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萨市停车问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静态交通问题,特别是日益突出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及管理问题,本文在对拉萨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以及停车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策略,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静态交通问题,特别是日益突出的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及管理等问题,本文在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停车场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解决中小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几点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外城市发展经验证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停车-换乘是有效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一种方法.停车诱导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必要停车,提高路外停车设施泊位利用率,也能保证停车场设施的功能及科学合理的运营.  相似文献   

4.
城市CBD地区的高强度开发为建筑配建停车场带来新的难题,根据现行的停车配建计算方式,高层建筑所需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巨大,要求修建多层地下停车场与多对车库出入口,既不利于工程设计,同时也不利于停车交通组织.停车共享方式利用不同用地性质停车高峰差异性,采用停车泊位公共管理方式,极力提高泊往利用率,成为城市CBD地区解决停车问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对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规划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6.
张哲  冯彬 《江西科学》2011,29(3):366-368,382
以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为例,对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难题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可以按照停车需求与机动车出行关系为核心的出行吸引模型来对近期和远期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短时期内通过加强管理,中期范围内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尤其是立体车库的建设,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等各项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诊断城市各区县停车设施发展差别及存在问题,构建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机制,完善停车设施长效管理体系。从城市停车管理角度探究城市停车设施的发展需求,并从城市停车综合治理、停车设施合理性、停车设施供需水平、停车设施信息化水平、停车设施管理水平5个准则,兼顾城市停车管理者、停车场运营者、停车场使用者的需求,选取31个指标构建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的数据特点,提出基于熵值-秩和比的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方法,使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使用秩和比检验评价指标独立性,对各区县停车设施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分级,并使用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中,停车设施管理水平、停车设施供需水平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权重分别为29.296%和26.556%;指标层中停车综合治理机制、路内停车设施供需比、配建停车社会供需比等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对算例中16个区县停车设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针对Q区、C区、W区的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对策。研究结果能较好反映各区县的停车设施发展状况,可通过年度动态评价机制将各区停车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反馈,...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停车与停车管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目前城市停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全社会注重停车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停车场建设及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缓解城景相邻型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拥堵、优化景区内部停车设施供给,针对城景相邻型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承载力及其对停车设施规模的约束作用进行研究。探究城景相邻型景区周边道路动态交通与停车的相互作用,基于景区周边路网交通特性构建景区停车供需关系模型;分析路网中小汽车与常规公交对交通承载力的影响,构建城景相邻型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承载力模型;基于路网景区交通承载力对停车设施规模的约束作用,构建路网交通承载力约束下的景区停车设施供给模型,并以西安昆明池景区及其周边道路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池景区周边的路网交通承载力为6 413 veh/h,与路网交通承载力相匹配的停车设施供给数为7 581个,昆明池景区现状停车设施供给数为5 988个,景区停车泊位缺口达1 593个,高峰时段需要增加临时供给、提高周转率以满足停车需求;提出的交通承载力约束下的城景相邻型景区路网停车设施供给方法,为优化景区周边道路设施结构、制定景区停车管理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对缓解城景交通系统交通拥堵、改善城景相邻型景区停车设施现状、调节景区交通网络、景区资源供需状态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在城市停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改善城市停车的策略和方法,提出要解决好城市停车问题,须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对车辆停放进行有效管理,切实处理好路边、路外停车与道路通行的动、静态关系,并对佛山市禅城区的停车规划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指示灯固定时间控制,对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提高城市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解决根据十字路口红灯路段停车数的多少,控制交通指示灯的下次放行时间达到实时智能交通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德热力图的长春市停车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德热力图的调查研究,从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角度入手,根据长春市停车总体规划要求和现状,对长春市机动车停放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改善及缓解城区停车问题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用地、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城市交通体系结构、城市道路网络等级体系结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城市停车、智慧交通、信息共享和交通研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构建四个体系,颁布一部法律,建设共享开放的数据库,发展城市综合智慧交通,以及利用大数据提升交通研究水平等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违章路边停车行为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一种该行为的处罚额度计算方法. 基于公共地悲剧博弈思想,比较驾驶人群体和个体最优收益条件下的城市道路路侧资源占用情况,以解释车辆在不设管制街道过度乱停现象的形成机理. 针对违章路边停车行为,从驾驶人和交通管理者角度构建二者间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以计算不同监管力度下的违章路边停车行为处罚额度. 研究表明,若不对路边停车行为加以管理,将出现公共地悲剧式的混乱停车现象,且基于混合战略博弈的处罚额度计算模型在实际中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的设置标准,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城区停车泊位现状进行分析,为区域内城市的新、改、扩建的公共建筑、居住类建筑及其他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够保障交通安全有序、配置合理、使用方便,并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防灾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停车难"的问题变得日益加剧,解决城市中心停车问题刻不容缓.城市平面停车不但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土地和空间,且停车空间的分布密度与城市土地级差收益情况是一致的,这使停车空间的扩展变得相当困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应用为解决城市中心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文章简要地论述了机械停车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所,为我国静态交通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沙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长沙城市交通的现状,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建设停车设施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路边停车在满足城市停车需求方面,仍然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地制定路边停车收费政策,有效发挥路边停车的优势,缓解交通拥挤的压力,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文章分析了路边停车及其收费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城市道路拥挤区域的路边停车收费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静态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经过对长沙市现状的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健全停车管理法规制度、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采用先进的停车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城市停车设施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分析影响城市内停车设施需求量的因素入手,全面总结了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静态交通发生率的模型及求解算法.模型应用在上海市停车需求预测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