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小钰 《遵义科技》2006,34(1):50-53
沼液是沼气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理活性物质,对农作物生产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在水稻旱育秧过程中,为了探索沼液浸种新技术,我们对水稻种子进行不同时间长短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作对照,开展对出苗率、成秧率、秧苗素质以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研究,从而寻求最佳的浸种时间,以便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治喜 《遵义科技》2005,33(3):48-49
沼渣沼液是良好的有机肥料,施用沼渣沼液可以提高地力,增强作物抗病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为探讨水稻生态旱育秧大田施用沼渣沼液的效果,以促进我镇水稻无公害生产发展,今年实施水稻生态旱育秧大田施用沼渣沼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沼液沼渣是良好的有机肥料,施用沼液沼渣可以提高地力,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降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我镇农村近年来沼气发展迅速,为了充分利用沼气所产生的沼液沼渣,进一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水稻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推进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进程,于2007年在我镇新黔村新华组李国强的责任田进行了沼液沼渣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取大区简比试验方法,探讨研究了杂交水稻沼液浸种、清水浸种以及大田配套的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A产量最高,亩产为687.5kg。其次为清水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B,亩产为653.7kg,最低是清水浸种和大田只施化肥的处理C,亩产为598.4kg。沼液浸种A比清水浸种B亩增产33.8kg,增产5.2%,沼液浸种A比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89.1kg,增产14.9%.清水浸种B比清水浸种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55.3kg,增产9.2%,由此看来,采用沼液浸种,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大田施肥采用沼液肥施用,效果好。可作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我县水稻无公害生产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我县沼气池发展优势,根据省农推总站和省能源办的具体安排,2005年度,凤冈县农技站、能源办联合实施了生态早育秧大田施用沼渣沼液试验,现将试验实施结果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6.
从沼液在水稻上综合利用试验中得出,沼液浸种、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秧苗素质,大田中作底肥和叶面喷施可以提高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最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增产。  相似文献   

7.
刘亚运  汤彬 《遵义科技》2007,35(3):29-33
通过对生态早育秧苗床应用“敌克松、旱育保姆、广枯灵、瑞毒霉”等4种杀菌剂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沼肥培肥苟床,沼液浸种,沼液喷苟的生态旱育秧育秧方式,可有效控制立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提高移栽秧苗素质,培育低位多蘖矮壮秧,节省杀菌剂投入,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无公害化生产。大田试验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明朗坝水稻生产的现状,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的对策措施,为我县高海拔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积极探索技术路子,促进我县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日本的水稻生产技术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合于水稻生产。水稻是日本主要粮食作物,稻米是日本人的主食。日本的植稻布局由国家统一制定,耕地为一年一熟,冬闲或夏闲。每年水稻播种前下达计划,由农协将面积数通知农户,农户严格按计划面积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汉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稻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本文联系汉中当前实际,介绍全市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实施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水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水稻生产在临翔区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程,并针对水稻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改进品质,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水稻自古以来是嘉兴最大宗的农作物。过去的50年间,嘉兴市作为浙北粮仓为保证全省“粮食基本自给”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开放政策,嘉兴市水稻生产承担着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赋予传统的水稻生产以新的活力,开创新的局面,从速进行品质和区域调整,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新体系,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是农业部门必须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一国内外水稻生产发展历程显示:稻米生产对于消费市场一般先是支配,再转为…  相似文献   

13.
韦红  易金全 《遵义科技》2007,35(5):21-23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8万多亩。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是病虫则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由于近年来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种植密度的加大,氮肥用量增加,水稻品种抗病虫性能的逐渐减弱,以及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多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沼液中小分子有机酸、硫化物、污泥、无机离子等组份对酒精发酵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阐述了沼液回用的可行性,并通过中试实践验证了这一结论。证明沼液回用生产乙醇与传统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法相比,无好氧废水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国 《遵义科技》2006,34(3):28-30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对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渴望进一步增强。遵义裕农种业作为我市集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主要种子龙头企业之一,为加速种子的更新换代,组织了一批在生产上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全市范围内作对比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使杂交水稻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我站今年应遵义裕农种业的要求,按其试验方案完成本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钵苗行栽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研制成功的水稻钵苗行栽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样机的性能指标检测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检测项目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满足水稻生产要求;采用水稻钵苗行栽机作业与人工抛秧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秧苗分布均匀、直立度好等特点;与插秧相比具有栽植深度适宜、植伤轻、缓苗快的优点,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每公顷可增产558kg,增产幅度达到10.0%,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钵苗行栽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水稻移栽机械.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没”中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村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中央l号文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核心要求和工作目标。水稻生产是汉中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不论在平原还是山区都是以水稻为主。在生产环节中,水稻的收获环节机械化,近几年发展很快,比较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已在汉中地区广泛应用,尤其是平原区域,机械化收获水平已达到80%左右。但水稻生产中的插秧环节、机械化程度基本处于零的状态。虽然农机推广部门近几年也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汉中水稻生产受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插秧环节机械化始终没有得到突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国家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扶持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关键环节就更需要机械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1大理州水稻生产发展概况水稻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总产则占全年粮食总产的近40%.同时稻米又是人民最喜爱的食物,全州约8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切实抓好大理州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不合理占用稻田的状况,从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稻田在抗击自然灾害、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与环境友好中的4个方面作用,论述了水稻生产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解决稻米生产与供求这一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段启容 《遵义科技》2007,35(4):25-29
为了加快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促进水稻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根据贵州省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引进品质优良,经济性状较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通过试验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适口性,以期为我县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