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盐酸盐水溶液与硫代硫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得2-二甲胺-1-硫代磺酸钠基-3-硫代磺酸基丙烷。先在0~3℃,盐酸盐水溶液中加入定量NaOH制得氯化物,再进行硫代硫酸化反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选出硫代硫酸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物pH值6.8,反应温度69℃,反应时间3.5h,甲醇用量为每摩尔氯化物600g,反应收率从目前工业生产的85.4%提高到95.8%。  相似文献   

2.
采用NaOH预处理稻草秸秆,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与稻草秸秆质量损失率有关的3个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合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稻草秸秆质量损失率与NaOH溶液质量分数、浸泡时间的关系.此外,首次引入成本评价指标(综合成本指数),选出最优试验组合.结果表明:各因子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浸泡时间、 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处理温度的影响很小,在常温下预处理比较经济;质量损失率跟浸泡时间的关系曲线变化明显,而跟NaOH溶液质量分数的关系曲线变化波动不大;最优试验组合是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1%,稻草秸秆浸泡时间为6 h(常温),在此条件下,稻草秸秆的软化效果良好,有利于制砖粘结成型,且综合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的制备及降解工艺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使用NaNO_2降解法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工艺条件。采用酸碱水解的方法制得壳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降解条件对产物特征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降解条件对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影响大小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10%NaNO_2用量>乙酸浓度,最佳处理为:10%NaNO_2的用量0.6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5min,乙酸浓度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电镀废水处理中强碱型阴树脂的再生研究,得出了再生条件(NaOH溶液的浓度、用量、流速等)和分等再生与再生效率的关系。认为用1.25~2.5mol/L用量为树脂体积2~4倍的NaOH溶液,流速维持在1~3m/h,则再生效率可以在80%以上。此外,同样再生剂用量,仅仅增加再生剂浓度分级数,可以提高再生效率约10%,提高再生剂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秸秆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_2S溶液、NaHCO_3溶液、NH_3?H_2O和NaOH-H_2O_2的混合溶液对马铃薯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预处理后秸秆中纤维素的含量、糖化率等.结果表明,对秸秆糖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浓度、处理时间、固液比(质量与体积之比)、温度;以3%NaOH溶液和3%H_2O_2(体积比为2∶1)混合液为处理试剂,在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 d,固液比(质量与体积之比)为1∶12为最佳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晶体硅酸钠(Na_2SiO_3·9H_2O)的制取常以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文献介绍的方法是:“取1体积水玻璃(每100ml含35.8克SiO_2和11.3克Na_2O)与1体积的水及2体积NaOH溶液(比重1.27)混合放置(如果所用水玻璃溶液的含量与此相差很多,则所加NaOH溶液的量亦须相应改变)。”我们曾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过实验,所用水玻璃主要成份SiO_2和Na_2O的含量分别为33.07%和10%。但加入晶种后,不论怎样改变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电池单晶硅表面织构化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经常利用碱溶液对电池表面进行“织构”,以形成陷光,增强对光的吸收.在NaOH溶液中制备硅片时,由于各个晶面的腐蚀速率不同,在硅片表面会形成类“金字塔”形绒面.碱溶液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时间等都会影响到绒面的形成.文中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绒面形成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为:碱溶液浓度为2.5%;反应温度为95℃;添加剂用量为5%;腐蚀时间为30m in.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改变NaOH的用量、CS2的用量、黄化搅拌时间、MgSO4的用量的单因素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NaOH溶液用量为20ml,CS2溶液用量为0.4ml,黄化搅拌时间为30min,MgSO4溶液用量为25ml的条件下制备的废弃茶叶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浓度为50mg/L的含铅或镉废水经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废弃茶叶渣纤维素黄原酸酯处理后,铅或镉的吸附率提高了41.56%和34.78%.  相似文献   

9.
通过最佳条件试验,证明在标定EDTA溶液时1:1 HCL和NH_3—NH_4CL缓冲溶液用量可减少到原用量五分之一。溶解CaCO_3时也不必加热。若预试验说明Fe~(3+)、Al~(3+)不封闭指示剂,则可不加入TEA。新方案节约了大量试剂,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黄精舒眠颗粒的水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以总固物、天麻素含量、总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对黄精舒眠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粒度、堆密度、休止角、吸湿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用量对黄精舒眠颗粒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煎煮3次,每次1 h,每次加10倍量水。成型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1.35的清膏,与淀粉、糊精按1∶1∶1混合后制颗粒。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适用黄精舒眠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羧甲基纤维素和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共聚制得吸水树脂.研究了单体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当反应温度40℃,时间3 h,丙烯酰胺与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8:1,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2%和0.4%,NaOH用量1.0 g时,可制得吸水倍率为513 g/g的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纯棉针织物练漂温度高、能耗大等问题,制备了能用于低温漂白的锰配合物MnⅡ(L) (ClO4)2(其中L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并研究了双氧水用量、配合物浓度、NaOH用量、练漂温度和练漂时间共5个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DM-1361用量为0.5 g/L,DM-1408用量为1 g/L,H2O2(35%)用量为8g/L,NaOH用量为6 g/L,配合物浓度为20 μmol/L,练漂温度为70℃,练漂时间为50 min,浴比为1∶10.结果表明:低温优化工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略差于传统工艺,但达到服用要求;顶破强力与织物失重率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3.
将微波辐射代替传统水浴加热应用于H2O2麦草浆漂白工艺中。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辐射功率、H2O2用量和NaOH用量等因素对纸浆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水浴加热漂白对比发现,达到相应白度时微波辐射漂白时间大大缩短;微波辐射漂白纸浆粘度没有过多下降;微波辐射漂白废水中的残余过氧化物只有水浴漂白的10%。正交实验结果表明H2O2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微波辐射时间和NaOH用量,影响最小的是微波输出功率。最佳实验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240?W、辐射时间25?min、H2O2用量5%和NaOH用量4%时纸浆白度约为59%ISO,纸浆粘度大于620?mL·g-1,纸浆硬度约为390。  相似文献   

14.
以甲壳素与脱脂棉为原料,用6%质量分数NaOH和5%质量分数硫脲混合溶液作溶剂,以5%质量分数硫酸作絮凝剂絮凝得到甲壳素纤维素复合物,研究了甲壳素和纤维素的比例、甲壳素纤维素复合物的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被吸附对象的用量是40mL10mg/L汞标液,甲壳素与纤维素的比例为2∶1、吸附剂用量为2.5g,吸附时间为2h,温度为40℃,溶液pH值为4.0时,复合物对汞离子吸附率可达94.19%.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对蔗渣氧脱浆二氧化氯漂白的主要工艺参数(ClO2用量、NaOH用量和漂白时间)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工艺参数与纸浆卡伯值、白度及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产生量之间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设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失拟不明显;3个工艺参数对纸浆卡伯值、白度及AOX产生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为ClO2用量、漂白时间、NaOH用量;在优化模拟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ClO2用量0.79%,NaOH用量0.43%,漂白时间53 min)下,纸浆卡伯值为1.83,白度为73.3%ISO,废水中AOX质量浓度为10.8 mg/L,与验证实验得到的纸浆卡伯值(1.76)、白度(75.0%ISO)和废水中AOX质量浓度(11.3mg/L)接近.  相似文献   

16.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总氮的空白吸光度高的主要原因是:K2S2O8在220mm波长上有特征吸收,适当降低K2S2O8-NaOH的用量,延长消解时间,使用二次蒸馏水,用低浓度亚砷酸钠溶液,还原消解后剩余的极少量的K2S2O8,可以降低空白吸光度。K2S2O8、NaOH碱溶液不稳定,使用期短,三天后氧化能力迅速降低,原因是:K2S2O8溶液中,加入NaOH,加速了K2S2O2的分解。K2S2O8和NaOH分别配制,并在K2S2O8溶液中,加入少量HCI,抑制其水解。这样,两种溶液可使用半年以上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用复相光催化剂WO3/CeO2对含溴酚蓝的水溶液处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光催化剂作用机理,讨论了光催化剂的配比、溴酚蓝的起始浓度、光催化剂的用量、试液的pH 值、双氧水的用量、光照时间与溴酚蓝溶液脱色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比WO3:CeO2=3:1,试液溴酚蓝起始浓度为10 mg/L,催化剂用量为0.400 g ,pH =6.3,双氧水的用量为0.20 mL,光照6 h,溴酚蓝溶液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5.5%.  相似文献   

18.
1试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1)碘化钾-硫脲溶液:在少量水中加热溶解55g碘化钾和6g硫脲后,加水稀释至100ml。2)碘化钾萃洗液:5%,1:3硫酸溶液。3)硝酸铋(硫酸)溶液:8N硫酸中含1.5%的硝酸铋。4)次溴酸钠溶液:取饱和溴水25ml与25ml氢氧化钠溶液(1%)混匀。5)砷标准溶液:称取三氧化二砷(优纯级)0.264g和1g碳酸钠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温热溶解。冷却。用硫酸(1:1)中和到微酸性后,移入10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0.2mg As/ml。取上述溶液稀释成0.02mg As/ml使用。6)722型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酸、碱污染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使用酸(HCl)溶液和碱(NaOH)溶液对桂林雁山红黏土进行浸泡,考虑酸浓度(0、1%、4%、8%)和养护时间(7,14d),碱浓度(0、4%、8%、12%)和养护时间(7,14d)双因子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包括固结试验、三轴试验(UU)和直剪试验(快剪),分析酸碱污染对桂林雁山红黏土压缩性指标和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红黏土在HCl和NaOH中浸泡后,其压缩模量、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逐渐减小,且随着酸、碱浓度及养护时间增加,减小的幅度增大;2)对比经HCl和NaOH浸泡红黏土,在相同养护时间下,经HCl浸泡红黏土的压缩模量、黏聚力的变化程度大于经NaOH浸泡红黏土的变化,内摩擦角反之;3)随着养护时间增加,经HCl浸泡的红黏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变化程度小于经NaOH浸泡红黏土的变化,压缩模量反之。对试验结果分析后认为:在酸碱溶液作用下,红黏土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及形状都将发生变化,使其原本稳定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桂林地区酸碱污染红黏土力学效应弱化。  相似文献   

20.
1.用焦磷酸钠为沉淀剂,从混合希土的酸性溶液中,以高锰酸鉀为氧化剂,可迅速的分离出铈。 2.试验了沉淀焦磷酸铈(Ⅳ)时,溶液酸度及焦磷酸钠用量对铈的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找到了比较滿意的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