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术文摘     
逐步过渡的软件开发方法(STD)及相应的支持环境(1,11)Stability of an E Field in the Presence of a Charged Scalar Field(1,62)A Functional from of Superstring Field Theory(1,62)Canonical Quantization of Closed-superstring Fields(1,62)Algebraic Bethe Ansatz for the Non-linear Schrodinger  相似文献   

2.
最近,Saleur 和 Pasquier 证明,量子群 SUq(2) 可以作为具有特殊边界项的自旋1/2Heisen-bergXXZ 模型的“动力学对称代数”出现,本文证明。他们的结论对于规范变换后的系统仍然成立.特别地,本文的结果表明,存在着无穷多个相对于量子群 SUq(2) 不变的对易算符,所论模型的 Hamll-tonian 量仅仅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明显构造了量子群 SUq(2) 生成元的一类更为普遍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利用修正的自旋波理论研究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自旋为1/2的铁磁海森堡模型.通过自洽方法,得到次近邻相互作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时,体系比热的最大值及其对应位置分别是温度的指数和线性函数关系.当比热取最大值时,磁化率、内能及自由能均为次近邻相互作用的递减线性函数.而熵是次近邻相互作用的递减指数函数.在不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时,其结果与Bethe Ansatz精确解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玻色产生、湮灭算符实现了SUq(1,1)代数,并找到了SUq(1,1)代数的生成元的本征态,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本征态是相干态.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具有量子群Heisenberg自旋链XXZ模型。对有限链,Bethe Ansatz方程极复杂,注意到体系的量子群对称性,利用q-畸变Young算子,可将此哈密顿体系约化为一组耦合的线性代数方程,可明显解出。当q为单位根时,某些能级发生简并,存在零模,利用特殊边界条件及适当的极限过程可小心去掉零因子归一,组成可约但不可分解表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玻色产生、湮灭算符实现了SUq(1,1)代数,并找到了SUq(1,1)代数的生成元的本征态。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本征态是相干态。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 ,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本文目的是进一步探讨布洛赫解的近似程度以作为前一文[吴式枢,1955;这文以下将简称为(I)]的一个补充.我们将和(I)一样只具体地讨论一度晶体、r=2的情形,所采用的办法就是借助倍特所得严格解对布洛赫解作一个细仔分析.这工作倍特(Bethe,1933)曾做过一个很粗略的考虑;倍特认为,当k~+=2πK~+/N<π/10时,布洛赫解是足够准确的.本文里我们相当详细地讨论了倍特所引入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催化作用下反应物聚集-消灭过程的数量动态变化模型,列出了系统物种(集团)演化的反应速率方程,并利用Ansatz假设得出其对应解的形式.结果表明,除了催化集团浓度的v阶矩复杂多变外,反应集团解的形式也满足某种标度律:当v≥0时,反应集团的消灭速率大于聚集速率,其质量减少;当v<0时,反应集团的消灭速率减弱,甚至小于本身聚集速率,其质量变大.  相似文献   

11.
Anderson localization of non-interact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with spin-orbit interactions and in a magnetic field is studied.There are strong numerical evidences that symmetry and dimensionality alone are not enough to classify the metal-to-insulator transition(MIT)for conventionally called symplectic class.By numerically studying the MIT of 2DEG on a square lattice with Rashba,Dresselhaus,or SU(2)spin-orbit interactions(SOI)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利用的结果,其中超色群为半单李群SU(3)_(HC)×SU(3)_(HC),超味群SU(n)_(Hf)中的n可为任何自然数。我们以SU(6)_(Hf)作为超味群,在大统一标度下把SU(n)_(Hf)分解为SU(3)_(TC)×SU(3)_C,因此出现色和Texnicolor,我们以此为Rishon和TexniRishon建立模型,并为复合夸克和Texni夸克建立模型。我们用此复合模型分析了SU(2)_L×SU(2)_R×U(1)_(B-L)→U(1)_Y以及SU(2)_L×U(1)_Y→U(1)_(em)动力学对称性破缺,并分析了色轻子8重态、Texnicolor轻子8重态等偏外态。  相似文献   

14.
<正> 当描述系统的拉氏量L在某种变换之下具有不变性时,我们就说L具有对称性。规范对称性,顾名思义,就是L在规范变换下的不变性。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粒子物理学中,规范对称性占居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人们研究基本粒子理论的一种极好的思想方法和强有力的工具,为统一各种相互作用提供了普遍的理论框架。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用规范对称性的观点分析讨论弱电统一理论。将会看到,以规范对称性为主导思想的理论具有简洁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SU(3)×SO(5)手征三前子复合模型,应用′t Hooft反常机制条件得到了三代普通夸克和轻子,而且无例外粒子。模型中规范色—味子群SU(3)_C×SU(2)_L×U(1)_Y在前子层次具有渐近自由性质,同时整体手征对称群SU(15)×SU(3)不破缺,因此现实中有兴趣的物理标度∧_(CF)<∧_(MC)《∧_(GUT)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一种来源于单胶子交换,另一种来源于矢量介子交换.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了E^*-Ω相互作用,对可能形成(E^*-Ω)ST=01/2束缚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模型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手征场相互作用及夸克交换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单胶子交换和矢量介子交换机制不同,但在这两个模型中此系统都会形成深束缚态.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σ手征场提供的强吸引相互作用,二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对称性,使夸克交换效应有利于深束缚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在gc→O,α→O时Rishon模型的’tHooft反常方程。在保持原模型构造复合层次SU(2)_L。X SU(2)_R方案的条件下,凝聚态 T_LT_L~CV_LV_L~C将自发破缺手征对群G_F=SU(6)_L×SU(6)_R×U(1)到SU(3)_L×SU(3)_R×U(1)_R ×U(1)_(B-L)×U(1)_Y。应用费米原理到Rishon层次,并写出由三个Rishon组成的超色单态复合费米子满足的反常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方程存在与超味N无关的解:对应一代轻的夸克轻子以及色exotic分数电荷粒子。  相似文献   

18.
原子核壳模型中,在特定的限制条件下,利用代数上的BAE求解出配对Hamiltonian的本征能量和本征方程,并发现了在少于半满壳和超过半满壳之间的态有对称现象.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利用超几何微分方程十分有效地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SU(8)亚夸克大统一模型。模型中,弱作用来源于将亚夸克束缚成夸克和轻子的禁闭规范群,而且它具有左右对称性。所有的夸克和轻子都是复合费米子,它们是亚夸克的束缚态和SU(2)_LXSU(2)_R的二重态。模型满足tHooft相容性条件,给出了四代通常的夸克和轻子。  相似文献   

20.
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分析了轨道空间处在(OS)^6的六夸克态能量。结果表明手征SU(3)场可以对某些奇异数高的态提供较强的吸引作用,有可能易于形成窄宽度的六夸克集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