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精确估算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从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中收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柱芯数据,同时在东北地区新采集一批湿地柱芯作为补充,共134个沼泽湿地柱芯,并依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报告,重新评估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总面积约为82 870km~2,其碳储量为4.34Gt;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山地沼泽湿地碳储量约占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的80%;且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单位面积碳密度为12.49~95.64kg·m~(-2),变化范围较大.影响沼泽湿地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的因子主要为湿地沉积层深度、干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加强这3种基础数据的采集将更有助于精确估算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域辽阔,特殊土种类甚多,因其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以及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对特殊土路基采用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具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常见的特殊土地区路基施工方法、处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湿陷性黄土地区、风积砂地区、膨胀土地区、多年冻土地区、软土及沼泽土地区路基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条件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对保证特殊土地区路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寒冷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水工建筑物,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均存在冰、冻融、地基土冻胀作用的问题,本文对水工建筑物在寒冷地区的抗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若尔盖县沙丘地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沼泽风沙土、草甸风沙土、生草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的主要特点及其与生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草、灌、林相间的综合改良法是保沙固土促进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青藏高原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植物根系分布、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这四种草甸类型植被根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高寒草甸植被根系生物量分别为13.39kgm-2、2.03 kg m-2、1.32 kg m-2和2.35 kg m-2,其中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种高寒草甸,且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而显著降低;四种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51gkg-1、0.60g kg-1、0.51gkg-1和0.61gkg-1,也随土层的加深而显著降低,其中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种草甸类型.植被根系和土壤有机碳分布格局及含量对土壤机械组成有显著影响,但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弱于土壤根系.土壤质地与植被根系、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维持着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耕作制度对热带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选择海南岛中部地区4 种不 同耕作制度下的稻田(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稻田土壤 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其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 种耕作制度下稻田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三熟制>二熟制>撂荒地>一熟制的分布规律,4 种耕作制度下稻田的土 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撂荒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 值极显著负相关;一熟制土壤 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中粉粒占比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占比显著负相关,且不同耕作制度通过影响土 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张树亮  高鹏 《科技信息》2013,(11):436-436,451
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紧张,因能源而频发地域冲突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需求大国,建筑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区划主要分为5个大区,寒冷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的能耗都非常大。绿色建筑作为当今世界应对住宅能耗居高不下的策略之一,必将成为今后的设计主流方向,而被动式设计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技术、低投资、高舒适度等特点,成为适应我国寒冷地区现行经济条件下绿色住宅降低能耗的主要设计策略。因此探讨寒冷地区住宅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凤琴 《大自然》2022,(1):50-57
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是一种大型涉禽,隶属于鹤形目鹤科.其通体蓝灰色,喉和前颈黑色,眼后有一簇极为醒目的白色耳羽飘在脑后,前颈至胸部一排黑色长羽依次悬垂,看起来飘逸而潇洒.虽然蓑羽鹤个体娇小,是全球15种鹤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却是飞得最高最远的鹤.凭借超强的迁徙本领,加上拥有高原、草地、沼泽及寒冷...  相似文献   

9.
根据试验研究,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铁路路基边坡植草防护类型、种植方法、9种栽植的优良草种以及影响草的生长因素和管理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结合GIS和RS技术,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了沼泽湿地变化的驱动力,揭示了各驱动因子在沼泽湿地变化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86—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丧失严重,湿地丧失较多的地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及东北部的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类型、低河漫滩地貌类型、海拔51~55m及1°~3°坡度处;1986—2010年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丧失的主要驱动因子按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土壤类型、坡度、地貌、与河流距离、年降水量和海拔;各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是非线性增强,其中与保护区距离、与居民点距离和行政区的交互作用均呈非线性增强作用,坡度、土壤类型、地貌、与河流距离等自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相互减弱的;自然因子虽然对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丧失的贡献率较大,但它们必须在人为因子的作用下,是与人为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面积丧失.  相似文献   

11.
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高原型泥炭沼泽.沼泽植物共95种,隶属67属,27科.沼泽植被类型共有25个群丛,隶属11个群系,1个植被型.重点研究了沼泽植被的演替方式与途径.沼泽水体沼泽化分为原生水体沼泽化与次生的排水沟与蓄水池再度沼泽化,沼泽的草甸化侧重研究沼泽经过开沟排水、翻耕、封育与泥炭开采迹地植被再生再植等措施,从而中生植物入侵,人工种植与再生再植获得成功.所以其演替过程都是以水分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群落类型植被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羊草、大针茅+糙隐子草、冷蒿+糙隐子草、多根葱+大针茅、冰草+羊草、差巴嘎蒿+糙隐子草、柴巴嘎蒿+羊草、糙隐子草+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羊草+寸草苔、旱苗蓼+杂草、寸草苔+大针茅等12种典型植物群落,采用收获法对它们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以估算该地区草地植被的碳密度.主要结果如下:研究区内12种类型植被地上部分碳密度为63.40~203.19g.c/m2,地下部分碳密度为141.30~616.72g.c/m2,植被总碳密度为204.70~772.61g.c/m2.在碳密度分配中,植被活体层、地表凋落物层和地下部分分别占总量的9.71%~26.38%、3.21%~12.13%和63.03%~83.66%,地下部分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0~10cm明显高于其他几层,平均占总量的60.56%.总体上讲,草地植被的碳密度主要集中在地下部分;地下部分较高的碳密度是形成巨大而稳定地下碳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香根草( Vetiveria zizanioides) 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初报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香根草在形态和生理上对淹水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香根草完全淹水5个月仍能存活,在部分淹水条件下,香根草分蘖和株高的变化状况与对照组(陆生条件)没有明显差异,而净光合速率比对照组强,香根草是一种两栖植物,可在河岸、库岸等水位波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王草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大量的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质牧草新品种。用美洲狼尾草与非洲象草进行远源杂交,德育出了适应亚热带气候条件栽培的热带牧草王草新品种,并大田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生长旺盛、产草量高、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抗逆性。在我国南方亚热带霜冻小于30d的地区可安全越冬。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其蛋白质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同类热带牧草品种。因此,从王草新品种的产量、营养成分、抗逆性能综合来看,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优质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土壤中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十六个土类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壤剖面硒平均含量差异显著。以沼泽土最高。黑毡土最低;各地区表层土含硒量以柴达木盆地细土沉积带至中心地区,祁连山南麓、等大部分地区较低。总体评价,青海省属低硒区域,但多数土类表层土硒的平均含量高于全国。  相似文献   

16.
<正>高冰草系禾本科冰草属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耐盐碱,生物产量高,原生长在澳大利亚。我国山东滨海地区最先引种高冰草,用来改造盐碱土。石河子紫泥泉绵羊研究所草原站,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所从91年开始在紫泥泉种羊场春秋放牧场上试种高冰草。旨在研究利用高冰草改良干旱草场,并建立优良高产人工草场的可能性。 一、自然条件 试验地海拔1150米,年降水量249毫米,蒸发量1558.9毫米,无霜期145天。土层瘠薄,土壤为粟钙土。自然植被组成主要以博  相似文献   

17.
基质对VA菌根真菌的侵染及孢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混合沙、壤土、草碳、蛭石、沸石为基本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制成9种基质,初步探讨了基质中的有机质、N、K等对VA菌根真菌的侵染及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有机质、高N对VA菌根真菌的侵染及产孢不利,高K则有利,其中以混合沙:草碳:蛭石:沸石=40:20:20:20配制而成的基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用根茎型禾草牛鞭草为材料,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对牛鞭草光合碳同化酶、叶绿素合成前体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探究不同形态氮与牛鞭草光合碳同化及叶绿素合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m(NO_3~--N):m(NH_4~+-N)为1:0和1:1的氮添加条件下,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叶绿素合成前体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ate ALA)、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 PBG)、尿卟啉原Ⅲ(UroporphyrinogenⅢ)及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均显著高于m(NO_3~--N):m(NH_4~+-N)=0:1与不施氮NO,但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牛鞭草培养过程中,适量增加硝态氮有利于提高牛鞭草光合碳同化能力及叶绿素合成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进其生长及发育.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人口城镇化子系统与土地城镇化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系统藕合协调度模型,以289个地级(以上)市为研究对象,测度地级(以上)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并采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异特征.主要研究结论:(1)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的平均值为0.709,超过62%的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级、濒临失调级和失调级,这表明我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总体不高,提升空间很大.(2)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态势,总体来说,东部地区(0.761)中部地区(0.717)西部地区(0.681).(3)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空间正相关,其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零星分布在西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和中部地区)及低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陕甘地区、云川地区的部分地市).这个结论能够为区域之间城镇化协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瓦屋山林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野外实地调查(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乔木树种生物量回归模型(乔木层),研究了瓦屋山林场森林的碳密度及碳储量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瓦屋山林场的平均碳密度为101.72 t/hm2,碳密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乔木层(55.37 t/hm2)、土壤层(41.89 t/hm2)、枯落物层(4.92 t/hm2)、灌草层(0.32 t/hm2)。碳储量为144 820 t,其分配与碳密度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79 204.55 t)、土壤层(59 927.77 t)、枯落物层(5 292.07 t)、灌草层(395.78 t),分别占研究区总碳储量的54.69 %、41.39 %、3.65 %和0.27 %。林分密度大、林龄高和土壤层薄、石砾含量多是瓦屋山林场森林的主要特点,也是影响该区碳分配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