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茜  王文红 《科技信息》2013,(6):102-102,104
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重点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一套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行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改革高校考试内容、方式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 ,理应担负起此项重任。目前 ,全省各高校只有从自身改革入手 ,主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课程体系和创新考试制度等方面展开工作 ,才能在短期内满足振兴吉林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制度及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案例分析,希望借鉴美国制度中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部分,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使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朱向福 《科技信息》2010,(30):I0213-I0213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提出了为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尤为必要,然后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阐述了考试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理应担负起此项重任。目前,全省各高校只有从自身改革人手,主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课程体系和创新考试制度等方面展开工作,才能在短期内满足振兴吉林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徐永辉 《科技资讯》2010,(34):146-147
新中国建至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建国初单一的专业化到今天的多样化培养,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类型、规格的多元化发展。经过60年的不断调整,高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渐趋合理和完善,有力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质量保障、考试管理现代化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浅议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梦秋  郑玮华 《科技资讯》2009,(8):199-199,201
课程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现行课程考试存在着观念滞后、形式单一、内容局限、评价方法欠科学、考试模式不合理等弊端,考试改革势在必行。高校考试改革必须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相一致,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考试制度,从单一的封闭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式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构建我国高校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高校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表明,构建我国高校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须重塑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过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鞍山科技大学的教改实践.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大学课程考试制度不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弊端,提出了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深化大学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类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电子类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需要具有创新力、富有活力的新型人才。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发展,尤其电子类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更强调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于欣 《科技信息》2009,(28):12-12
本文立足于信息化环境,探索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如何在信息化的大潮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考试制度存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实现从单一封闭的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的考核模式改变的新观点。该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策略、课程考核方法体系的构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李宁 《科技咨询导报》2014,(17):128-128
我国高校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当前,国内高校已经进入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科学地树立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该文中,笔者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科学地树立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谢沐 《科技信息》2009,(21):I0090-I0090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资格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由此带来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衔接矛盾又一次凸显出来。地方高校只有创新发展思路,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将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人才作为改革的方向,对相应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促进考试制度的变革.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尽快实现培养目标的转移,为地方高校评估后的下一步发展争得先机,提供专业教育改革路径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伟泷 《科技资讯》2009,(33):142-143
学生制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改革对考试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考试制度与学分制不适应的主要表现,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学分制的特征,就如何建立适合学分制条件下的新型课程考试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莉鹏 《科技资讯》2011,(31):208-208
电气类专业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综合要求。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对电气类专业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静宇  计宏 《科技信息》2010,(26):67-6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高校经常谈及的问题,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在研究、探讨这一课题。但是,时至今日,都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