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马铃薯植株基部遮光就能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轻型农业适用技术,这项技术操作简便,省工省时,增产增收,并且能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利于大面积推广等诸多优点。但该项技术在我县尚未大面积推广,为了让群众早日接受此项新技术,并且全县加以推广,2005年在县农业局的安排下,实旌了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新国  薛汉刚 《汉中科技》2010,(6):17-17,39
稻茬小麦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收,成熟的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本文从除草、播种、覆草到施肥、田管、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油菜自然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栽培和油菜种植密度不同,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种植6500株/667m^2产量最高,栽9500株/667m^2产量最低。其余3500、5000、9000株/667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设置4种不同播种量的试验,各处理间差异性显著,经济效益塞佳的是亩播200kg/667m^2,投入与产出比1:2,4,说明亩播种150~200kg/667m^2在赤水地区推广运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稻茬马铃薯免耕栽培是不进行土壤耕耙.只开沟作畦直接施肥、播种再进行稻草覆盖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整个栽培中不犁不挖,成熟时揭草收获,方便实用、省时省力。具体步骤为开沟、除草、作畦、施肥、播种、盖草、覆膜,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马铃薯是中围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马铃薯植株基部避光可结薯的原理研究成功的一项省工、省时、省力的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在赤水地区已试验成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赤水地区的最佳播种量,以提高马铃薯的净产量和效益,设置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切块,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笔者承担并实施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水稻免耕直播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85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亩产值1243.8元,亩纯收入最高799.3元;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亩产值1185.9元,但亩纯收入621.9元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亩纯收入732.2元居第二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亩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  相似文献   

9.
猴头菇人工栽培,每年秋、冬、春三季均可进行,有条件的可全年种植。现将用稻草瓶栽猴头菇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稻草75%、麦麸20%、花生壳粉2%,石膏粉、白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维生素B10.5%;稻草49%、玉米芯49%、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各1%。稻草要选用干燥、无霉变、色泽金黄的陈年草,先曝晒1-2天,然后将稻草和玉米芯分别碎成粉,加水拌料至含水量60%-65%。气候干燥时,含水量可适当高些。《2)装瓶灭菌装瓶时要边装边压实,做到上紧下松、外紧内松。装至瓶肩1/3处,然后用直径2-3cm的木棒在瓶中央插一个深约5c…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冬播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冬闲田和在质地粘重的黄褐土地区稻田发展马铃薯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者在本县开展了冬播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省工、节本的效果,初步总结出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稻田垄作免耕对根际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分析不同耕作制度对稻田根际土壤有机碳(S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的影响,并与非根际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实行垄作免耕(水稻—油菜)的方式下,根际SOC和PO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耕作方式,而实行水旱轮作(水稻—油菜)方式下二者含量均最低.垄作免耕(水稻—油菜)根际SOC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而其他耕作处理均为根际低于非根际土壤.另外,垄作免耕(水稻—油菜)根际土壤POC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常规平作(水稻—冬水田)也为根际大于非根际土壤,但差异不显著;其余耕作处理根际土壤POC含量均表现为非根际大于根际土壤,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垄作免耕(水稻—冬水田)和垄作免耕(水稻—油菜)SOC和POC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免耕方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选用脱毒马铃薯会-2号,分别用不同播种量(0.75kg/6.67m^2,1.00kg/6.67m^2,1.25kg/6.67m^2,1.50kg/6.67m^2,2.00kg/6.67m^2,2.50kg/667m^2)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赤水地区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播种量范围在125-150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13.
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沿江砂壤土上进行了长达12a的稻麦复种连作长期少免耕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少耕的、麦产量与常耕基本持平,免耕小麦稳定增产,平均增产5.3%,免耕水稻平均减产2.2%,长期少免耕产量没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变化,在经历约5a的少免耕后,土壤有机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全耕层有机质含量耕法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层交由有所不同,少、免耕表现出表层富集,富集系数后7a平均分别为1.1140和1.1608,不同耕法间0-  相似文献   

14.
旱地免耕能改变土壤耕层构造,导致棉花根系生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棉花生长和发育,本文通过对免耕,常耕和套种条件下棉花根系生长情况进行比较,探索免耕棉花根系生长发育规律,为南方棉田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棉田免耕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少耕法、免耕法的产生、发展、应用情况及效果,介绍了不少耕法、免耕法使用的要具,着重讲述了免耕播种机的类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姚学竹 《甘肃科技》2007,23(4):208-209
通过对地膜覆盖免耕技术与常规翻耕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和调查分析,免耕田比常规翻耕田每亩可节约成本148.45元,亩增加收益168.45元。同时,可减轻冬春季土壤风蚀和扬沙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是一项深受农民喜爱的实用栽培技术。本文针对栽培过程中存在着出苗迟缓不整齐、产量不高、绿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常规品种为早熟优质脱毒品种、改宽厢浅沟为窄厢深沟、改不催芽播种为催芽播种、改常规施肥为一次性全量平衡施肥、改治病为主为预防为主的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袁燕山 《汉中科技》2010,(5):60-60,28
论述了汉中市稻草利用现状:用于草帘、草绳编制、直接还田、焚烧还田,提出了稻草铡短、粉碎直接还田的新模式,并建议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落实稻草全部还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固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稻茬小麦免耕技术,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已基本掌握了符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生态特点的稻茬小麦免耕技术。此项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已显现出稻茬免耕技术的优点。今年全县稻茬小麦免耕技术推广已扩大到8个乡镇,面积达3.1万亩。据12月中旬我们在全县多点调查,稻茬免耕小麦普遍长势良好,但也有几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应引起广大农户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赤水市秋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秋种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累计推广面积在9万亩左右,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为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奠定了一条行之有效之路。不仅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充分利用了我市的冬闲田。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