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做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讲活明确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这一论断非常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走弯路,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旋律。要认识它、重视它、研究它以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本文谈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真理标准讨论的关系。指出这一理论是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论述的教条式理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外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左”和“右”、特别是“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妥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经济制度创新问题,着重论述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哲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5):98-101
江泽民在“5.31”讲话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该表述第一次把“政治”与“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连接在一起作为完整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成果;指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归全体人民享有;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务实性: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实现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出发点和归宿,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下决心深化改革,尽快渡过两种体制并存的难关;促进发展,从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协调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明确指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近年来,全党、全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就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一、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紧迫性由于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东、西部差距,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  相似文献   

6.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但要实现人民的物质富足,也要实现人民的精神富有。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前提条件。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既可能以个体的精神面貌呈现,也可能表现为社会的文明状态,甚至还表现为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系。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在路径上可以有人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那么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力,以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因此,“中国梦”与“五位一体”之间属于总任务与总布局的关系。除此之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以下两种:从横向看,它们是外延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从纵向看,它们是目标追求与路径实现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民幸福、国家强盛和世界发展来说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四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党中央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一、西藏自学教育发展情况及社会助学现状西藏自治区在大力发展“人才工程”的同时,早在八十年代初便成立了自学考试委员会,先后举办了干部自修大学、函大辅导站、函授大学拉萨分校等教育组织,为西藏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人材。在西藏自治区自考委员会的审批下,西藏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于一九九七年十月正式成立。在深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社会是军的征途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征程的接续奋斗,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追求取代了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突破了西方“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庆科技》2004,(4):18-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光辉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其民族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的篇章是其宝库中最璀灿的瑰宝之一。中华民族史,也就是一部宏伟的爱国主义史诗。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国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打破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镇和挑衅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安徽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切实解决“三农”中实际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展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王正威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关系》中指出:“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这为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这十七年来,国有企业试行了政企分开、厂长负责制、承包...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党在新世纪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领会“三个代表”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王相如 《科技信息》2007,(22):286-2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又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勇气,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从理论思维逻辑上看,经历了从“什么是理想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理想社会主义”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再到“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三次重大转变。研究这三次重大理论思维转变的逻辑,对于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韦柳 《科技信息》2012,(20):104-1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纳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要求全国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扎实稳步的加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科技事业,改革科技体制,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论述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感触最深。他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把人才问题看成事业发展的根本。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国庆讲话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邓选)第三卷第70页)在谈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时,他又指出:“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历史的时期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将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1、由“限制”到“补充”的飞跃 由于理论、经验的限制和“左”的思想束缚,长期以来,我们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商品与市场则是同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认为哪里有商品经济,哪里就会滋长资本主义.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政策。这种限制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消除城乡之间的买卖关系和割除“资本主义尾巴”——农民自留地的荒谬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