成圈数占比的纬编提花导电针织物,通过试验对所建立电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电阻模型的电阻值与试验电阻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04Ω,最大相对误差为6.42%,两者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该电阻模型预测纬编提花结构设计对导电针织物电学性能的影响。对纬编提花导电针织物进行热性能测试,织物平衡温度可达48.8~62.9℃,且热稳定性好,满足电加热服电热元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印刷电路板的调试和维修时 ,往往需要测量印刷板上的电阻或电容。传统的做法是焊开元件再测量 ,以避免受板上其他元器件的影响。这不仅麻烦 ,测试速度低 ,甚至可能损伤印刷板和元件。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电阻电容在线测试仪进行测试 ,是一种新颖的电子测量技术。采用在线测试的“电隔离”技术 ,无需焊开元件便可直接在印刷板上测量各元件的参数。1 在线测试原理1.1 电阻的在线测试电阻在线测试原理如图 1所示。图 1 电阻在线测试原理图中Rx为板上的待测电阻 ,R1和R2为Rx两端旁路等效电阻 ,Vref为基准电压 ,Rr为基准电阻。为了扩大测量范围 ,引进转换量程开关K1~K4。单片机根据Rx选择合适的Rr,通过控制自动转换量程。测试时用三根测试笔 ,其中一根将R1和R2的结点接地 ;第二根将Rx与R1的结点接至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第三根将Rx与R2的结点接至运放的输出端。根据理想运放的“虚短”原理 ,R1上的电压为零 ,没有电流通过 ;又根据深度电压负反馈时输出电阻为零的特性 ,作为负载电阻R2的数值大小 ,不会影响其输出电压V0 ,得 :V0 =-Vref Rx/Rr当基准电压Vref和基准电阻Rr确定后 ,V0只...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列写分程后,需要计算行列式。当行列式阶数较高时,是很繁琐的,而矩形拓扑法是一种既简单又直观的方法。电阻通常用一个矩形表示,令矩形的高表示电阻两端的电压;矩形的宽度表示流过电阻的电流;矩形的面积表示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矩形的高与宽之比表示电阻的阻值。若1.5Ω电  相似文献   

16.
相间功率控制器运行状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展示相间功率控制器(IPC)运行状态与其电抗器、电容器以及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基本参数的内在联系,借助网络解析的方法,给出了送端相电流、联络线以及受端相电流、送端出口电压、受端入口电压、电抗器和电容器的电压对于IPC电抗器、电容器的电抗值,以及送端、受端电网戴维南等值参数的关系式.对相间功率控制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表述了IPC运行状态与其元件参数及送、受端电网等值参数关联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射极输出器动态指标在实验测试中出现违反理论的现象,找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即用高内阻(10MΩ)双踪示波器结合电压毫伏表及一个1MΩ电阻,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轨道电路一次调整的能力,提出改变轨道继电器返还系数的方法.以JZXC-480型轨道电路为例进行分析,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是,增大返还系数可提高一次调整范围,并能满足更恶劣的道床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基于AT89C51的矿用智能数字继电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章英 《科技信息》2010,(21):399-400
本文在对数字继电器工作原理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电压、电流实时测量环节、功率角计算进行详细的分析.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对系统进行实时保护。数字继电器具有电压电流量的检测、故障识别及保护、报警功能、与上位机通信等功能,可以进行启动电压、启动电流的设定。经试验表明数字继电器可实现电路的无电孤、无冲击性操作,实时监控经过开关的电压、电流量,提高用电的安全性能,显示出数字继电器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20.
轨道电路的基本功能是检查轨道占用和空闲,一旦失去分路检查,将直接威胁行车安全.依据现场实际案例及相关数据,根据谐波电流限值和横向连接线测试数据,简要分析并排除了由于牵引电流谐波和迂回电路引起接收端残压超标的可能性.在建立机车多轴分路条件下轨道电路的精细仿真模型基础上,重点对机车信号电压及轨道电路接收残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对比验证,得出了由于分路不良造成轨道电路失去分路的结论.定量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引入了机车-轨道电路转移系数的概念,从而为综合判断分路状态及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