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相提并论,也许使人觉得奇怪。”明·巴萨杜尔(MinBasadur)在其专著《简单化:飞向创造性》中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事情出了差错而解决问题是件令人不快的工作。相反,大多数人认为创造是令人愉悦的,因为那会产生新东酉。”“其实创造性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性在人们着手解决问题时就已经开始,因为迎接挑战,就会使人产生新的创意。”作为数家大公司的顾问,早在为一家日用品厂商工作时,巴萨杜尔就成为一个专业解决问题的人,通过多年的实践,他总结出称之为“简单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化是…  相似文献   

2.
当大脑想到一个词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相对独特的电信号,解读这种信号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和想要说的话? 设想有这么一种装置,它可以与你内心的思想发生联通,在心灵和行为之间产生互动,甚至可以用来解决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交流难题。  相似文献   

3.
烧香与患癌     
研究人员指出,烧香可以产生香味,但是不断地吸入这种烟气会对人产生危害,使他们罹患呼吸道癌症。  相似文献   

4.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离奇的科幻故事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5.
公司主管要调走了,这预示着将在小宋和小任之间竞争产生新的主管。两个人年龄相仿,都经过不同部门的轮调培训考核.能力水平不相上下。但最终领导选择了小任担任部门负责人。后来据小道消息说,在领导眼中.小宋给人的感觉是镇不住别人,虽然很有激情和活力,但一张娃娃脸让人觉得嫩嫩的,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演播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可能是我们未来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它会在诸多领域中应用甚至使之产生飞跃。虚拟现实可以定义为三维的、计算机生成的、人可以漫游其间与之相互作用并使人沉浸在另一个环境中的模拟。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一个模拟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演播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空间三维图像的反应要比对平面二维图像的反应更好。有了虚拟现实产生的三维图像,我们便能更好地看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趋势。虚拟现实跨越了静止空间,它可以是某一特定现实环境的表现,也可以是纯粹构想的世界。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对电视工作也产生…  相似文献   

7.
变异与幸存     
梁虹 《世界科学》2005,(8):F003-F003
问:在电影《X战管》中,一部分人类自然地变异为拥有“难以置信的能力”的变种人。变种情况可能发生吗?至少在理论上有无可能性呢?比如将病毒的DNA注射到人类基因组中,是否会产生变种人呢?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和生活中,下级与上级处于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博弈。如果相处得好.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双方心情舒畅,有利于工作;反之则是人人心中别扭,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9.
文章引入经济学中的成本一收益理论,在理性人的假设下建立模型,进行腐败根源分析并对与腐败产生相关的4个变量进行变量分析,结尾处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着重强调言论自由与法制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蟑螂、尘螨残骸、真菌类孢子、宠物以及有害化学物品等,对哮喘患者来说,源自这些宿主的分子能够使易感人群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反应,从而让人喘不过气来,进而喘息和咳嗽。有些人甫过幼年即发作,有些人则到了成年以后才患上哮喘.还有些人一辈子都要经受哮喘的折磨。  相似文献   

11.
芯片人     
电子人教授 几年前,英国雷丁大学的沃威克教授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手术,在自己的左肘部植入一个小玻璃囊球,里面含有无线电接收器和几个硅芯片,这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人与机器的复合体,或称“电子人”,也叫“半人半机器人”及“芯片人”。植入皮肤的芯片与他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接收器相连,当他一走进办公室,门便自动打开,由计算机产生的人工合成声音就会说:欢迎你,沃威克教授。灯随之而亮。 目前,除了确定身份,沃威克教授体内的芯片能做的事情还很少。但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植入体内的芯片将可以帮人打开电梯、开启家用自…  相似文献   

12.
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正导致全球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流行。例如,今后25年发展中国家的癌症和糖尿病例数预计至少翻一番,其结果将是人类受苦和残废的情况剧增。现在每年有几百万婴幼儿死于疾病,此外,还有成千上百万人将面临长期慢性病的痛苦,由此而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后果。每年发生的慢性病已引起2400万人死亡.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寿命与健康寿命20世纪人类寿命的剧增对下一世纪的人类生活必将产生深刻影响。半个世纪前,大部分人死于50岁以前,而如今大部分人的寿命已超过50岁,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为64岁,到202…  相似文献   

13.
蜜蜂挑战     
《大自然探索》2005,(3):5-5
有很多人相信,6500万年前,正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产生的巨量灰烬包裹地球多年,在地球上造成持久的“核冬天”,才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不过,热带蜜蜂和其他喜热昆虫继续在对这种理论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人体温为什么是37℃谈起,对体温高于或低于37℃进行了一些科学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出,偏离37℃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这提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好度,过与不及都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有一部片名为《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发生在江浙一带离奇巧合的爱情故事估计很多人对于该剧并不陌生.从轻松喜悦但又不乏紧张气氛的剧情中,我们感叹生活的离奇多变、婚姻的机缘巧合。可这毕竟是让人娱乐的电视剧,如果在科学认知上也是“上错花轿”,张冠李戴,轻则会赔笑大方,重则会产生重走失误或者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我们曾报道过含维生素A的水稻新品种。 这种新水稻是由一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遗传工程培育的,美国孟山都公司拥有培育这种新水稻所用某些遗传工程技术的法定权利。最近,孟山都公司宣布将不要求他人使用这一技术时付出代价,这是为了降低这种权利转让给发展中国家时的费用。该公司认为,成功地开发利用这种新水稻对无数不能得到充足维生素人的儿童有帮助。维生素A对于人体的天然抗病保护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预防皮肤和其他组织干燥,还能产生眼中的感光物质。维生素A缺乏的人在黑暗中视力模糊,他们可能产生眼睛干燥…  相似文献   

17.
徐娜 《大自然探索》2012,(11):38-42
当看到在绿色植株上蠕动的毛毛虫时,不少人都会产生厌恶的感觉。然而,当你看了美国摄影师杰拉多·阿兹普鲁拍摄的毛毛虫照片后,或许你就会改变对毛毛虫的印象。在杰拉多的照片中,那些毛毛虫晶莹剔透,看上去就像陈列在高档商店橱窗里的宝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们在节假闲暇期间乘机旅游已成为平常事。但必须注意的是.人在乘飞机时,特别是体弱及患病者,会由于生活环境突然变化,产生身体不适。因此,了解一些乘飞机时的自我保健知识,对于保障人们在乘飞机旅行时的健康、愉快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当音乐响起时,你是否曾有过想跳上一曲的欲望?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这是人的大腿、臂部和内耳对乐曲的一种自然反应。英国心理学家尼尔·托德说,耳朵不仅可以听音,还能帮助人保持身体平衡。他说,体液流过内耳道的绒毛时,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能侦悉体液的运动情况,然后把身体姿势的有关信息送往大脑。许多科学家认为,耳朵的平衡器官不会对声音产生反应。然而托德强调,内耳中的小球囊对高音特别敏感──包括号角的嘟嘟声和乐曲声。在现代舞厅环境中,球囊当然能够被激活。受激球囊起什么作用呢?托德说,它能够使人产生运动感,即使你…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恐怖袭击以来,最令人恐慌的恐怖袭击是什么?不是人肉炸弹,也不是飞机撞大楼,因为这两种恐怖袭击都比较明显,比较容易控制。最令人恐慌的是汽车炸弹,因为汽车炸弹机动性强,速度快,而且隐蔽性很好。一个身上捆满炸弹的人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一架偏离航线的飞机很容易用雷达探测到:在汽车满地跑的都市里。一辆停在超市、娱乐场所、体育场、酒店等附近的汽车却不会让人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