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工业铜渣和软锰矿在硫酸介质中经氧化还原,得到硫酸铜和硫酸锰混合溶液,净化过滤后,用氨与碳酸氢铵混合溶液分离锰得到的铜氨溶液,通过控制电解技术参数电解制得铜。研究表明在50℃、电流密度为150 A/m2条件下可以得到2#阴极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铜氨出离子浓度分布图、吸收光谱及实际稳定性的分析,结合杂化轨道理论及角度重造模型理论对轨道能量的计算,得出铜氨配离子具有D_(44)空间对称性结构,但不是平面正方形。在氨的水溶液中写成[Cu(H_2O)_(6-n)(NH_3)_n](n=1~5).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氨浸法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回收含铜污泥中的铜,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浓度为12%,温度为35~C,搅拌速率为350r/min,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3,反应时间为50min,铜的浸出率在95.9%.浸出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后,铜的浓度可提高20倍,氨水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铜(Ⅱ)为修饰物,铜片为基体,制成铜修饰电极.提出了一个快速测定铜(Ⅱ)的示波电位滴定法.以EDTA为滴定剂,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修饰铜电极为指示电极,利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荧光点的突然位移指示EDTA滴定铜的终点,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特点,用该法测定含铜(Ⅱ)试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镀废水中铜(Ⅱ)离子与其他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控制溶液的酸度,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硫化钠标准溶液作滴定剂,采用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铜。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1.0~1.5,以氟化铵掩蔽废水中共存的铁(Ⅲ),可以直接用Na2S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铜的含量。该法不需分离就可直接测定,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将本法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铜镉渣中析出铜锌镉的氧化氨浸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氨浸工艺浸出率较低现状,采用氧化氨浸工艺浸出回收铜镉渣中的镉、锌和铜.为了确定氧化氨浸工艺的最佳浸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铜镉渣氧化氨浸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3.7 mol/L,铵离子浓度5.0 mol/L和(NH4)2S2O8浓度30 g/L、液固比6∶1的条件下,镉、铜的浸出率达到99%,同时锌的浸出率达到96%,浸出率明显高于传统氨浸方法. 相似文献
8.
铜氨制药废水除铜脱氨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洛芬有机制药铜氨废水的除铜除氨预处理工艺.采用铁屑置换法对含铜废水进行除铜,除铜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含铜废水的pH=2~3,投加3倍理论用量的铁屑,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1.5 h,在反应过程中需保持反应液pH低于4,防止Fe3 大量生成重新溶解释出的铜.反应后铜浓度由712 mg/L降至9.2 mg/L,去除率为98.7%.为去除引入的铁盐,调节废水pH=5,鼓风曝气后,投加阴离子PAM,投加量为1 mg/L,混凝20 min后废水铁含量低于14mg/L.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对除铜后的混合废水进行除氨,除氨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废水pH=9.0,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投加量为Mg2 :NH4 ·PO43-(摩尔比)=1:1:1,搅拌反应,反应时间20 min,反应后NH3-N浓度由991.5 mg/L降至101 mg/L,去除率为89.8%,剩余磷为6.1 mg/L.铁屑置换法与磷酸铵镁沉淀法的组合能有效去除铜氨,预处理后,废水BOD5/CODcr由0.07上升至0.34,可生化性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进入后续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直接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的测定,引用国家标准GB/T13689-2007,在氨性溶液中(pH值为8~9.5)铜与铜试剂作用生成黄棕色络合物,采用淀粉溶液作稳定剂,直接用水相于波长440 nm处测量吸光度。选用的铜标准系列及蒸馏水参比溶液,导致测定结果出现偏移,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N902从氨/氯化铵溶液中萃取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902/煤油从氨/氯化铵水溶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酸度和时间对铜的反萃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研究的条件下萃取5 m in达到平衡,而反萃则需要15 m in达到平衡.萃取过程是吸热过程,测得△H=4.0 kJ/mol.在实验范围内,萃取率先随pH值增大而增加,当pH值超过10.2后,随着pH值增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一种测定氨含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方法,选择硼酸混合指示剂作为吸收氨气的溶液,当溶液变为碱性时,指示剂马上由红紫色变为亮绿色。然后以标准盐酸滴定收集完全的氨。实验证明,用该法测定氨的含量,既可以节约药品又使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同时蒸氨装置简单易于操作。用混合指示剂指示反应,其优点是:变色范围窄(pH5.2~5.6)且灵敏;反应现象直观,能增强学生的感笥认识。用该法测定出的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对常量铜的含量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残液法和固体熔样法。通过大量探索性实验,碘量法对测定负载型铜系催化剂中的铜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较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电解生成碘单质(I2)返滴定法测定Cu2+含量的数字化实验。应用自主研制的MXLab-21先进数字化实验系统原位电解生成I2,利用电生的I2滴定Na2S2O3以实现Cu2+含量测定。【方法】在Cu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Cu2+氧化I-析出I2,其与一定量过量的Na2S2O3溶液反应,剩余的Na2S2O3再用电生的I2进行返滴定,测定电生I2所需的电解时间t。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实验测得t0,根据t0与t的差值,利用法拉第电解定律即可计算出Cu2+的含量。【结果】设计的数字化实验系统实现了五水硫酸铜和实际样品波尔多液中Cu2+含量的简便且准确的测定。【结论】该数字化实验无需配制Na2S2O3标液和标定其浓度,且采用一次微分绝对值法自动估计滴定终点。与传统间接碘量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便准确,且记录的电势随电解时间变化的实时曲线使得复杂的电解及氧化还原滴定过程可视化,有助于突破碘量法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实验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传统测定常量铜的方法常采用碘量法,其准确度较高,但是试剂较贵。用EDTA滴定法有时终点误差较大。以铜切口指示终点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也可以测定铜,但铜的测定范围不很宽。我们曾用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为有机螯合沉淀剂,并以它的切口出现为终点成功地进行了定影液中银的测定。利用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蒸馏法测定氨氮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改进了的蒸馏装置对水样进行蒸馏预处理,在合理控制pH的前提下,所得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以脱硫喷淋塔出口的游离氨气为监测对象, 通过模拟烟气实验, 研究了吸收液的pH值、浓度、液气比(liquid to gas, L/G)和进口烟气温度等对氨逃逸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随着吸收液pH 值、浓度和液气比的增加, 氨逃逸量逐渐增多. 为减少氨逃逸, 保证高脱硫率, 得到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如下: pH=6.0, 吸收液浓度为1%, 液气比 为4 L/m3. 从氨逃逸和硫酸铵结晶两方面综合考虑, 进口烟气温度控制在90~110 ℃ 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铜,利用铜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和双乙醛草酰二腙在PH810条件下形成1:2有色络合物[1]的原理而制定的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