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尿素/铵根溶液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氨/尿素溶液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存在脱硝效率不高的问题,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中采用不同的吸收剂和添加剂,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并对吸收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pH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在尿素/铵根溶液脱硫脱硝过程中,溶于液相中的氧对NO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而NO气相氧化是脱硝的主要作用机制;O2的存在是添加剂起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SO2的存在对NO的吸收起到了协同促效作用.实验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添加剂对脱硫脱硝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不同,醇胺类添加剂具有缓冲和催化作用,且混合醇胺的效果更好,而高锰酸钾作添加剂时,脱硫和脱硝过程是相互竞争的.实验中尿素溶液的脱硝效率最高,而单一氨水溶液的脱硝效率最低;尿素能抑制亚硝酸分解生成NO,碳酸氢铵的加入使得吸收液的pH值下降明显,不利于氮氧化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超量添加或不法添加都会对食用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常见添加剂的方法,以期为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原油为原料 ,分别选用芳烃浓缩油、表面活性剂和自行开发的新型活化剂作添加剂 ,通过简易蒸馏考察了 3种类型添加剂在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蒸馏温度时的强化蒸馏效果。新开发的这种活化剂易与原油或渣油组分产生强化学作用力。对添加新型活化剂进行的实沸点蒸馏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剂类型和添加量以及蒸馏温度是影响原油蒸馏强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中新型活化剂R1的强化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原油蒸馏的强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原油为原料,分别选用芳烃浓缩油,表面活性剂和自行开发的新型活化剂作添加剂,通过简易蒸馏考察了3种类型添加剂在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蒸馏。温度时的强化蒸馏效果,新开发的这种活化剂易与原油或渣油组分产生强化学作用力,对添加新型活化剂进行的实沸点蒸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类型和添加量以及蒸馏温度是影响原油蒸馏强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新型活化剂R1的强化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选取二乙醇胺溶液作为化学吸收液吸收酸性气体CO2,通过建立气液两相强化吸收装置,考察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浓度、气相搅拌强化和液相搅拌强化等条件对气液两相间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收液温度60℃,吸收液二乙醇胺溶液浓度1.2 mol/L,气相转速200 r/min,液相转速300 r/min时,传质系数为0.021kmol/(s·m2·MPa),具有较高的CO2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钒钛磁铁精矿中添加还原煤粉和少量添加剂,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添加剂等因素对钒钛磁铁精矿金属化率的影响,并对添加剂强化还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碳铁摩尔比及添加剂对金属化率的影响较大.在还原温度1200℃、还原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未添加添加剂时金属化率最高可达84.5%;添加质量分数3.0%Na2CO3或CaF2的条件下,钒钛磁铁精矿的金属化率可以分别达到96.5%和93.3%.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并流降膜塔内稀CO2 在MEA 水溶液中吸收的传递规律和参数- 实验中气、液相连续流动, 吸收液不添加表面活性剂- 经实验得到主要传质参数及气相传质系数的无因次式- 在基于双膜理论的数学模型中引入新增强因子α, 以表征气、液相流动接触或和液膜内的反应对吸收液侧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α值约为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界面活性剂在溴化锂吸收机组中对吸收过程的强化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303 K时的水、质量分数为60%的溴化锂水溶液以及分别添加不同量的乙醇、正辛醇(1-octanol)、仲辛醇(2-octanol)、异辛醇(2-ethyl-1hexanol)的水或溴化锂水溶液的汽液界面,并且分别对其密度分布、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计算分别添加上述醇类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汽液界面张力,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模拟结果显示:正辛醇、仲辛醇、异辛醇分子吸附在汽液界面并在界面处呈优势取向,即疏水烃基指向气相,亲水羟基指向液相;醇分子的亲水基尽可能多地趋向水分子,二者在界面处以氢键相互作用;醇分子的添加量为某一特定范围时,醇分子的烃基链在界面处产生较大摆动.  相似文献   

9.
研究尿素、添加剂的吸收剂溶液对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尿素消耗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尿素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即为零级反应方程;无添加剂的尿素溶液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0.857 1 mmol·L-1 ·min-1,而加入乙二胺和磷酸铵添加剂的尿素溶液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1.945 mmol·L-1 ·min-1和1.152 1 mmol·L-1 ·min-1.此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大于烟气单独脱硫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烟气单独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之和.这说明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各反应有协同促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化学添加剂通过加入食品中已经全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化学添加剂的违规使用和大剂量滥用,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于这些化学添加剂的危害和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添加于食品中的多种化学添加剂,从毒理作用和检测方法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复合添加剂对磷酸镁骨粘结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化液中添加剂对磷酸镁骨粘结剂(MPC)抗水性能的影响,对其抗水机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固化液中引入复合添加剂对MPC固化体在体液环境中的稳定性有明显改进,与固化液中纤维素的浓度相比,硅溶胶的浓度对固化体的质量损失和早期抗压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体系的产物组成及结晶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臭氧在鼓泡塔中吸收与反应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鼓泡塔中伴随有溶解臭氧自分解以及臭氧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二级臭氧化反应的臭氧吸收传质过程,介绍了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等参数的求解方法.在鼓泡塔中当T=298K时进行了臭氧在对硝基苯胺溶液中的吸收实验,然后运用全混流模型,建立了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采用Matlab软件中的ODE程序求解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和增强因子的联立方程,模拟了吸收过程中臭氧和对硝基苯胺浓度的变化,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短的鼓泡塔中,应用全混流模型来描述气相和液相的流体状态是可行的,在80%的对硝基苯胺降解之前,模拟值和实验值能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性能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对文献中及作者试验过的37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效果作了拟合评价,结果表明,有33种添加剂的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89.2%.此外,还对油酸钠和聚乙烯醇两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能力作了预测,结果也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Renewable energy or low grade energy utilizations need high performance of phase change heat exchangers. Suspending micromembrane cylinder in tube(called modulated heat transfer tube) increases the void fractions or vapor qualities near the tube wall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heat transfer. The R123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with horizontal posi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for the bare tube and modulated heat transfer tube were tested case by case.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ulated heat transfer tube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with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actors(EF)covering the range of 1.118–2.124.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PEC) had the range of0.71–1.66, with most of runs behaving PEC larger than 1.0.For the two-phase outlet conditions, the EF values a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the vapor mass fluxes, Gxin,where G is the mass flux and xinis the inlet vapor mass quality. The EF values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Gxinfor the subcooled liquid outlet cases.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are analyzed with the observed images together with the discussion of pressure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5种在工业上行之有效的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粘性液体的传热强化;新型壳程折流板;花瓣形翅片管强化冷凝;T-形翅片管强化沸腾传热;错齿圆翅片管强化苯酐凝华过程.同时,对以上5种技术的研究思路及工业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微观孔喉尺度细小,在生产及压裂过程中极易产生水锁伤害。为开展致密储层防水锁作用机理研究,本文将常规岩心自吸实验、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级孔喉中的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流体表面张力下降,接触角增大,自吸速率变慢,渗透率有一定程度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核磁共振T2谱从微观角度评价缓慢自吸阶段液体在不同孔喉尺度范围内的液相水锁滞留现象,其中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在自吸20h时在较小孔喉处自吸液相平均占比为38.61%,整体孔喉平均液相占比为35.79%。而在未加入防水锁试剂的样品中在自吸20h时在较小孔喉处液相占比为67.48%,整体孔喉占比为54.52%;通过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得出,加入防水锁剂后渗透率恢复程度在15.38%~20.19%,整体液相滞留占比平均下降幅度在10.73%。研究发现防水锁剂有效地降低了较小孔候处液相滞留占比,降低流体表面张力以及增大岩心疏水性能,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降低水锁伤害程度、提高返排效率,为实现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降膜吸收试验系统 ,研究了在不同的溶液降膜流动雷诺数 Re下 ,无活性介质和加有3× 1 0 -5质量浓度 2 -乙基己醇的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强化过程 .结果表明 ,上述两种情况下 ,降膜吸收随 Re的增加 ,溶液侧平均换热系数和吸收传质系数均增大 ;且在 Re<80下 ,加有 2 -乙基己醇的吸收效果比无活性介质的吸收有明显的增强 ,随 Re进一步增加 ,强化效果逐渐变得不明显 .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技术 ,观察了流动液膜吸收过程中膜内溶液温度和质量分数变化引起的干涉条纹变化以及液膜流动的表面状况 .观察到 ,加有活性介质吸收中引起的干涉条纹较无活性介质的分布密 ,条纹要细 ,且液膜表面还出现不规则扰动 .这种扰动是由加入活性介质后吸收中溶液表面张力变化所引起的界面湍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纯CO2-去离子水为实验体系,在板式膜器中研究了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吸收剂搅拌与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剂静止时,孔隙率对传质效果影响很小。当吸收剂处于搅拌状态时,传质得到强化,但由于膜壁面处溶质浓度分布情况不同使得传质效果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为改变近膜壁面处溶质浓度的分布情况,利用固体粒子将动量引入液相边界层内,使膜壁面处溶质浓度分布趋于均匀。固相粒子的加入减小了不同孔隙率膜之间的传质效果差异,同时还强化了传质,传质效果提高40%以上,且孔隙率越小强化效果越大。此外,随固含率的增加,强化效果增强,固含率的继续增大,强化效果的增强变得平缓。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强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