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T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新鲜催化剂(MB98)的元素组成,主要元素以Bi2Mo3O12,Bi2MoO6,FeMoO4,CoMoO4,NiMoO4,MoO3Fe2Mo3O12 的形式存在。通过XRD、拉曼光谱(Raman)和光电子能谱法(XPS)分析多组分钼铋系催化剂的还原机理,测定不同还原程度催化剂中Mo,Bi,Fe,Co,Ni的主要物相结构和离子价态分布。XRD和Raman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还原过程分4步反应序贯进行;Fe2Mo3O12和(Fe/Co/Ni)MoO4中的晶格氧通过体相扩散向钼酸铋迁移;催化剂的储氧能力不仅与钼酸铋有关,还与Fe2Mo3O12和(Fe/Co/Ni)MoO4有关。XPS测试结果表明:还原生成的FeMoO4,MoO2和Bi主要分布于催化剂体相;在还原过程中,元素Mo,Bi首先在催化剂表面富集,然后向体相迁移;元素Fe,Co,Ni由体相向表面迁移。  相似文献   

2.
氧化铝熟料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热力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化铝熟料溶出过程涉及的二次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讨论。对原硅酸钙在铝酸钠溶液中的稳定性、硅酸钙与铝酸钠溶液的反应、水化石榴石与NaOH和Na2CO3作用和原硅酸钙水化反应分别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原硅酸钙、硅酸钙在NaOH、Na2CO3和NaAl(OH)4这3种溶液成分中的稳定性是不同的;温度升高,NaOH、Na2CO3溶液分解水化石榴石的趋势变大,饱和系数较大的水化石榴石稳定性好于饱和系数较小的,水化石榴石在NaOH中的稳定性强于在Na2CO3溶液中的;低温下原硅酸钙最有可能水化成2CaO·SiO2·1.17H2O和4CaO·3SiO2·1.5H2O。  相似文献   

3.
分别使用Na2SO3和NaBH4制备Se的前驱体,进一步合成了两种发射不同波长荧光的CdSe/ZnS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紫外光谱、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比较了2种体系制得量子点的性能,并考察了包裹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BH4体系得到的产物纯度更高,量子点粒径更小,且在反应速度和荧光强度两方面均优于Na2SO3体系;增加巯基乙酸,CdCl2·2.5H2O和NaBH4的量有助于荧光强度的提高,而Na2SO3的量对荧光强度影响不。  相似文献   

4.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与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Na2O·nSiO2与CO2为原料,加入丙三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制备出了和气相法接近的高分散超细二氧化硅粉末。用三甲基一氯硅烷(CTMS),二甲基二氯硅烷(DCDMS)改性沉淀二氧化硅,并对改性后样品的密度、吸油值、硅羟基含量进行了测定,用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红外以及BET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HCO3-/CO32-浓度对X70管线钢钝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扫描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不同浓度的NaHCO3 /Na2CO3 溶液中的钝化行为。结果表明,材料在该体系中具有明显的钝化现象,随溶液浓度升高,X70钢钝化变得困难。利用Parkins的边界条件,确定了X70钢在1mol/LNaHCO3 +0.5mol/LNa2CO3 溶液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电位区间为-560~-650mV。X70钢在钝化过程中表面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电极过程包含Fe的阳极溶解、生成钝化膜、钝化膜的化学溶解三种过程。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X70钢在活化钝化过渡区表面钝化膜的组成,证实了对电极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锌铝碳酸根型水滑石(Zn/Al-CO3-LDHs)为前体,进行了钼系络离子[O{MoO(O2)2}22-插层水滑石的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插层产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可制备出钼系络离子[O{MoO(O2)2}22-插层Zn/Al-CO3-LDHs的产物,插层产物保持了原有水滑石的层状结构,而且升高温度有利于层间阴离子交换完全,从而使晶体结构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7.
 以五水硫酸铜、甘氨酰甘氨酸(Gly-Gly)、咪唑(Im)为原料,制备了甘氨酰甘氨酸咪唑铜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0213(6)nm,b=0.7023(4)nm,c=1.5911(9)nm,β=102.393(9)°,V=1.1147(11)nm3,Z=4。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CuSO4·5H2O(s)+Gly-Gly(s)+Na2SO4(s)、Im(s)和[Cu(Gly-Gly)(Im)]·2H2O(s)、NaHSO4·H2O(s)在2mol/L HCl中的溶解焓。根据Hess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计算得到CuSO4·5H2O(s)+Gly-Gly(s)+Im(s)+Na2SO4(s)=[Cu(Gly-Gly)(Im)]·2H2O(s)+2NaHSO4·H2O(s)+H2O(l)的反应焓ΔrHmθ (298.15K)=(36.7634±1.1325)kJ/mol,进而求出[Cu(Gly-Gly)(Im)]·2H2O(s)的标准生成焓ΔrHmθ{[Cu(Gly-Gly)(Im)]·2H2O(s), 298.15K}=(-1770.3±1.4)kJ/mol。  相似文献   

8.
 V2O5/TiO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状态对催化性能影响很大,影响活性组分状态主要是活性组分含量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焙烧.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V2O5/TiO2催化剂,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氮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谱(XPS)、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XRD和TEM表明定量掺杂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且活性组分很均匀的分布在催化剂之中.BET、XPS和Raman光谱表征表明,催化剂结构、活性组分状态受活性组分含量和焙烧温度影响.活性组分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强烈影响,主要表现在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相组成、活性组分分散性和状态,并最终表现在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的催化活性上.  相似文献   

9.
用中空纤维膜分散技术制备纳米颗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空纤维膜为分散介质,以制备纳米BaSO4为例,探索膜分散制备纳米颗粒技术。实验以Na2SO4溶液为连续相,将BaCl2溶液通过中空纤维膜均匀分散到Na2SO4溶液中,在透过膜的微小液滴形成的微环境中实现两种溶液的微观混合,并反应生成BaSO4颗粒。实验研究了膜组件构型、反应物浓度、分散剂、膜孔孔径大小等因素对BaSO4颗粒形貌、大小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中空纤维膜制成的浸没式膜组件,反应物Na2SO4和BaCl2溶液浓度均为0.02mol/L,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PEG)制得了平均粒径在10~30nm、球形度好、单分散性好的纳米BaSO4颗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改进铜的碘量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无铬木质素中铜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和改进无铬木质素的性能有重要作用。其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先以(NH4)2S2O8氧化分解木质素,再以NaCl除尽多余的(NH4)2S2O8,适度浓缩驱赶HAc。尔后调整PH,以NaF+K2[CH(OH)COO)2为掩蔽剂兼缓冲剂,KSCN为沉淀剂,倾入准确的过量Na2S2O3标准溶液,淀粉为指示剂,用标准液I2滴定之。该法抗干拢性强,终点鲜明,重现性好,检出下限达1mg铜,完全满足无铬木质素中铜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性硫酸盐种类对碳硫硅钙石生成的影响.把水泥净浆试件分别浸泡于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中,至设定龄期后用XRD、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侵蚀产物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并测定试件强度.结果显示:经此3种硫酸盐溶液浸泡180 d后的试件均生成了碳硫硅钙石;相比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硫酸镁溶液所浸泡过试件的碳硫硅钙石衍射峰较强;随着腐蚀不断进行,各试件边角表层起皮剥落,并伴有灰白色泥状物,后期强度亦有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对水泥净浆的碳硫硅钙石侵蚀而言,硫酸镁溶液明显比硫酸钠和硫酸铝溶液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actions of Na2SO4 and its effects on iron and nickel reduction in the roasting of a high-iron and low-nickel laterite ore through gas composi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es. Results showed that a reduction reaction of Na2SO4 to SO2 was performed with roasting up to 600℃. However, no clear influence on iron and nickel reductions appeared, because only a small amount of Na2SO4 reacted to produce SO2. Na2SO4 reacted completely at 1000℃, mainly producing troilite and nepheline, which remarkably improves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ckel. Furthermore, the production of low-melting-point minerals, including troilite and nepheline, accelerated nickel reduction and delayed iron reduction,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oncurrent production of magnesium magnetite, whose structure is more stable than the structure of magnetite. Reduction reactions of Na2SO4 resulted in weakening of the reduction atmosphere, and the main product of Na2SO4 changed and delayed the reduction of iron. Eventually, iron metallization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during laterite ore reduction roasting, leading to iron mainly being found in wustite and high iron-containing olivine.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电化学法从苯酚水溶液中制取聚苯酚膜并对其进行了耐蚀性研究。以304不锈钢为电极,Na2SO4为电解质,电化学法处理苯酚水溶液,阳极不锈钢表面覆有膜状反应产物,红外分析证实该产物中含有聚苯酚。采用点蚀电位法评判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0.1mol/L苯酚与0.1mol/L硫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2.4V槽电压、常温、反应1h后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最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反应时间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结果表明聚苯酚膜以层状方式生长,形成的片层叠加结构有利于提高聚苯酚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赵硕  唐猛  张轶硕  刘燕  张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566-10572
利用拉曼光谱对室温下Na2SO4-H2O、MgSO4-H2O、ZnSO4-H2O、Fe2(SO4)3-H2O体系中水分子的O-H伸缩振动情况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对频谱中2 800~4 000 cm-1区间,特别是3 400 cm-1附近主峰拉曼位移的移动幅度和3 200 cm-1附近肩峰强弱的考察,研究了拉曼光谱中不同阳离子浓度和类型对水分子中O-H伸缩振动的影响规律。其次,借助高斯拟合分峰的方法考察了各阳离子对水分子不同氢键结构类型的破坏效应。最后,系统分析了配合物的生成和阳离子破坏效应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阳离子的硫酸盐溶液对水分子氢键的破坏能力规律为:Na2SO4> Fe2(SO4)3> MgSO4> ZnSO4。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调查对云台石质文物的主要病害类型进行了总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离子色谱测试仪(IC)分别得到石质样品的矿物成分、表面形貌、元素种类及含量、可溶盐的种类及含量,综合这几种表征方法深入分析石质文物病害产生的原因。现场调查发现云台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为表面泛盐、片状脱落、裂缝等;白色盐害主要是由于可溶盐离子K~+、Na~+、Ca~(2+)、SO_4~(2-)含量较大,结晶析出CaSO_4·2H_2O、K_2SO_4、Na_2SO_4·10H_2O等盐而覆盖在岩石表面所致,片状脱落、裂缝的产生也与可溶盐的晶涨、温差、冻融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钛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系列Eu3+/TiO2复合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初步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作为光催化探针反应,测定其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实验均得到晶化较好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稀土Eu3+的掺入能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的增长,并引起晶格膨胀;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峰有红移现象,即有一定的可见光响应;稀土Eu3+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摩尔比为1%.  相似文献   

17.
在M2高速钢表面磁控溅射制备Cr-N耐磨减摩涂层,用SEM观察涂层组织,采用XPS及GDOES分析涂层表面价态及主要元素分布情况,利用附带电化学噪声装置的微动摩擦学试验机测试涂层及基材在0.02mol/LNa3PO4溶液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同步电化学噪声变化规律,并与涂层及基材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为双层及双组分结构,组成相为Cr+CrN:涂层在空气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耐磨减摩特性,但在Na3PO4水溶液环境下介质中,由于涂层接触区域的去钝化/再钝化以及界面点蚀使腐蚀和磨损相互加速,导致Cr-N涂层丧失了减摩及抗磨作用,失效行为完全不同于干摩擦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钢渣是钢铁冶炼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矿物组成以硅酸盐相为主,具有潜在的胶凝性质,利用钢渣和水泥混合改良淤泥质土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在仍然是废物的钢渣材料,对环境改良做出贡献,同时可以代替部分水泥,节约资源,但钢渣的活性较低导致其早期强度难以发挥。采用Na2SO4作为激发剂,与钢渣粉混合使用以激发其活性,使得早期强度能达到工程要求;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S)及X射线衍射试验(XRD),试验结果表明,在掺加Na2SO4试剂后,钢渣粉-水泥—淤泥土早期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龄期为7天时,其强度与未掺Na2SO4试剂龄期28天的强度相当,说明Na2SO4的掺入对早期强度有明显的改良作用。通过XRD进行物相检索,结果表明,激发剂的加入促进了钢渣-水泥的水化过程以及Ca(OH)2,CaSO4等水化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连地区蒲公英根、茎、叶、花、种子不同部位的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比较了HNO3+HCl、HNO3+H2SO4、HNO3+HClO4这3种不同混酸的消化程度,确定了HNO3+HClO4混酸体系为最佳消化液,最佳混合体积比为4∶1,最佳消化时间为5 min。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2.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中K、Ca、Mg、Na和Fe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表现为:在叶中,Ca>K>Mg>Mn>Cu>Fe>Na>Zn;在花中,K>Ca>Mg>Fe>Na>Cu>Mn>Zn;在根中,K>Ca>Mg>Na>Mn>Fe>Cu>Zn;在种子中,K>Ca>Mg>Cu>Mn>Fe>Na>Zn;在茎中,K>Ca>Mg>Na>Mn>Fe>Cu>Zn。本研究为大连蒲公英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Al2(SO4)3对中孔分子筛MCM-41进行改性,制备了中孔分子筛Al/SO24-/MCM-41.采用X射线多晶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Al2(SO4)3改性中孔分子筛MCM-41,能得到仍保持着六方介孔结构的中孔分子筛Al/SO24-/MCM-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