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韩东娥  张婷 《太原科技》2011,(10):47-50
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员工,其中,技术人才作为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灵魂和实质.深入研究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优化其发展环境的重点,对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太原市中小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人才事业平台搭建不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为此.应转变企业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观念、将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技术人才搭建起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优化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企业的第一重要资源,国内外企业人才竞争加剧,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注重人才培训、加强人才激励、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化的本质是人本管理理论,是一种经济化。企业化在人才管理上具有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用人与留人环境、激励员工和实现人才可持续性供应等功能。有效发挥企业化的人才管理功能必须重视创建优秀的企业化,重视企业化的对外、对内传播。  相似文献   

4.
王建生 《太原科技》2007,162(7):28-29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提出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为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邓文洲 《科技信息》2011,(34):97-98
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留住人才,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留住人才的策略很多,主要有薪酬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等。而在开放式的人才市场环境下,培训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培训之所以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并能成为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因为通过培训,使人才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能满足人才在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提高职业安全感、增强工作胜任能力以及取得丰厚薪酬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企业要发挥培训在留住人才方面的有效作用,必须根据人才对培训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6.
侯建国 《科技信息》2012,(36):I0059-I0060
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新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留住人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薪酬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等。而在开放式的人才市场环境下,培训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培训之所以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并能成为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因为通过培训,使人才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能满足人才在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提高职业安全感、增强工作胜任能力以及取得丰厚薪酬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企业要发挥培训在留住人才方面的有效作用,必须根据人才对培训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聚集在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开发使用上。人力资源成为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力量,人力资源管理从日常性的职能管理上升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尤其是人才的竞争,是关系到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大事。只有把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与培养和造就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战略重点,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应对我国入世后的挑战,实现在新形势下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发挥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的根本保证。因此,建立以人才为本的激励机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角度,阐述了建立以人才为本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建立激励机制的八个创新,简要列举了实行激励机制在湖北省化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了激励机制给企业带来的活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营造一个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营造创新人才环境,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人才短缺、队伍不稳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论述了人才队伍建设对科技型企业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措施。从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炫 《太原科技》2008,(3):47-48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从事业留人、企业文化留人、职业生涯管理留人等方面介绍了如何留住人才,同时提出了应该转变观念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但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人才瓶颈的具体表现,并从政府、教育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人才瓶颈的对策,以期为解决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杰 《科技资讯》2011,(21):176-176
时代变迁、竞争激烈,人才就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且倍受重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管理者的事业成功与否,说到底是人才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府工作报告时:"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人是企业的主体。很多企业从员工招聘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增强职工的竞争力不断为员工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但是,好多企业的员工频频跳槽,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可能使企业的正常运营瘫痪。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柴灏 《科技资讯》2009,(9):151-151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核心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在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企业人才管理是指把企业员工作为企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个整体来分析和规划,使其潜能得到发挥的全部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孙林育 《甘肃科技》2004,20(2):32-33,43
人才资源匮乏,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防止人才流失,留住人才,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发展企业人才效益,振兴企业发展,是煤炭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重视人才资源,抓好人才资源的引进、培育、开发和合理利用,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贵州稳定和引进人才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贵州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除了稳定贵州知识分子队伍 ,留住现有的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外 ,还要采取新的举措 ,有一些新招 ,吸引急需的人才。为此 ,应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二是处理好稳定、培养和使用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 ;三是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 ,认真解决好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 ,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人才引进中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要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人才引进质量;要转变观念,营造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优良环境;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要引进人才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与创新团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原始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WTO以后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基于企业原始创新竞争压力。为应对这一压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向以原始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转变。为实现这一战略转变,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关键。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应由原始技术创新的策划人才、创新源选择人才、创新研发人才、创新产业化人才与创新支持人才组成。在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的管理中应该抓住核心人物建设、创新队伍的合理组合、一致的行动纲领建立、团队的协调和持续激励。此外.还需要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营造合适的环境,使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活动能够获取更多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