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合理评价不稳定斜坡的危险性,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UDEC离散元软件对贵州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及影响范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斜坡区域内采空区分布较广,在煤层采动作用下,山顶形成了多条地裂缝.得到该斜坡在天然工况下最大滑移距离为3. 15 m,影响范围为4 512. 3 m2;在暴雨工况下最大滑移距离为6. 36 m,影响范围为9 345. 8 m2;在暴雨+地震工况下最大滑移距离为243. 4 m,影响范围为444 969. 2 m2;主要威胁对象包括居民241人、建筑物131栋、公路、耕地及林地.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起重机在不同风载工况下斜坡工作时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汽车起重机在三种风载工况下斜坡吊装工作时受力情况,构建斜坡临界角度数学模型,得出了计算斜坡临界角度的通解,并可求出超过斜坡临界角度后相应起吊高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斜坡工况下工作时,斜坡角度在临界角度之内,起吊高度对汽车起重机稳定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超过斜坡临界角度后,汽车起重机在相应起吊高度范围内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斜坡角度的增加,起吊高度范围越来越小.该研究的成果可试用于不同型号汽车起重机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宝泉滑坡体方量巨大,且处于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关键部位。通过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模拟了宝泉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工程处理方案。削坡减载是工程处理的最有效措施。将滑坡体开挖至770m高程后,滑坡体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即使在Ⅶ度地震条件下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望谟平洞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土质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对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理环境条件的收集整理,分析滑坡平面形态、变形、滑体构成、滑带及滑床等发育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定性分析认为斜坡不会沿岩层层面以及节理面产生滑动;采用极限平衡法定量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得知在自然工况滑坡处于基本稳定,在暴雨及地震工况滑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可知暴雨对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皎平渡山洞遗址在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后将淹没于水下约90 m,由于水库蓄水及调蓄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常诱发地质灾害,因此需对其进行保护加固。以皎平渡山洞遗址及其赋存岸坡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岸坡整体稳定性、山洞遗址局部稳定性以及长周期、高水压下的耐久性,提出了“抗滑桩、桩板墙、坡体注浆、坡表防渗、土方回填注浆、防渗帷幕、坡表锚喷及山洞回填”的综合治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治理前后库水位升降各阶段的瞬态渗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理区的浸润线位置变化进程由单向快速抬升转变为双向“包围式”缓慢抬升;山洞遗址区土体饱和时间由18 d延长至148 d,其孔隙水压力变化速率在水位上升阶段由(10~35) kPa·d-1降低至1.64 kPa·d-1,水位下降阶段则由10 kPa·d-1降低至(0.1~0.51) kPa·d-1。说明该方案可有效减缓治理区地下水位的抬升和土体的饱和进程,并显著降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6.
大型库岸边坡稳定性对大坝安全威胁大,直接关系到坝址的成立。本论述在对近坝库岸段夏日变形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天然、暴雨、地震、蓄水、蓄水+暴雨、蓄水+地震六种工况下变形体的稳定性,然后,根据水利水电边坡控制安全系数标准,分别就变形体在各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最大设计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冻土路基斜坡稳定性受温度场影响的特殊性,采用自行开发的数字路基仿真平台对不同地温、不同坡度和不同路基高度条件下的大量工况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冻土力学参数与地温的拟合公式将温度场与力学场关联起来,并考虑到冻融交界面作为软弱夹层对于冻土路基稳定性控制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冻土斜坡稳定性评价程序对各工况进行了稳定性系数计算,并考虑了荷载作用对冻土路基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对于路堤软弱层滑动稳定性的设计规定,提出了不同坡比、不同荷载作用条件下的冻土路基最大设计高度。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市海口镇某排土场工程边坡为工程背景,查阅排土场工程边坡稳定性前人研究现状,结合昆明市海口镇某排土场工程边坡的区域地质条件,采用极限平衡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某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正常状态、暴雨作用及暴雨+8度地震作用下3种受力工况情况下某排土场现状边坡的稳定状态,并对昆明市海口镇某排土场工程边坡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半圆形拱曲线窑洞为研究对象,选取窑洞高度(A)、窑洞进深(B)、窑洞宽度(C)和覆土厚度(D)为影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Flac3D建立不同因素水平组合的窑洞模型,通过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各模型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确定最有利于窑洞稳定性的因素水平组合,并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最有利于窑洞稳定性的因素水平组合为A_1B_1C_1D_1(窑洞高2 m,深4 m,宽2 m,覆土厚度3 m);(2)天然工况下各因素敏感性排序为DACB;地震工况下各因素敏感性排序为DCBA;(3)两种工况下,仅覆土厚度与窑洞稳定性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此外,地震工况下各因素敏感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原型结构为即将要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设的高度为220 m的1 000 MW级热力发电厂超大型间接空气冷却塔,设计并实现了缩尺比为1∶30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工况涵盖I~IV类场地条件下,冷却塔模型分别在7度、8度设防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对应的72组三向地震动激励,观察检验模型结构在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地震动激励水平下的反应性态.同时,在每个级别的地震模拟试验工况前后,进行模型振动模态特性试验,实时监控模型结构在经历每个阶段地震动工况后的振动特性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冷却塔结构基本能够满足7度、8度设防条件下的抗震要求,但冷却塔下部的X型支腿两端与其喉部以上的壳体属于抗震薄弱部位,受较为密集的多个相邻高阶振型耦合振动影响,上部壳体厚度最薄处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向破坏.  相似文献   

11.
罗书文    陈伟海    杨桃  潘晓东    邓亚东    覃星铭   《广西科学》2019,26(4):444-455
探测清虚洞发育特征及景观资源组成,研究清虚洞形成机理,为科学开发、保护提供参考。本文在探测清虚洞的基础上,根据清虚系统的洞道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其资源构成及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清虚洞形成的影响;以区域新构造演进为主线,讨论清虚洞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清虚洞洞穴系统属于大型洞穴系统,其洞道结构为"一桥、两坑、一窗、一支洞";(2)天生桥、天坑、天窗、洞内景观及边缘坡立谷等,是清虚洞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边缘坡立谷、清虚洞天生桥及云坛天坑构成了核心资源;(3)区内地形特征及下伏非碳酸岩夜郎组(T_1y)地层,为外源水流入碳酸岩地层溶蚀成洞提供了隔水条件;(4)区内地下水不仅沿着构造节理和裂隙运移溶蚀,而且单斜构造条件也有利于地下水沿着层间裂隙溶蚀、侵蚀,是控制清虚洞成因之一;(5)清虚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和下切3个时期。区内岩层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是清虚洞形成的前提条件,外源水是清虚洞形成的基本动力,在区内地文演进过程塑造了世界罕有的天生桥景观。  相似文献   

12.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窑洞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后壁土崖的不稳定是坍塌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窑时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土崖的高度和坡度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将土崖高度限制在12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吴峰  冯晓 《科技信息》2012,(9):348-349
岩溶地区公路边坡具有地面坡度陡峭,基岩破碎程度高,坡积及残坡积层分布复杂,地下水活跃以及边坡治理施工条件困难等特点。其加固处理不但要考虑溶洞本身的受力情况,更需要考虑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对重庆秀山县岩溶地区边坡中出现的垂直于滑坡面的溶洞受力分析,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出发,研究岩溶地区公路边坡坍塌的应急加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爆炸动力学的理论,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爆破对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高边坡路堑硐室控制爆破设计中在药室布置、装药量的计算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发育的古喀斯特洞穴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洞穴预测难度大,勘探风险高,需要准确认识古喀斯特洞穴基本特征与储层发育规律,降低勘探风险。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录井、测井、地震等手段分析表明,该套喀斯特洞穴主要发育在颗粒灰岩内,横、纵向分布稳定,依据岩石学、录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可分为垮塌半充填型和暗河充填型,后者进一步分成角砾充填和泥质充填2种类型。喀斯特洞穴具有加里东期大气淡水顺层溶蚀特征,其发育受到岩性、古地貌及古地质条件的共同控制,台缘礁滩微相颗粒灰岩是优先可溶性基岩,古喀斯特斜披提供了有利的水动力条件,加里东期同生微断裂提供了渗流通道,上奥陶统是否覆盖决定了洞穴类型及充填程度。  相似文献   

16.
大河镇不同立地条件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六盘水市大河镇退耕地营造的6年生柳杉幼林,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立地条件(土壤、坡向、坡位、坡度)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上看,柳杉幼林在土壤比在砂土生长快;坡向上看,在阴坡比在阳坡生长快;坡位上看,下部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中坡位;坡度对柳杉速度的影响表现在缓坡生长量最大,其次是斜坡,陡坡生...  相似文献   

17.
In rainy season, NaCI is adopted to trace sources of cave drip water, time scales of drip water responding to precipitation, and processes of water dynamics in four caves of Pearl watershed in Guizhou, China (Liangfeng cave in Libo, Qixing cave in Duyun, Jiangjun cave in Anshun and Xiniu cave in Zhenning). Because of the variety of karst cave surroundings, interconnections of water transporting ways, water dynamics processes etc., time scales of drip-water in four caves responding to rainfall is 0——40 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transport in cave roof, pathways of water movement, types of water head etc., drip water of four cave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hydrodynamics types. The differences of time scales, and ways of water-soil and water-rock interaction during water transporting in cave roof make it difficult to correctly measure speleothem record and trace material sources. In addition, there exist great differences in water dynamic conditions among the four caves. S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leoenvironment records of speleothem must be supported by the understanding of hydrodynamics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drip sites. Based on the data got from drip sites in four caves, drip conductivity accords with precipit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element contents in speleothem formed by drip water record the change of karst paleoenvironment. But results of multi-points study are needed to guarantee the correctness of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梁平篌竹产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地条件和篌竹生长状况,选定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全氮、水解氮作为立地调查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和等级系数法对其中定性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对立地因子的主分量分析表明:篌竹立地条件分化主要受控于土壤肥力、土壤表层特征和立地形态3个主分量;运用层次聚类法对3个主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可把篌竹立地划分为中下坡厚土少石型、上坡中土少石型、山脊贫瘠荒芜型和陡坡薄土多石型4个立地类型。在分析各立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宝塔山隧道进口边坡及房屋稳定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房屋爆破振动影响和边坡静力分析。振动影响分析采用了场地地震效应工程勘察方法对爆破振动速度做了放大系数修正;并通过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性验算进行了静力分析。分析中根据工程条件,选择了适合地形地质的合理方法,对隧道开挖引起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粒度分析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样品预处理及粒度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是粒度分析资料整理成功的关键因素。粒度分析资料的常规整理是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而粒度分析的多元统计法整理是计算机时代沉积环境分析的必然。太平山北坡东地点为周口店近年来新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早更新世晚期洞穴堆积剖面,对该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因子分析,不仅探讨了该区第四纪早期沉积环境,而且为沉积环境分析由定性走向定量提供一个良好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