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新世纪,知识竞争力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它又主要受制于教育文化的创新水平.因此,建设一流大学成为国内不少大学全力追求的宏伟目标.然而,如果对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或本质特征缺少本真把握,将会出现战略导向上的认知误区与行为实践上的操作偏向.  相似文献   

2.
在新世纪,知识竞争力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它又主要受制于教育文化的创新水平。因此,建设一流大学成为国内不少大学全力追求的宏伟目标。然而,如果对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或本质特征缺少本真把握,将会出现战略导向上的认知误区与行为实践上的操作偏向。一、什么是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学术标志是一流大学之所以形成的内功与原动力,文化标志是外在保障与支撑硬件,产品效益之价值标志则是其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1·学术标志:学科创新、知识创新、一流教授。由于学科框架既是专家学者进行知识创新的思想操作平台,也是体现教育创新、传播新…  相似文献   

3.
<正>陶文铨教授作为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是我愿意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为把西安交大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把我们的学科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首先感谢大会提供北大一个发言的机会。历史已经进入新的千年,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教育部制定、国务院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5.
詹华 《科学大观园》2010,(17):59-59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子,从小。他的成绩一直都排在班上前几名。那个时候,他最喜欢听周恩来的故事,于是。他便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家。老师说,想成为外交家,首先得考上大学,于是他对自己的规划便是能上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一个单位或个人学术水平高低和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科技奖励工作。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授奖的数量不同,单纯用获奖数量并不能合理反映高等院校科技实力的相对变化情况。为此,本文提出"院校率"的概念,专门用于定量表征高等院校的科技实力。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高等院校在国家三大奖的获奖能力上有明显提高;在我国,一流大学几乎都具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能力;在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内,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是成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8-10
北京大学科技园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对外进行国际国内合作、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北京大学科技园立足于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致力发展原创科技、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一流的创业服务(3M)、技术转移服务(TLO),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成与北京大学具有同等赞誉的一流大学科技园区,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成果进入园区创业。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由于人口无限制地膨胀,人类生存空间愈加显得狭小和窘迫。近30多年来,世界人口增长了20亿,其中十亿多出生在亚洲。按照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计算,每35年人口就增长一倍。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到2030年,人口激增到1OO亿。由于人口爆炸性地增长,直接危及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阻滞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的障碍,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所面临难题中的核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度者和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造就国际一流水平的博士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博士人才,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的战略任务。本文结合天津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了世界一流博士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具体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完整性”成为当前生态伦理研究中的重要观念。人们诉诸于“自然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这一判断,来描述各种人为活动可能对自然造成的环境伤害。很多人认为,人类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同一性”。任何侵害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人为活动都应该受到伦理上的拒斥。问题是,生态系统并非是诸如“物种”那样的自然类,后者才拥有本质主义意义的“完整性”,生态系统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内在本质,而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动态复杂系统。无论是传统上的“自然性”,还是构成上的“整一性”,都无法确切地诠释完整性的真实要义。重塑生态完整性需要新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以基因学谚DNA双螺旋模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学的方法论基础,指出机械还原纲领虽然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有基巨大贡献,但对于探索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还存在根本上的限制;有机率虽然肯定了组织结构的核心地位与可考察性,双说不出生命整体是如何“突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埃吕尔与温纳的技术本质观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吕尔给技术下了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温纳对技术采取了非本质主义的描述;埃吕尔认为技术已成为一种环境,温纳则认为技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所讨论的技术都是广义的技术。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本质观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指明了现代技术这种无所不包的性质,揭示了整个社会的技术化和人的技术化生存的现状与趋势,彰显了技术对人的形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网络技术和虚拟实在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世界被快速地纳入到当代社会的生产体系,消费体系和文化体系之中,如何看待虚拟世界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话题,本文从社会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虚拟世界的本质及其与同实世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秉承共生的理想将是克服目前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关系理解上出现混沌化的一种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休谟问题的真正核心在于:一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流变性,这从休谟对实体的否认上体现出来;二是这双重世界之间因果作用的非超距性,这集中地体现在休谟探讨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必要条件的论述上,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两大核心前提出发才可能真正解决休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然之死与人类世界观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而引发自然之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广泛传播,人类中心主义得以立足的价值根基是主体性原则统治下的主客二分的世界观,要避免因自然之死导致人类提前死亡的悲剧发生,就必须在人类世界观上实现根本性转变,而海德格尔、莫尔特曼对现代文化的深层信念所做的批判性反思.为人类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一个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下提出了创建清华大学科技园的构想,次年正式开始建设。经过了13年的发展,清华大学科技园主园区全面建设完成。一流环境聚集一流企业,一流企业聚集核心技术,清华大学科技园主园目前聚集了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机构,吸引了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研发机构、20家海外上市公司、大量的清华大学产业及成果转化机构、200多家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创业企业。  相似文献   

17.
经历2000多年漫岁月的洗礼,兵器自然哲学思想的胚芽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构筑现代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也是本世纪一系列科学理论新的生长点,韩非子“矛盾之说”已发展成为现代“矛盾对立统一”的宇宙观。胡非子“令合弓矢”的观战也成为现代条件下探索自然界互补性,并协关系,生态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医院一举成名.疾风骤雨中,撑掌生命扁舟的院长张定宇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抗疫英雄. 以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人民英雄"张定宇为主要原型人物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正在热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10-10,11
四川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超过中国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甘薯产量的总和。但长期以来,四川甘薯育种偏重于产量的增加,不重视以提高淀粉含量为核心的品质改良,致使四川省甘薯其淀粉含量只有12%~15%,缺乏适用于淀粉和酒精加工的高淀粉专用品种已成为制约四川省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对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终身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涉及语言学习与语法、语言研究、学术、科研、教育、创新等方面,对如何进行创新型研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语言研究的前景等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对我们清醒而正确地认识上述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