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潮科技     
抗震环保的竹子别墅曾设计抗震安置房和抗震教室的抗震设计及加固专家肖岩教授,日前成功研发出抗震环保的竹结构别墅。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现代竹结构住宅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化。这批抗震安置房和抗震教室,采用竹子作为结构材  相似文献   

2.
曾设计抗震安置房和抗震教室的抗震设计及加固专家肖岩教授,日前成功研发出抗震环保的竹结构别墅。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现代竹结构住宅技术可以实现产品化。  相似文献   

3.
电气设备抗震设计及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地震烈度为8°及以上的地震区域,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慧榕 《科学之友》2007,(20):38-39
文章阐述了地震烈度为8°及以上的地震区域,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主要结合新版抗震规范与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从下部结构、过渡层、上部结构等各个方面对其抗震概念设计、构造设计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在抗震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了建筑抗震的迫切性及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主要破坏形态的基础上,从钢筋工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三方面出发,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抗震房屋结构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1.多层砌体房屋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汤建新 《科学之友》2009,(4):150-152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发生地震时候,由于上下结构形式不同和各构件抗侧力体系抗震差异使得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为复杂,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也不连续,侧向变形也不均匀,易于发生在相对较薄弱的底层。文章按照相似原理,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发生地震时候,由于上下结构形式不同和各构件抗侧力体系抗震差异使得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为复杂,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也不连续,侧向变形也不均匀,易于发生在相对较薄弱的底层. 文章按照相似原理,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抗震房屋结构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历史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强烈的地震灾害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对抗自然灾害,尽可能地避免地震灾害造成的问题,文章针对桥梁抗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桥梁抗震设计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汶川8级地震的形成机制与中国大陆近期地震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08,30(3):125-127
此文概略介绍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介绍了余震的情况,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笔者认为,以历史地震资料为依据的中长期预报是比较可信的,临震预报的难度较大,目前尚未获得满意的成果。根据近百年来中国地震活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可能分布特点。根据上千年的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华北地区未来相当于唐山地震的强震活动可能将在240年以后、300年以前的期间发生。  相似文献   

14.
就我国看近十几年来的强烈地震震害表明,分析了底层框剪彻体房屋的震害特点,提出了防抗震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龙门山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情况作对比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汶川地震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是持续的,震后地质灾害形成的松散物源将以河流为载体,被输送到下游,并对下游水利建设、防洪防涝等产生较大影响;②构造因素(汶川地震)和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为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统计数据阐述水库诱发地震的因素、地震特征和地震的成因机制,浅析水库诱发地震产生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洪汉净 《自然杂志》2011,33(5):266-270
1990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和1991年菲律宾皮那图博火山喷发,引发了菲律宾海板块西缘的活动。全球板块运动以及相应的地震、火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大地震活动以南半球为主, 发生了2004年苏门答腊Mw 9.1大震(Mw是矩震级),2010年智利Mw 8.8级大地震。火山活动也有类似表现,两个VEI≥5(VEI是火山爆发指数)的喷发都发生在南半球。2011年日本仙台东发生Mw 9.1级大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世界地震活动的格局。考虑到1933年日本三陆大震后的图像,日本弧大震可能没有完全改变全球活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