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成功地塑造了四位鲜活的女性角色。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文中处于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社会“双重边缘”的美籍华裔女性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展现了她们从沉默到抵抗再到对话的独特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代表作《喜福会》中,描写了解放前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艰难经历,关注他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由冲突最终走向相互理解的过程。母亲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女儿们从无知到成熟一步步成长,这给我们从"成长理论"视角解读该作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璧莲三位女性作家尤为引人注目.三位女作家及其主要作品的主题和创作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由叛逆到认同并最终趋于淡化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喜福会》中美国华裔女儿的灵魂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塑造的第二代华裔女儿,有着比母亲一代更为复杂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危机,她们排斥祖先文化却又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处于文化夹缝状态的女儿们与代表中国文化的母亲从冲突、对抗到最后理解、调和的漫长过程就是她们在文化和种族身份定位中,从迷茫到成熟的过程。二元对立是确立华裔移民女性自我身份的最大障碍,华裔身份的危机是可以通过异质文化间相互沟通、兼容共存来消除的。  相似文献   

5.
戴茗柯 《科技信息》2009,(11):104-104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以华裔背景为依托,以女性为主题,描写了处于双重边缘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以作者为代表的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表达了摆脱男权社会的强烈愿望,对男女平等的渴望以及女性应该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其作品《女勇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把自己和母亲黛西真实的人生经历作为小说<喜福会>的创作背景和题材,并试图通过这部小说,打破女性的沉默和身份危机,调解母女之间的冲突,探索死亡与迷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叙述了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三代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探寻引起母女冲突的因素.试图运用福柯的话语和权力理论及后殖民理论来分析小说中沉默这一主题,并探讨了确认及构建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张潇匀 《科技信息》2013,(8):508-508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璧莲三位女性作家尤为引人注目。三位女作家及其主要作品的主题和创作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由叛逆到认同并最终趋于淡化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恩美等美国华裔女作家及其代表作的分析研究,本文论述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华裔女作家在面临身份危机时所选择的不同文化身份,揭示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这对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我们选择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汤亭亭等在她们的作品中,运用传统的神话以及迷信来重塑她们的故事世界。本文通过对谭恩美、汤亭亭的三部作品的解读,认为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超自然现象不仅宣扬了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借以表达了作者们自己的强烈意愿,同时也给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美国文化这个"色拉碗"中成功地嵌入中国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发表以来影响巨大,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又一次高潮。通过解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看到作者以独特的笔调展示了华裔美国女性母女两代人在男权社会、中美两种文化冲突、融合中对自己独特身份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移民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旅美的华裔海外女作家,在2000年发表的《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作者通过一位美国本土同性恋男子与留美华裔女性之间发生的事情,思考了男性与女性身份的分裂与重新定位,并且在这背后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正她是美国华裔建筑师和艺术家,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白宫亲自授予她代表艺术家最高殊荣的国家艺术勋章……说到林璎,绕不开她显赫的家族背景: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身兼作家和诗人的姑妈林徽因,同为建筑大师的姑父梁思成,  相似文献   

15.
蒋晓琦 《科技信息》2013,(8):194-194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女勇士》反映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临多重创伤。一方面是传统父权制的压迫,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美国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与压迫以及中美不同文化带来的文化困惑。本文结合创伤研究中的文学性创伤分析《女勇士》中的多重创伤以及创伤对华裔女性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对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的女权主义小说《女勇士》进行解读,探索了小说中描绘的父权制和种族主义双重压力下女性的生存处境。通过剖析主要女性人物的"内在性"和"超越性",指出小说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拯救溺水的鱼>进行了形象学分析.认为谭恩美通过对三个白人男性形象的刻画,分别解构了白人男性气质神话、人格品质的崇高优越性、文明传播者和世界拯救者这三个形象概念.她又通过对三个光彩照人的华裔女性形象的描写,打破了华裔没有英雄、没有历史、没有神话的现状,重塑了华裔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谭恩美从1989年至今先后写了五部小说,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从五部小说中的爱情婚姻入手,探析作者的婚姻观。文章先呈现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以及她们的挣扎;然后分析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遭受的歧视以及应对策略;最后提出,华裔女性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自立自强,保持独立的人格,唯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和婚姻中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作为美国这个大熔炉下一支少数族裔,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了奇妙的火花。华人与生俱来的"中国性"——语言文字、教育选择、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也在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在美国华裔的身上,一方面有着被同化的"断裂",一方面有着落叶归根的"延续"。文章旨在研究美国华裔"中国性"的"断裂"与"延续",在分析研究"中国性"的"断裂"与"延续"根源及表现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在多元文化时代美国华裔未来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