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塔中隆起北斜坡志留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详尽的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志留系(主要是下砂岩段)储层的特征.志留系砂岩成分成熟度总体较低(岩屑砂岩为主),但在下砂岩段下亚段常夹数层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储层成岩压实作用较强(粒间一般以线接触为主);以碳酸盐类及硅质和高岭石为主的胶结作用总体较强;溶蚀作用一般较弱,但局部层段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的溶蚀作用强烈,对储层性质影响较大.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原生粒间孔、颗粒(长石、岩屑)溶孔、碳酸盐(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物溶孔和微孔隙.储层孔隙类型和组合在平面和纵向上存在一定变化,多数层段以粒间孔和微孔为主,局部层段碎屑颗粒间碳酸盐溶孔占较高的比例.进而总结了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为压实作用、成岩胶结作用和储层岩石学特征(碎屑组分和粒级等).较为优质的储层基本为中-细粒以上石英砂岩(或成分接近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2.
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具有不同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储层特征.为指导该气田储层预测与井位部署,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认识到太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太2段,砂体分布受潮控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控制,具有砂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好—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征;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为主,成岩相以黏土+硅质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及黏土+硅质+碳酸盐胶结岩屑溶孔与晶间孔相为主,物性较低,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发育程度与粒度、岩屑含量和溶蚀作用息息相关,粒度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越发育.相反,石英含量升高不利于储层发育,压实、交代和胶结作用也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3.
羌塘盆地侏罗系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因分类及有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厚度大 ,分布面积广 ,砂岩储层发育 ,但砂岩储集物性及孔隙结构普遍较差 ,现有露头样品分析表明 ,其储层主要为低特低渗储层。侏罗系低渗砂岩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相带与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的控制。依据其储层的控制因素 ,将其划分为强压实型、中等压实碳酸盐胶结型、强压溶石英次生加大型、泥质包壳粘土矿物胶结型、沥青充填型、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型 6种低特低渗砂岩储集层类型 ,这些类型各具不同的储集潜力和分布范围。其中 ,发育于三角洲前缘等相带中的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型低渗砂岩储层储集性能较好 ,为羌塘盆地最有利的碎屑岩储层。  相似文献   

4.
徐洪玲 《河南科学》2014,(12):2564-2569
为对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MT油田盐上层储层微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岩心手标本的观察及对研究区200余块样品的薄片分析,认为MT油田储层为陆源碎屑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及次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分选中等-差,磨圆较差,具有成分、结构成熟度低的特点,填隙物主要为粘土杂基和钙质胶结物;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蚀作用,以刚性颗粒表面微裂纹、塑性颗粒变形、钙质胶结、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交代碎屑组分、溶蚀孔隙为典型特征.储层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及裂缝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利用Axio Vision4.0系统进一步进行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将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4类,并对每类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羌塘盆地侏罗系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因分类及有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砂岩储层发育,但砂岩储集物性及孔隙结构普遍较差,现有露头样品分析表明,其储层主要为低一特低渗储层,侏罗系低渗砂岩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相带与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的控制,依据其储层的控制因素,将其划分为强压实型,中等压实-碳酸盐胶结型,强压溶-石英次生加大型,泥质包壳-粘土矿物胶结型,沥青充填型,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型6种低一特低渗砂岩储集层类型,这些类型各具不同的储集潜力和分布范围,其中,发育于三角洲前缘等相带中的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型低渗砂岩储层储集性能较好为羌塘盆地最有利的碎屑岩储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柴北缘冷湖五号上干柴沟组储层主要为三角洲相细砂岩和粉砂岩,少部分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及溶蚀等成岩作用,具有压实、溶蚀作用中等和胶结作用较强的特点,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硫酸盐胶结、硅质胶结和自生黏土矿物胶结。储层现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研究区的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和溶蚀扩大孔。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优质储层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砂、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席状砂,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蚀作用对孔隙的扩大和压实、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根据砂岩普遍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鄂博梁Ⅲ号构造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对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砂岩较细,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含少量中砂岩和粗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含少量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作用阶段已经达到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中等是孔隙度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较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物、硫酸盐胶结物、硅质胶结和黏土矿物胶结,胶结物充填孔隙、堵塞喉道,在成岩早期能起骨架支撑缓解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中等,主要为长石、岩屑、碳酸盐胶结物及杂基等易溶组分溶蚀成粒间、粒内溶蚀孔,为储层增加次生孔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盐定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是受成岩作用影响的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研究区砂岩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的分析,长8油层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其次是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和重结晶作用;其中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浊沸石溶蚀能有效的改善孔隙,有利于储层发育,而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则使原生孔隙减小和储集层致密。成岩作用更受到原始沉积物组分,沉积环境,结构及孔隙间的流体性质,埋藏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而这些因素又与大地构造背景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心观察、普通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曲线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砂组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五大类: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和裂缝,以片状和湾片状喉道为主,红连地区的孔隙结构好于胜北地区。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好,发育孔隙型储层。物性特征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对砂岩成分、成岩作用负胶结物投点图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集性能有显著的破坏作用,黏土矿物的转化和沉淀次之。溶蚀作用和发育的裂缝对于储集空间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洛伊地区三叠系上统储层孔隙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普遍较低。储层主要发育溶蚀孔、残余粒间孔及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孔隙吼道分布较不均匀,半径普遍较小,孔喉结构为微孔细吼型。三叠系上统储层孔渗较低,非均质性较强,大多数样品的渗透率低于0.1×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及成岩作用的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该区主要的储集砂体。成岩作用过程中胶结作用及压实作用是研究区储层原生孔隙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压实作用减孔量达到25.94%,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对储层孔渗有较好的建设作用,构造作用所形成的微裂缝为流体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古盆地沉积边界的确定方法。方法从大量的地质资料入手,利用碎屑重矿物组合、粗碎屑组分和矿物成熟度3种参数确定古盆地边界。结果确定了碎屑岩的碎屑重矿物组合、粗碎屑组分和矿物成熟度的特征及其随着搬运距离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探索性地恢复了古盆地的沉积边界。结论沉积物从物源区到盆地搬运沉积过程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确定古盆地原始沉积边界位置的方法,是进行沉积盆地定量化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对于页岩气富集和开采具有重要影响。应用高压压汞、低温N2和CO2吸附实验结果,对淮南潘谢矿区石盒子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和成熟度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潘谢矿区石盒子组页岩孔隙度为1.21%~11.00%,平均3.58%;孔隙类型主要为平行板状孔、楔状半封闭孔及墨水瓶孔。潘谢矿区石盒子组页岩的总孔容为(12.77~36.66)×10-3 cm3/g,总比表面积为(10.27~26.01) m2/g,平均孔径为9.59 nm,介孔对孔隙结构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微孔和宏孔。孔径为0.5~0.85 nm,2.1~3.5 nm及71~150 nm的孔隙对潘谢矿区石盒子组页岩孔容起主导作用,孔径为0.4~0.85 nm和2.5~5.0 nm 的孔隙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TOC)、矿物组分和成熟度均会影响石盒子组页岩孔隙结构的发育。TOC的富集有利于拓展孔隙空间和孔隙结构的发育;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会抑制孔隙结构的发育,脆性矿物则相反;石盒子组页岩成熟度达成熟-高成熟,处于有机质第一次裂解后孔隙减小阶段。该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该区页岩气赋存富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其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集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颗粒间以点-线接触或线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主要有薄膜-孔隙式胶结、孔隙-薄膜式胶结;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分选较好,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储层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为主;长2砂岩孔隙结构属大孔中-细喉型。长6油层组所经历的成岩作用较复杂,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区长2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微裂缝。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石薄片资料分析显示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测试资料,认为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成岩演化阶段整体上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该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碳酸盐胶结物不仅占据着原生孔隙,且充填了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大量次生孔隙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并在3500m左右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5.
依据岩石薄片分析,利用成岩作用定量分析及成岩演化等技术,对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砂岩储层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须二段储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但亦存在孔隙发育的优质储层段;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粒度较粗,岩屑含量相对较低的砂岩中,在成岩过程中优质砂岩储层抗压实能力强;早期绿泥石与自生石英共同起到了抗压实的作用,保存较多的原生孔隙,提供了有利的渗流通道,有利于后期溶解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16.
富县北部地区侏罗系延9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富县北部地区延9砂岩储层特征,文中利用大量岩矿分析、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对延9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孔隙类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是细粒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岩石物性总体较好,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等孔隙类型,喉道以中喉为主。研究区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因素和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同时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7.
Carbon isotopes of pedogenic carbonate are often used to study paleoenvironments, but the existence of detrital carbonate changes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To develop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determine existence of detrital carbonate in carbonate nodules, and to avoid it during isotope analysis, 23 pedogenic carbonate nodules in Miocene loess from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rough micromorphology and carbon isotop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between matrix carbonate (B) and pore carbonate (A) (δ13C(B-A)) ranges from 0.27‰ to 0.44‰ in nodules containing detrital carbonate and –0.16‰ to 0.13‰ in nodules where detrital carbonate is absent. The latter is within measurement error, but the former is beyond it. Here we propose an isotopic approach to determine if nodules contain detrital carbonate: if δ13C(B-A) is within the measurement error, the nodules do not contain detrital carbonate, and vice versa. We suggest that it is better to analyze pore carbonate instead of matrix carbonate when using carbon isotope of carbonate nodules to reconstruct paleo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8.
何家集地区长4+5和长6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骨架砂体是主要储集体。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中-细砂岩,碎屑组分平均含量长石60.8%,石英22.0%,岩屑17.2%,胶结物主要为硅质、长石质和绿泥石膜,其次含水云母和铁方解石。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是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等,研究区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最为发育,成为油气储集的主要空间。含油层段为物性较好的中-细砂岩,通常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大于0.5×10^-3μm^2,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录井油气显示为油斑或油迹。电测曲线表现为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声波时差中-高值,电阻率为中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