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吸气浮选机中的流体流动状况是影响吸气浮选机除油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四级吸气浮选机模拟装置上,用定笥观测和定量测定手段研究了浮机的流体流动状况,并选择合适的流模型对浮选机中的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模拟装置上对吸入式气浮净化机的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形式转子的工作性能、全风压与吸气量的关系、气泡大小、浮选室中流体动力学特性及液体在浮选机中的停留时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六叶转子优于八叶和四叶转子,全风压与吸气量具有定量关系,转速及气量对气泡大小没有明显影响,浮选定中存在气体通道、液体循环通道、两相混合区、浮选区、泡沫区等几个区域,液体在浮选机中的流动可用停滞区和多釜串联组合流动模型予以表征。  相似文献   

3.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充气搅拌装置内流体运动复杂,直接影响浮选机的设计及实际生产过程.研究其流动规律及损失可提高分选效果.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流场状态及能量损失的组成,利用测试手段在6 m3浮选机内进行阻力测试,得知充气搅拌装置内能量包括循环泵加压循环量所提供的能量,吸入气体得到的能量,损失包括两种流体混合时能量损...  相似文献   

4.
多相流体流动在石油工业中普遍存在,多相流检测技术须用于解决石油工业中多相流体流动问题。近几年来石油工业中多相流检测技术在快速发展,为解决多相流体流动问题带来了希望。石油工业中多相流体检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压降,空隙率,速度,流量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石油工业中多相检测技术有较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深井条件下超高压射流钻头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eliable k-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钻头体附近和环空返流区内流体表现为螺旋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电磁场来驱动环形凹槽中的特殊流体--水银流动,从而获得一个理想的层流流态,用附影法对水银流体在凹槽中的间垂直放置的小圆棒后产紊乱进行显像,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分析了紊乱整体形态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钢包长水口形状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中间包液位时使用喇叭形长水口和直通形长水口对单流板坯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喇叭形长水口后的RTD曲线峰值较低,波动较小,流场较稳定,而且不存在短路流;使用喇叭形长水口后更有利于延长流体在中间包内的开始响应时间、平均停留时间和活塞流平均停留时间;中间包内的死区体积较小,活塞流体积较大,而且活塞流与死区体积的比值也更大.因此,在中间包液位上升时,使用喇叭形长水口后包内的流动模式组成更合理,这更有利于保证中间包内钢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添加剂对垂直铜管内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实验介质为水,所用的添加剂为分子量256万的聚丙烯酰胺胶乳(PAM)及十八烷胺(ODA).测定了添加剂溶液流动沸腾两相流压降,并且用Martinelli分离流模型回归了不同添加剂浓度下的液相摩擦因子f1与液相雷诺券Ret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的模型方程计算两相流压降,与实验值比较其相对误差为15%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热通量和一定浓度范围内,加入少量添加剂PAM可改善流体的流动,减少流动沸腾的阻力,提高单位压降的沸腾传热系数;但ODA无明显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相流体流动在石油工业中普遍存在,多相流检测技术须用于解决石油工业中多相流体流动问题。近几年来石油工业中多相流检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为解决多相流体流动问题带来了希望。石油工业中多相流体检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压降、空隙率、速度、流量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石油工业中多相流检测技术有较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Reliablek -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 ,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 ,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钻头体附近和环空返流区内流体表现为螺旋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卧管型多管旋风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温、高效除尘设备.本文根据相似理论原理.设计了与卧管型多管旋风分离器进气室相似的实验模型.在入口总气量1580Nm~3/h下,用热线风速仪对模型中旋风管入口附近区域的流场进行了重点测试,总结出模型中旋风管入口附近的三维气流速度分布规律.并将其气流速度分布计算式无因次化.此流场分布规律可推广应用到与实验模型相似的装置上,为卧管型多管分离器进气室惯性分离模型的建立及其进气室的改进提出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流体颗粒模型对容积为20 L的KYF浮选机内液-固两相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机内流场呈上下两循环分布,混合、上升区流速高于分离区;在混合及上升区,颗粒运动速度与其粒度呈反比关系,在分离区则呈正比关系;定子、转子表面高压区均位于叶片迎风面,其表面绝对压力与搅拌强度呈正比关系;搅拌强度增加,混合、上升区的矿物颗粒体积分数降低,分离区体积分数增加;混合、上升区固相体积分数与其粒径呈正比关系,分离区呈反比关系;转子转速为600r/min的搅拌强度更有利于提高该浮选机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低强度旋流气浮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强度旋流气浮技术是基于弱离心力场的非常规气浮技术,利用离心力强化油滴与气泡的碰撞、黏附,可提高浮选效率。为了优化低强度旋流气浮的浮选性能,研究旋流强度、含油量、回流比和气泡注入方式(顺流、逆流)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场处于低雷诺数湍流运动时,气泡与油滴能高效地完成碰撞、黏附、浮升,同时可避免湍流对气泡-油滴聚合体稳定性的破坏;低强度旋流浮选时,气浮筒对水力波动的适用能力强,且能有效地处理低含油量污水;气浮筒在顺流或逆流时具有不同的最优浮选区间,当入口旋流强度为17.0 g(顺流)或13.0 g(逆流)时,浮选效果最佳,当含油量为500 mg/L,回流比为20%~35%(顺流)或30%~35%(逆流)时,除油效率不低于75%。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模拟装置上对吸入式气浮净化机的脱油浮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转子转速、气量、油滴粒径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吸入式气浮净化机的脱油浮选动力学可用动力学方程式描述,浮选速率常数随油滴粒径、气量的增加而增大,极限油浓度与油水的性质、油滴粒径、转子转速、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精密多腔注塑模CAD/CAE/CAM系统集成了注塑模图形输入、结构设计、流道设计、流动及冷却分析软件和数控加工软件,功能全面、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彩电、仪表行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量特性的调节阀阀芯曲线智能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川公司选矿厂2006年大型浮选设备工业实验中,为保证矿浆液面自动控制系统液位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符合现场复杂情况,具有线性流量特性调节阀阀芯曲线的智能拟合方法。在基于过程补余量算法中,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用不同形状的调节阀阀芯曲线改变调节阀的原有流量特性,从对控制的稳定性、控制响应的时效性等因素考虑后,确定了这种阀芯的最佳拟合曲线,经现场实际使用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逆编译系统中程序控制流程分析CFA(Control Flow Analysis)的方法。该方法在将机器语言程序抽象为控制流图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归约,从而产生用高级语言语句表示的功能等价的程序控制流程。因采用与机器语言无关的抽象流图表示,该方法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静态浮选是1985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浮选新设备和新工艺。其特点是高效、节能并简化选矿流程。本文综合评述了矿物工程研究室五年多来在静态浮选研究中——特别是对贫赤铁矿石、硫化铜矿石以及静态浮选塔内流态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提出总结性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Nanobubble flot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fine mineral particle separa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nanobubbles, including their size, concentration, surface zeta potential, and stabil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anobubble flotation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bulk nanobubble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e.g., surfactant(frother) dosage, air flow, air pressure, liquid flow rate, and solution pH value) on their size distribution and zeta potential, as measured using a nanoparticle analyz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nobubble siz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value,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and cavitation-tube liquid flow rate bu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ir pressure and increasing air flow r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negative surface charge of the nanobubbl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H value, and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zeta potential of the nanobubbles and their size.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avitation tube also strongly aff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bubbl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offer certain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the nanobubble flot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