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仅有20多万人口的荒漠小镇,如今一座现代化都市拔地而起:中央广场的巴伊杰列克塔、总统府、议会大楼、独立宫等标志性建筑先后落成,人口已经达到近百万。这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哈萨克语意为"白色坟墓",历史上曾是一座军事要塞。18世纪,来往于欧亚大陆之间  相似文献   

2.
技术思想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技术哲学领域。不过,由于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技术一直处于思想史的边缘地位。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受到哲学的关注,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技术哲学学科。然而,技术思想却历史地存在着,它揭示了生活世界并具有哲学性质。因此,研究技术思想史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研究技术思想史,可以从技术思想史和技术哲学思想史两条线索着手,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围绕这两条脉络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位共和党人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走马上任之际,南方南卡罗莱纳、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佐治亚和佛罗里达七个州已经脱离联邦。4月份林肯派船为桑特尔要塞送给养。南卡罗莱纳州不允许联邦政府在它的土地上维持一处军事要塞。因此,作为一种抵抗行动,南方人开了桑特尔要塞战的第一枪。尽管没有死伤,但林肯声言有人造反,召集  相似文献   

4.
走下300多级台阶,直到黑暗的地下,到达维利奇卡盐矿的“大门”。 维利奇卡盐矿是波兰古老的地下奇观,也是人类从中世纪开始创造的地下文明。自1044年偶然发现有盐开始,这里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开采,至今仍未完全停工。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坏血病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更是众多海员、探险家的噩梦.直到18世纪,海军军医才发现这种号称"海上凶神"的疾病和饮食有关,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它的防治办法. 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坏血病会成为剥夺海员生命的恶魔?他们在海上的饮食究竟如何?在首次环球航行500周年之际,笔者将以著名的麦哲伦之旅为例,谈谈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者的饮食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极少数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在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但这种认识直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以后,才被人们重视。由此,中国开始了一场持续近30年的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算命"的方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便可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也引起各方争议与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疗法是否管用?端粒与寿命的关系这项商业端粒检测方法的发明者,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思想家承继了古典世界对机械技艺的知识怀疑,仅将其作为手工技艺的一种,直到十二世纪圣维克多的于格将机械技艺具体规定为七种,并赋予其在哲学、宗教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涵,使其获得知识和宗教上的认可。基尔沃比总结了欧洲中世纪机械技艺思想的发展状况,并在于格的机械技艺思想基础上用亚里士多德、阿拉伯自然哲学和数学上的概念取代了对其宗教上的认可。机械技艺含义在中世纪欧洲的演变不仅反映出当时思想家关于知识的本质和内容等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助于理解技术融入西方世界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包含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军事科学家说,在过去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埋头于不断寻找蒙蔽敌人眼睛的新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略家们给军事装备盖上网状物并涂上深色油漆.直到如今,研究人员还一直在通过各种试验,使用可以掩盖士兵身体热特征的织物来骗过热成像技术.但新近的尖端隐蔽术则把重点放在了揭开变色乌贼的身体奥秘上.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俄斐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都未能如愿。直到1871年,随着一个叫卡尔·莫克的德国人的到来,非洲黄金之城的秘密才渐渐被揭开。大约公元10世纪时,盛产黄金和宝石的俄斐就与东南非洲开始交往。那时,在东南非洲海岸的港口从事贸易的阿拉伯人开始购买黄金。到了16世纪,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远征军入侵印度洋地区,占领了非洲海岸  相似文献   

12.
对"自然哲学"事业的共同认知,构成了19世纪之前西方学术群体从事与自然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在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经历了一场近代转型。17世纪英国学术共同体在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权威的质疑中,逐步确立新的实验哲学的坚实基础,自然哲学家不再局限于不考虑现实状况的纯粹思辨,开始通过实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及背后的规律展开观察和解释。伦敦皇家学会的诞生,正是这种转型过程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在数十年发展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逻辑的"博弈化"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形成的新颖概念。它是直到目前已有的四种逻辑博弈即语义博弈、模型比较、模型建构和论证与对话博弈的核心概念。文章通过考察范本特姆给出的这四种博弈,从哲学上分析逻辑的"博弈化",给出逻辑的"博弈化"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分析逻辑的"博弈化",发现其有以下主要性质:首先,它是与博弈逻辑相反的概念,这使得它模糊了逻辑和博弈的界限,引发了对逻辑的哲学思考;其次,它具有博弈的基本特征,由此它也引发了对博弈的哲学思考;此外,它是围绕语义模型去探讨的,由此还引发了关于"真"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军事工业犹如巨大的创意孵化器,成千上万能工巧匠为了克敌制胜绞尽脑汁。当然,受资源、技术乃至政治因素限制,并非所有异想天开的创意都可以转化为冲锋陷阵的武器,其中相当一部分因为过于超前,而只能躺在故纸堆或博物馆中供后人怀念。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日前载文,点评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功败垂成"的十种奇特武器。这些装备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曾被实际制造出来,却在关键时刻被军方挡在了门外。飞行平台  相似文献   

15.
范文澜:“汉武帝以农民‘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就军事、文化的极盛.”顾颉刚指出:“儒家统一实是中国文化衰老颓废的征验”.文化极盛是表象;“文化衰颓”的开始是其实质. 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恢复,一个大帝国重新崛起,及至汉武帝即位,已足够牛气,可以向长期挑衅的匈奴大喝一声“不”.与此同时,文化安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史学家范文澜指出:“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了‘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技术发展自主论不考虑社会因素,社会建构论却又忽视了社会因素中的结构性力量。考察权力对技术的影响是试图突破两者局限的理论新视角,而军事技术的特殊性使得军事技术远比一般技术更容易受社会制度、国家权力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文章从概念上分析了"权力"与"国家干预"、"自由"的关系,论证了"国家干预"与"自由"何以可以作为权力影响军事技术的表现,以及为何要存在"国家干预"与"自由"两极。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1,(9):16-17
话说45亿年前的太古年代,如今被"锁定"在太阳系各行星中的原子,包括构成你我生命的原子,只是游弋于一大团圆盘状的宇宙尘埃、气体之中.这种被称为"星云"的星际云绕着我们幼年的太阳缓缓而行,犹如一个巨大的唱盘徐徐旋转,直到混沌初开的那一刻:星云开始聚集,继而"石化"成团,直到几百万的前,引力使星云形成了一个个行星,包括孕育了我们人类的地球.但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逐渐进化而成的人类智慧仍无法解释宇宙尘埃"石化"的成因,而"混沌初开"这一刻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这正是科学意义上的开辟鸿蒙,也是我们人类"创世纪"故事的开始.可我们能够利用的证据偏偏又是支离破碎的:我们仅有若干珍稀的陨石,即那些不小心闯入地球运行轨道、从天而降的一些远古时代小行星的残骸;而在无意间入侵地球之前,这些小行星自太阻系"石化"之初便一直漂浮在太空中.  相似文献   

18.
罗吉尔·培根是13世纪英国杰出的学者,其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大著作》,其中《数学》部分集中体现了他的数学思想及其实践。培根的数学思想是中世纪盛期拉丁西方学界广泛吸收古典与阿拉伯科学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创新性思想。培根深深认识到了数学作为其他学科"门与钥匙"的作用和确定性,并将其数学思想付诸实践,包括论证"地球说"、计算地球赤道周长、修正历法、推导出开普勒第一定律。培根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中世纪盛期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方向,也预示着近代西方科学和思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13):16-19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1949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他们先后采访了44位科学家. 这些采访形成的105盘磁带由于种种原因被尘封了20年.2013年,收录了31位科学家口述的《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访谈录》出版.当年采访的这些科学家如今在世的不到10位.打开这些科学家的尘封往事,也就打开了他们每个个体的独特故事,更打开了那个时代下新中国科学的一段独特历程……  相似文献   

20.
沈忱 《科学大观园》2011,(11):40-41
最近,德国与以色列等国签署协议,同意公开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及其他事件的档案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政府宣布,"二战军事史上最大的谜"——隐身深海半个多世纪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今年被波兰潜水员发现。航母下水时希特勒兴奋异常二战期间,几个主要交战国都拥有航空母舰,但纳粹德国唯一的航母"齐柏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