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喷丸强化作为表面改性技术,对增强工件实际应用,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和喷丸强化,在GH3039高温合金材料表层产生的残余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残余应力沿层深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对电火花单脉冲放电一个脉冲周期后和喷丸强化后工件表面应力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火花加工表面喷丸强化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理想表面喷丸相同,经喷丸强化后,工件表面残余拉应力明显降低,表层残余压应力有大幅提升,强化效果显著,表面对称轴处径向残余应力比喷丸前降低79.406%,最大径向残余压应力比喷丸前提高了339.143%.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车轴疲劳强度,本文基于超声挤压强化技术,研究了其对列车专用30CrMoA车轴钢加工表面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超声挤压强化前后工件表面外观、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等特征的变化,绘制了残余压应力沿层深分布的曲线.结果表明:超声强化后的试件表面达到了很好的镜面效果,表面光滑且具有光泽,消除了前道工序残留的环状纹路;表面粗糙度得到改善,粗糙度数值由原来的3.746μm降低到0.2μm左右,在前道工序的基础上下降了95%左右;原来的残余拉应力可以被调节成为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可以达到近2mm,阻止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有利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切削条件下旋转超声加工对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选取硼化钛晶须(TiB whiskers, TiBw)网状钛基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使用镍基电铸金刚石砂轮进行旋转超声加工,并分析了加工后材料的表面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由于钛基复合材料具有网状结构和优异的高温性能,使切削热和微观相变产生的残余应力较小,磨粒机械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更大。随着超声振动的引入,磨粒高频冲击工件表面,使旋转超声加工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均大于普通磨削。在主轴转速n=9 000 r/min,进给速度vf=8 mm/min,加工深度ap=25μm的加工参数下,旋转超声加工工件表面存在-540 MPa的残余压应力,随着主轴转速增大,残余应力显著减小,并且残余应力的影响层深度逐渐减小。超声振动的引入增大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激光冲击处理航空材料钛合金TC4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技术.当利用强激光冲击钛合金表面时,涂层表面形成高幅值冲击波.在冲击波的高压作用下,钛合金表面发生微塑性变形,形成高幅值残余压应力层.激光冲击后,表面压应力层厚度达1 mm以上,压应力达200 MPa以上.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冲击区域的残余应力有增大的趋势,在功率密度由1 GW/cm2增加到5 GW/cm2过程中,其冲击波峰值处的压力线性增加,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也相应线性增加;在功率密度为2 GW/cm2时,残余压应力随着次数增加而升高,而且表面硬度也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航空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激光冲击TC4残余应力场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钛合金的疲劳强度,采用Nd:Glass强脉冲激光对TC4钛合金表面进行冲击强化处理,采用X射线应力仪对冲击区的残余应力场进行测试,并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残余应力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激光冲击使材料表面残留较大幅度的残余压应力,当激光功率密度为3 GW.cm-2时,表面残余压应力值高达400 MPa,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约为0.6 mm.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下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6 GW.cm-2,冲击区将产生残余压应力,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残余压应力增加并趋于饱和,分析结果可为激光冲击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表面纳米化对7055铝合金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高能喷丸(High Energy Shot Peening, HESP)技术对7055铝合金材料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7055铝合金表面获得纳米结构。利用透射电镜分析纳米化前后微观组织的变化,同时对纳米化材料表层进行残余应力及显微硬度测定,并采用球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纳米化表面对固定载荷条件下7055铝合金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使7055铝合金材料表面发生严重塑性变形,材料表面分布较高幅值残余压应力,最大可达到-369MPa, 残余压应力层深度达0.6mm;纳米化后试样显微硬度较基体提高了50%。摩擦磨损实验表明:表面纳米化从一定程度降低了7055铝合金材料表面摩擦系数,且磨损失重是未处理试样的32%,表明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有效改善了7055铝合金材料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激光冲击强化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利用强激光束产生等离子冲击波,可用来提升增材制造金属构件的力学性能。然而,激光冲击对增材制造金属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晰。本文研究了多次激光冲击对电子束增材制造(EBM)Ti–6Al–4V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了多次激光冲击前后电子束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试样的微观组织、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及拉伸性能。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分析了激光冲击前后电子束成形试样的内部孔隙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可以降低电子束成形Ti–6Al–4V合金试样内部孔隙,细化表层晶粒;两次激光冲击强化后试样抗拉强度提升了12%。此外,试样表层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表层产生的最大残余压应力达到419 MPa,影响层深度达到700 μm。多次激光冲击提升EBM成形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可归结为α相的晶粒细化与较深的残余压应力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deform软件模拟分析了高强铝合金厚板的淬火冷却过程。获得了高强铝合金厚板淬火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场分布规律。并利用点跟踪技术分析了厚板内部和表面不同位置的淬火冷却曲线、平均残余应力曲线以及沿长、宽和厚方向的三个应力分量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板件的残余应力主要决定于X方向的残余应力分量。厚板表面X方向的残余应力分量值达到最大,最大压应力值为-135 MPa;厚板内部X方向的残余应力分量值达到最大,最大拉应力值为156 MPa.  相似文献   

9.
QT700球墨铸铁曲轴的激光冲击强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涂层对QT700曲轴激光冲击处理,研究激光冲击强化条件下,QT700曲轴的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变化.发现在激光冲击过程中,黑漆涂层、铝箔涂层和硅酸乙脂涂层均能有效提高冲击试样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应力.经过激光连续冲击后,在曲轴试件表面能形成1.0 mm厚的硬化层,其表面硬度最大能达到590 HV.激光脉冲功率从2.8 GW/cm2提高到3.6GW/cm2时,轴颈表面残余压应力相应由326 MPa提高到495 MPa,两次冲击后提高幅值更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功率 Nd:glass 激光器对 LY12CZ 铝合金小孔构件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并对冲击区域进行残余应力场的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在激光功率密度为1.75 GW/cm2和光斑直径为6 mm 的强激光冲击作用下,冲击区域产生了残余压应力场,层深约1.2 mm,表面最大残余应力为-57 MPa,厚度方向上最大残余应力为-36 MPa。优化后的激光冲击处理工艺参数能够获得较好的残余应力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PN结加正向电压时载流子的扩散、漂移及复合的物理机制,并总结出伏安特性的统一表达式,该式适用于任何注入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忽略电阻影响的情况下,分析了流回路的晶闸管桥式半控变流器耦合供电的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输出电流的情况,给出了计算电动机电枢电流刚好连续时的临界电感量的公式,为实际选取平波电抗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条件下制流特性是不同的,表明控制元件和负载的阻值对制流特性的影响不同。但制流电路亦有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管电流复制单元的精确电流缓冲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四管电流复制单元,以该电流复制单元设计的电流缓冲器具有优异的电流复制精度,线性复制范围,带宽性能和由该电流复制单元组成的电流复制器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大,故称之为电流缓冲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故障类型下具有相同灵敏度的配电网自适应电流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彻底消除配电网中负荷电流对保护灵敏度影响的算法,根据存在负荷电流的情况建立动作判据,将考虑负荷电流影响时的两相短路电流归算为同一点三相短路电流,然后再与定值作比较,从而克服了目前的电流保护普遍存在的由于受负荷电流的影响而使保护在两相故障时灵敏度降低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负荷电流的影响,使保护在两相短路时的灵敏度与三相短路时的相同。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DZ10系列空气开关额定电流的选法及其速断机构,分析了电磁脱扣器整定的必要性及其整定与计算  相似文献   

17.
讨论安培环路定理成立的条件、意义及与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时获取、显示海流计采集的潮流数据信息,方便港口引航部门与相关海事部门了解航道水流情况,以某型号的电磁海流计为例,分析海流计获取数据的数据电文结构,设计海流数据的解码方法与步骤,并提出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数据能够实时显示在已架构好的WEB网页上,可为设计其他类型的海流数据解析与显示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换流原理,假设条件出发,对大功率电流型晶闸管变频器如何实现低频PWM换流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提出了该变频应用于低频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首次给出此类变频器低频PWM调制加二重化技术所产生的理论输出波形,可供工程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MOCCCII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结构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提出了1种基于MOCCCII(多端输出电流控制第2代电流传输器)的电流模式二阶滤波器的一般电路模型和结构化设计理论.根据该电路模型和设计理论可以产生8种滤波器结构.每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滤波器或其中的几种滤波器.滤波器的无源元件仅有电容,没有外接电阻,且电容均接地.此外,所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最后对所引入的MOCCCII及提出的滤波器进行了PSPICE仿真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