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葛瑞法 《科学之友》2007,(20):168-169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杨舰  刘丹鹤 《科学》2005,57(5):44-48
创办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它凝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并通过创办科学期刊、从事科学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开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新局面。本文试图追寻历史上中国科学社与清华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近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孔令宏 《大自然探索》1999,18(2):120-124
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真正产生时起,就依属于,服务于王道政治,这形成了它的一系列特点。在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中强化成熟后的明,清两代,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了全世界高铁营运里程最长且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百年前,中国近代科技先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伟大理想“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在站起来的中国人面前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6.
王炯 《科学之友》2007,(8B):125-126
文章在分析了近代中国水墨画的时代背景后,指出了在看似华丽的外表下,近代中国水墨画已经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7.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技创新背后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类似的问题与讨论很多:杨振宁教授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国人总要习惯性地表现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毋庸置疑,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身份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持续创新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实质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创新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了近代中国水墨画的时代背景后,指出了在看似华丽的外表下,近代中国水墨画已经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王炯 《科学之友》2007,(16):125-126
文章在分析了近代中国水墨画的时代背景后,指出了在看似华丽的外表下,近代中国水墨画已经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0.
张剑 《科学》2006,58(6):26-28
任鸿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最为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社的灵魂人物,先后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基会)领导人、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等。他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与有序发展、国家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通过这些职位与实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是任鸿隽诞辰120周年,梳理他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及影响,不仅是对他的缅怀,对今天我国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物流信息化,从中小物流企业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聚元 《大自然探索》1996,15(3):117-122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储藏,得出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才识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没有从”数量化“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使得已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无法突破并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安装工程作为民用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Nuclear technique is a powerful scientific tool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 area with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China. Application of nuclear technique in agriculture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high-tech area, and also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non-electrical power application of nuclear techniqu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uclear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field has achieved a lot and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current paper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esents the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technique in the Chinese a-griculture briefly. 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我这家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出发,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家业工程技术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家业工程技术开发与家业科学研究同样重要的观点,并对我国家业工程技术开的重点技术领域以及促进家业工程技术开发的对策与措施给予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史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5,14(1):119-123
木文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开展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