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挪威西海岸维加岛附近海域,有个叫曼蒂米凯的大漩涡,它曾经吞噬了不少过往船只和渔民,被人们称为"魔鬼大漩涡"和"恶灵之眼"。然而,2006年8月8日,一位挪威海洋考古学家却在这一令人恐怖的大漩涡中,奇迹般地生还了……  相似文献   

2.
唐黎标 《科学之友》2007,(17):60-61
在挪威西海岸维加岛附近海域,有个叫曼蒂米凯的大漩涡,它曾经吞噬了不少过往船只和渔民,被人们称为"魔鬼大漩涡"和"恶灵之眼".然而,2006年8月8日,一位挪威海洋考古学家却在这一令人恐怖的大漩涡中,奇迹般地生还了……  相似文献   

3.
萨特涡流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漩涡之一,位于北极圈稍北处的挪威海岸处。长久以来,许多挪威的传奇故事都与这个漩涡有关。从前的人认为这个漩涡是在海底燃烧中的硫磺火焰所造成,漩涡先把海水迅速地吸入地心,然后猛烈地喷出来。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9,(4):47-47
印度和德国科学家称,一项有争议的实验破灭了在南大洋倾倒数百吨溶铁剂以减缓全球变暖状况的希望。该实验涉及“施铁肥”,即将6吨溶解的铁倒入一个大洋漩涡中心约300平方公里(115平方英里)水域。  相似文献   

5.
正在挪威西海岸维加岛附近的海域,有个叫曼蒂米凯的大漩涡,它曾经吞噬了不少过往船只和渔民的生命,被人们称为"魔鬼大漩涡"和"恶灵之眼"。然而,一位挪威海洋考古学家却在这一令人恐惧的大漩涡中奇迹般地逃生了。恶灵之眼兰德伯格是挪威颇有知名度的海洋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先后发现重要的海底城市遗迹数十处,主持打捞的沉船有上百艘。被他打捞上来的金银财宝和颇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借助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遥远的风车星系最外圈一个环带中没有任何有机物,存在生命形式的概率为零。这种“死区”在星系中极为罕见。而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日前发布的“斯皮策”望远镜最新红外观测图像显示,风车星系中心大范围区域像蓝色漩涡,而环绕星系的外圈却呈现出奇特的珊瑚红色。天文学家分析了风车星系为什么有一红色外圈凸显。这一外圈中缺少正常情况下遍布整个星系的有机分子一多环芳香烃,  相似文献   

7.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北海岸的迪玛半岛风景秀丽,是有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但在半岛以西约148千米的大西洋上,却有一片海域被当地人称为"魔海"。在潮汐的作用下,海面上有时会形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漩涡,这些漩涡一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然后渐渐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状漩涡,这种飞速旋转的大漩涡,吸引力大得足以侵吞一艘轮船。通常两小时后,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8.
纠错     
《自然与人》2011,(6):F0003-F0003
银河≠银河系 本刊上期(2011年第5期)第10页刊登了《从漩涡到棒旋:银河结构大修正》一文。作者赵君亮老师原文的题目是《探究银河系结构的不规则性》,本刊在编辑过程中作了改动。文章刊登后,赵老师指出我们犯了概念错误,“银河系”和“银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银河系是一个由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直径约10万光年,  相似文献   

9.
萨特涡流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漩涡之一,位于北极圈稍北处的挪威海岸处.长久以来,许多挪威的传奇故事都与这个漩涡有关.从前的人认为这个漩涡是在海底燃烧中的硫磺火焰所造成,漩涡先把海水迅速地吸入地心,然后猛烈地喷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9,(7):F0003-F0003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日前举办了2009科学艺术微观摄影展.参赛作品均为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包括由双流体漩涡形成的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华尔兹舞”,超强激光束射至金箔瞬间产生的“泡泡”以及水泥在105摄氏度时“长出”的“花瓣”和“花蕾”等。以下是这次获奖的部分摄影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吴家睿 《科学》2004,56(6):23-25
当科学家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50年代发明“大科学”(big science)一词时,他指的是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显然,在那个时代,只有高能物理学被科学界公认为是大科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大科学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在《科学》上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专栏就是围绕着“大科学”展开的。最近,笔者有机会读到蒲慕明教授为英国《自然》周刊撰写的一篇评论——“大科学,小科学”,感到该文提出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观点和问题。因此,笔者借此专栏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蒲慕明教授以及其他关心此事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10):5-5
最近,在风暴肆虐的新西兰库克海峡斯蒂芬斯岛上,科学家“放生”了一只外形和真正的新西兰大蜥蜴几乎完全一样的机器大蜥蜴,只不过这只机器蜥蜴的皮肤不是由鳞片构成,而是由橡胶制作,机器蜥蜴的“心脏”则是一只镍镉电池。新西兰大蜥蜴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蜥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亿年前,目前这种蜥蜴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科学家“放生”机器蜥蜴的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大蜥蜴的行为特点尤其是求偶和繁殖习惯,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3.
卫星、数字计算机、微电于技术、声响系统在科学家面前展现出更宏伟的前景。二百多年来,海洋学一直是少数科学家们的王国。他们只带些有塞瓶、温度计、标本桶便出海去探索世界洋流的浩瀚漩涡了。如今,海洋学正在迅速成为一门“重要科学”,它拥有巨额财政预算、研究团体和国际联合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4.
大科学与小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和东方都在刮“大科学”之风,大量的研究经费都投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某某组学”等计划上。在中国,“大科学”符合了国家一向的习惯,即“由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科研规划和运行。一些决策者们也认为“大科学”代表着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许多科学家都忙着篡写“大项目”的申请书,要求政府给予高达几亿到几十亿的经费。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中期,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爱给他的朋友们表演一种小魔术:他拿起一个“空”瓶子,先晃几下,然后敏捷地靠近一支点燃的蜡烛.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大吃一凉之时,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又立即熄灭了.原来在他拿的“空”瓶子中,早就装满了两种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7):11-11
最近,在挖掘自意大利威尼斯附近一座岛上的许多具中世纪大瘟疫受害者遗骸中,法医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疑为“吸血鬼”的骸骨。这是一名女性死者的骸骨,其部分躯体和头骨显示,她的颚被用砖头强行张开,这是中世纪使用于“吸血鬼”身上的一种典型的“驱魔术”。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在哲学方面,他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在逻辑学方面,他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在伦理学方面,他是最早强调知识和行为有联系的人。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了不知多少代人的大哲学家,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两道考题。第一道考题是这样的: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即把你们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人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上期刊登的文章《陷入“情感”漩涡的植物》中讲道,虽然原地,它们之间也能进行交流。也有明争暗斗。那么,植物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相似文献   

19.
手机的变迁     
手机,原来俗名是“大哥大”,它的主要作用是“打天下,听世界”,“心胸”广阔、目的纯洁,没什么“杂念”。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又有了短信这一功能,由于价格便宜,广受大众欢迎,短信大为流行,手机进入了“短信时代”,“拇指经济”蓬勃发展,各大网站看准“风向”,  相似文献   

20.
杨信 《知识就是力量》2006,(12):F0003-F0003
大狗熊双簧(双大怪之一) 大狗熊原名孙宝才,是天桥有名的双簧艺人。“双簧”又名“双学一人”。由二人合演。表演时,一人前面坐,一个后面蹲。头里儿的叫“前脸儿”,后面的叫“后身儿”。大狗熊演“前脸儿”,他头大脸长,仪态憨厚,笑容可掬,玩意儿里说、学、逗、唱,包袱抖得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