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2010年8月12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对泸县科技局和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担的"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在泸县云龙镇实施的杂交中稻II优498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省科技厅胡秀成助理巡视员、农村处吴彬处长、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市科技局苏平局长、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焦滩乡启动总投资3200万元的现代农业发展(水稻)项目建设,预计明年3月底可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该项目是合江县唯一实施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规划建设水稻高产高效基地1万亩,在沙土、老泸、小岩三个村实施田型调整、土壤改良、完善渠灌与排水设施、配套田间生产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其中,田型调整5000亩,增肥地力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面8000亩,新建灌溉渠道14.8公里,新建PE管道10公里,新建和改建提灌站4座,新建田间生产路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8月11日,受四川省科技厅委托,泸州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科技局和泸县农业局共同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第一期"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三期"冬水田杂交中稻氮后移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进行了中稻现场测产验收。省水稻所书记、研究员熊洪、重庆市农科院再生稻研究中心书记、研究员李经勇等专家  相似文献   

4.
宁海县青珠农场四胜塘位于三门弯内下洋涂。未围海涂质地为轻粘土,一米涂层平均含盐量(氯化钠,下同)1.17%,酸碱度9.0。四胜塘总面积1,449亩,可垦种净面积1,209亩。1976年春大面积播种田菁,同时试种棉花20亩,平均亩产皮棉80.3斤;冬种大麦250亩,平均亩产76斤。1977年全塘垦种棉花、水稻、柑桔共715亩,占可垦种净面积60%,生长较好,30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达116.5斤,为新围涂地迅速垦种利用和植棉速获高产取得了经验。现将四胜塘棉花高产技术经验,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正>经省交叉验收小组实地测产验收,榆阳区2015年度百亩玉米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1152.46公斤。2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区的情况分别为,牛家梁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72.5公斤,巴拉素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66.8公斤,超过预期目标,示范带动效果明显。2007年以来,榆阳区在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百亩、千亩玉米高产创建均创全国玉米高产纪录,2009年起被农业部确定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区)之一。2015年,榆阳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分别以牛家梁镇赵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5,(10):1-2
为进一步壮大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合肥市将按照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思路,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建成四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优质粮油基地。以三县圩区和岗区为重点,巩固建设180万亩优质稻、180万亩“双低”油菜、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30万亩优质花生、20万亩优质豆类、20万亩脱毒山芋、10万亩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二是菜瓜果基地。以肥西合铜路、合六路。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7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负责人之一、四川农大教授、博导马均带领课题组有关人员、眉山市东坡区科技局等一行5人,在省水稻高梁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的陪同下,考察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泸县核心区、示范区建设。考察组一行先后到兆雅镇石龙村、天兴镇田坝村察看了水稻生长情况,特别是察看  相似文献   

8.
素以干旱、贫困闻名中外的甘肃省定西地区,除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自然生态类型外,还存在相当比重的高寒阴湿生态类型。包括岷、漳、渭源三县的大部分和陇西、通渭、临洮的少数高山地带,共涉及65个乡,791个行政村,5088个生产合作社,81.50万农业人口。该区域有耕地21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7.69%;粮油作物种植面积196.28万亩,其中粮食174.17万亩,油料22.11万亩。农作物基本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四川省政府网站公布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度粮食生产目标考核结果的通报》,包括合江县在内的22个县市区荣获2015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2015年,合江县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狠抓科技培训和科技创新,以"百亩攻关、干亩示范、万亩展示"为抓手,扎实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农民经营体系,积极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保持了粮食持续增产的良好势头。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51.1万吨,增长2.01%。  相似文献   

10.
<正>依托临港经济园区、城西工业园建设的四川泸县经济开发区,已被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为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泸县正积极加快建设步伐。为尽早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泸县经济开发区一方面加速水、电、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生产技术服务,4月14日,宜宾市科技特派团粮油分团成员,市农科院赵德明研究员、江青山研究员等水稻专家到省级贫困村叙州区赵场街道北平村春耕生产现场开展技术培训,助力春耕生产,确保"应种都种,能种尽种",夯实水稻生产稳产丰产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宁夏沙生植物进京盖沙孟环一种既耐旱又可做饲料的柠条,既可做编织材料又能抗旱的沙柳,俗称沙地花姑娘、开花期极长的花棒,还有沙枣、毛条、红柳等等,这些在内蒙古、宁夏等地的沙地旱地都能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沙生植物将在明年首次“浩浩荡荡”进京,把北京的5万亩(约相当于 3333.33公顷)裸沙地全部覆盖。据了解,北京是华北地区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风沙化土地涉及郊区11个区县的129个乡镇,风沙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4%,具中“三河两滩”重点风沙危害区尚有近20万亩(约相当于13333.33  相似文献   

13.
“优质超级杂交稻综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是辽宁省重点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承担技术支撑的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在省内各水稻主产区建立了7700亩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的核心示范区,示范区的高产起到了明显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水稻生产迅猛发展。2006年全省杂交粳稻由原来的10万亩激增到50万亩,单产增加100公斤,总增产7000万公斤,帮助农民增收1.35亿元。  相似文献   

14.
杨福 《科技促进发展》2015,11(6):781-783
本文对水稻新品种东稻4的选育经过、吉林省水稻区试产量、稻瘟病鉴定、耐盐碱性、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详述,指出东稻4是集高产、耐盐碱、优质、多抗为一体的水稻新品种。自2010年审定至今,累计推广712万亩,创经济效益8.2亿元。  相似文献   

15.
九、车拉乡牛的辈历车拉乡是甘肃省宕昌县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点乡之一,距县域8公里,海拔1900—3552米,呈典型的高山深谷型地貌。全乡15个行政村,62个合作社,2178户农民,总土地面积24.4万亩,其中:农耕地2.147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8%;成片草地10.95万亩,占44.9%;另星草地3.46万亩,占  相似文献   

16.
被浙江省科委列入“百万亩高产示范项目”的汕优10号、协优46号水稻杂交组合,继1989年全省推广31.6万亩的基础上,去年一下子推广到245万亩,占全省杂交晚稻总面积的26.5%。这显示出这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强大优势,行家们认为,这个组合将是浙江省汕优6号的理想接班组合。浙江省自推广杂交水稻以来,一直以汕优6号当家,但是随着推广年限的延长,品种抗性下降,产量不稳,然而近几年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汕优10号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5月27日下午,泸州市科技局局长苏平、副局长金忠全及农村科负责人深入到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高粱育繁基地和泸州老窖金坛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就"酿酒专用优质高粱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调研。苏平局长一行在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和泸州老窖公司农科所科研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高粱育繁基地和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听取了课题组项目实施工作和情况介绍。苏平局长在检查调研后强调,"酿酒专用优质高粱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是省科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辐射育种工作是从1958年大跃进年代开始的。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群众性的辐射育种科学实验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辐射育种已成为群众性种子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部份和手段。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辐射诱变先后育成了具有早熟、抗病、矮杆、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七十个新品种。其中四十二个,已推广三百七十四万亩:如辽宁省育成的水稻品种“熊岳613”较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已推广六十余万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水稻中籼“二九矮七号”诱发育成“辐育一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1998,(4):25-25,28
庐江县是以双季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40万亩,其中双季稻60万亩以上,稻谷总产50万吨上下。近几年,我县示范推广双晚两系粳杂“70优04”,普遍增产增收。其中新渡乡双千亩双晚示范片,多次受到出席全国和全省两系粳杂现场会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称赞,产生了轰动效应。县委、县政府把推广“70优04”列入农业产业化优质粮油系列开发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了两系粳杂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20.
2003-2006年,在市科技局的精心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我县连续4年承担了“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县水稻品质和产量总体水平,成为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增长点和创新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粮食生产向优质化、产业化方向的转变、是我县农业科技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将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北岸、全县耕地面积53.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0万亩,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是杂交水稻种植大县。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进一步重视。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选择适合我县粮食生产的新品种(组合)、有利于我县粮食生产的稳步健康发展。“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聚高产、优质为一体,对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粮食妥全具有重要的观实意义。为充分发挥我县的丰富资源和传统种粮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全面推广“良种良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四年来,我局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50余种(个),累计推广面积150余万亩。——2003年,我县首次引进“二代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