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电机及运动控制"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对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要求,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电机及运动控制"实验教学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及实验教学方法方面的欠缺与不足,通过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从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师CDIO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着手,形成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CDIO所要求的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琼  翟志清 《实验室科学》2012,15(4):134-137
提出并介绍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化,培养工程应用及创新人才。发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完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加强实验教育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将"三结合"理念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促进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实验内容安排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之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了电类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过程管理以及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学习产出"的(OBE)的工程教育理念,阐述了五层次、四结合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深化全方位的实验教学改革,从层次化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立体化的实验教学资源、实验课程多环节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面向工程教育的电类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工程燃烧学"实验教学中,针对课程的特点摸索、总结出的"四步式"教学模式,即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科研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工程能力急待提高等问题,进行了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并以"无阀滤池实验"为例介绍了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对学生的解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步确定了新型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过程的合理组织优化,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郭磊  陈守开  郭丽霞 《科技信息》2011,(1):I0148-I0149
水工模型实验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时该课程实验环境体现了高校水利工程学科博建的整体科研条件及办学形象。针对《水工模型实验》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进行深入探讨,挖掘新的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科研与教学实验结合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多模块、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实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冶金类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理工大学在加强冶金工程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确立了实验教学理念及模式,明确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案,构建了"4平台、8模块"冶金实验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CDIO教育理念在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宗旨相吻合,引入CDIO理念对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西大学基于CDIO理念,指导大学生开展了一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设备研制工作。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坚持遵循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实验设备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由学生独立构思与设计,实现了被动接受教育到自主创新、设计和实施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表明:引入CDIO模式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质量,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的电测法属于综合性实验,工程应用广,创新性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虚实结合为基础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从"三结合"和"四层次"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教学模式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经过6年多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武汉理工大学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针对材料物理专业特点,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特色,并结合专业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探讨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文中介绍了在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性实验建设持续改进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专业方向,实验模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学科自身特点,对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实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从实验资源整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基地健全、实验管理机制完善、"5+2+1"培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推动了理论与工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以应用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了实验项目,丰富了实验内容,使之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更具实用性。然后以具体实验项目为例详细说明了实验的实施过程,总结出"理论―虚拟―实践―工程拓展"一体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加强轧制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开展相关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突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创新活动中的应用等一系列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形成具有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设置教学资源丰富和系统化的实验教学项目,系列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特色教学模式,促进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和管理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赖雄鸣 《实验室科学》2014,17(5):203-205
基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建立了具有多样性特色实验项目的 "独立设课新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开放实验室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学生个体学生能力差异较大的问题,构建实验教学的分层次培养模式。制定了分层次实验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方案,并选择"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进行了新实验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将该课程实验教学划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创新层次3个不同层次,合理设计实验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按照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五层次、六模块、一平台"的能力贯通式递进培养实验教学体系,从实验教学资源、实验教学队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以实验教学、个性化实验、工程实践、课外创新竞赛活动为载体,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示范辐射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面向"新工科"建设内涵,提出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设计构建了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综合与设计性实验为主体、创新与探索性实验为导向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新体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发展培养要求,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和多元考核机制,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了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考核的系统设计,将认证的能力指标与专业基本理论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尝试探索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保证学校培养的出口和社会需求的入口之间实现无缝对接,达到学生毕业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20.
iDo模式的实验预约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子信息类实验特点和开展模式的基础上,融入"iDo"模式,即以"沟通、启智、力行"为理念的模式,采用JSP+SQL的技术架构,实现了基于W eb的实验网络预约系统。该系统扩展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在线预约教师发布的实验,还可以主动申请实验项目成为"实验小老师"并独立开设"小老师课堂"。系统注重激励同学的主动实践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