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属中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细菌,诸如作为猪、牛、绵羊的沙门氏菌病、家禽付伤寒等的病原之一;作者在一次小白鼠的细菌败血性感染检验中,经初步的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单纯的鼠伤寒沙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改进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垫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进行培养。选用最佳筛选效果培养基对动物肠道和垫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BPW 预增菌、MKTTn 选择性增菌转种XLT4 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的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在1015 份动物样品中检测出3 份沙门氏菌阳性,能够检测出垫料中1CFU/g 的沙门氏菌。结论改进的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检出率高于现有国标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及垫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野生树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携带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树鼩携带的可培养微生物群系进行初步调研,为制定树鼩的微生物学等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1只野生树鼩呼吸道分泌物、肠道内容物和体表毛发,接种于多种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药敏和16SrRNA测序鉴定。结果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和检测到可培养的16个科32个属56种细菌及10个属的11种真菌;以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支原体属的携带率最高。其中常见病原菌有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巴斯德杆菌、肺炎链球菌、空肠弯曲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鲍氏志贺菌和支原体等。结论树鼩携带细菌和真菌的属种丰富、复杂,存在着多种人兽共患疫病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共同抗原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分别免疫56日龄ICR小鼠,经间接ELISA和直接凝集试验测定证实,产生了血清分型H抗原的抗体,亦产生了针对鞭毛蛋白共同抗原组分的抗体。同时,用灭活全菌抗原免疫3日龄伊莎鸡,经单抗CB8+de7竞争ELISA测定,灭活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组同样测出较高滴度共同抗原表位的抗体。进一步用都柏林、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活菌分别人工感染56日龄ICR小鼠、3日龄伊莎鸡和14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著名的致病菌,并能够在湖水等多种环境中存活。人类可能通过食用携带病菌的食物或接触含有病菌的水体等多种方式遭受它们的入侵。因此,实验旨在研究沙门氏菌在水体中的存活规律,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依据。将沙门氏菌接种到采于长春市南湖水体的10个水样中进行培养,并使用Weibull分布模型和线性模型模拟沙门氏菌的存活动态,同时分析了水体理化性质对细菌存活的影响。Weibull模型拟合沙门氏菌在10个水样中的存活时间分布在9.44~27.94 d之间,而线性模型拟合结果在9.27~23.01 d之间。研究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存活时间与水样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成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导率的增加,细菌存活时间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摘要:探讨亚硝酸异丁酯致突变作用,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 Ames实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实验,进行亚硝酸异丁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Ames 实验使用的菌株为鼠 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组氨酸缺陷型( his-) 菌株 TA97a、TA98、TA100 及 TA102,实验共设 10 个剂 量组,剂量区间在 250 ~ 5 000 μg / 皿,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微核实验设 11 mg / kg、41 mg / kg 及 103 mg / kg 三个剂量组,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提示亚硝酸异丁酯在 Ames 实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但在微核实验中 103 mg / kg 时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模拟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可从34株鸡伤寒沙门氏菌菌株、26株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7株非沙门氏菌菌株中检测出全部的34株鸡伤寒沙门氏菌.以鸡伤寒沙门氏菌梯度稀释菌液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PCR实验,菌株模板浓度与Ct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为0.999,扩增效率为88.2%,最低检测浓度为5cfu/mL.对已接种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模拟样品同时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和传统方法鉴定,两者结果一致.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快速鉴定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5种消毒剂对4种SPF级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 以D/E中和肉汤为中和剂,检测其对5种消毒剂的中和作用;通过悬液定量杀菌实验,测试5种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杀菌效果。结果 D/E中和肉汤对于新洁尔灭、健之素消毒液、百毒杀、百胜-30和75%乙醇均有较好的中和作用。新洁尔灭、健之素消毒液、百胜-30和75%乙醇4种消毒剂分别与4种细菌作用,1.5 min后杀灭效果良好。1∶600倍稀释的百毒杀消毒液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需要5~10 min,但它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不理想。1∶200倍稀释的百毒杀消毒液作用1.5 min,可以有效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新洁尔灭、健之素消毒液、百胜-30和75%乙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对4种细菌产生良好的消毒效果。百毒杀有效杀灭铜绿假单胞菌需要较高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起集体食物中毒进行检验分析报告。方法:对55例食物中毒者的食用食物、患者及厨师的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鉴定细菌类型。结果:中毒者的食用食物,分泌物均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食物污染经消化道传播仍是沙门氏菌属感染的主要途径,注意食品卫生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4种SPF级屏障环境常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本研究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invA基因、肺炎克雷伯杆菌khe基因、嗜肺巴斯德菌16SrRNA基因、铜绿假单胞菌ecfX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构建可同时鉴别4种菌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后测定其特异性、灵敏性并人工模拟感染样本。结果 建立的4重PCR方法能对同一样品中的4种致病菌模板进行特异性扩增,无交叉反应;对4种目的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3ng/μL;也可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特异性地检测出4种致病菌。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为4种致病菌的快速诊断和监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一种有效、准确的鉴定,提高沙门氏菌检测的准确率.方法:对标号分别为CODE1~CODE10的10组奶粉样品使用VIDAS仪器及相关试剂测出的结果与按照GB4789.4-2010进行检测得出结果对比,并对阳性结果进行了分型.结果:使用酶免疫分析筛选技术检测出的阳性结果,与按照GB4789.4-2010检测出的阳性结果相一致,供试的CODE1~CODE10样品中,CODE2为纽波特沙门氏菌,CODE5为阿贡纳沙门氏菌,CODE6为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S.kentucky沙门氏菌,其余均为非沙门氏菌.结论:通过此次能力验证试验,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今后利用快速检验设备对沙门氏菌进行检验中,提供了一种有效、准确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应用遗传毒理学Ames试验 ,研究了C市某水厂出厂水的致突变活性 ,研究发现 ,出厂水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AT10 0菌株的回复突变 ,含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3.
Lederberg等在大肠杆菌遗传重组研究中,发现F因子可以诱动染色体的转移。某些R因子,能经细胞结合进行转移,而与染色体转移无关,另一些抗药性质粒则也具有诱动染色体转移的功能,如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乙酸钙不动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奇异变形杆菌(Pro teus mirabilis),菊疫病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等不同菌均有过这方面的报道。R因子诱动染色体转移的发现,一方面扩大了细菌杂交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表达大肠杆菌菌毛蛋白K88ac和热稳定肠毒素STII的无抗性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采用缺失腺苷酸环化酶基因(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基因(Δasd)的鼠伤寒沙门菌(X4550)作为宿主,将编码K88ac-STII的融合基因插入Asd 组成型表达载体pYA3334中,通过2次转化引入宿主菌,成功构建了表达K88ac-STII融合基因平衡致死的减毒鼠伤寒沙门重组菌株S.typhimuriumX4550(pYA3334K88ac-STII),为防治仔猪腹泻提供了口服活菌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可能具有的其他药理作用,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对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用MTT法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木鸡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2 mg·mL-1的样品对三种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6.29、24.52和25.13 mm;质量浓度为0.2 mg·mL-1的样品对结肠癌细胞HT-29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72 h后,生长抑制率可达到85.52%。为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伊维菌素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方法将携带鼠癣螨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雌鼠也随机分为3组;将携带鼠隐匿管状线虫卵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雌鼠也随机分为3组。通过3周饮用浓度分别为0.1%、0.5%和1.0%的伊维菌素来观察驱杀效果。结果 3个浓度的伊维菌素对实验动物鼠癣螨和鼠隐匿管状线虫均有较好的驱杀效果。结论伊维菌素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牛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方法,通过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体系中加入嵌入式氧化/还原指示剂亚甲基蓝可以实现对扩增产物的电化学检测。文中所提出的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可在120 min内完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101~3×107 CFU/mL,且不受牛奶基质影响。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好,有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番茄酮也你对氯苯氧乙酸,其结构式为,它是一种防落果剂和植物生长刺激剂。供试样品为我们自己合成。我们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两个突变菌株 TA98 和TA100,检测了它的致突变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药是致突变阴性。因此,就致癌性而言,是一种安全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柑橘黄龙病发病组织除病原菌韧皮杆菌外,还可能有影响黄龙病菌生长的伴生细菌。利用LB培养基和橙汁培养基对黄龙病株脐橙叶片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培养和培养后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类鉴定以及菌群结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未处理叶片中Anderseniella属占90%以上,LB培养基中的优势菌属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而在橙汁培养基中培养后,肠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是优势菌属。3个样本中共有的菌属有11个,且未培养样本中有12个特有菌属。脐橙黄龙病叶片内生菌经培养后,菌群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且不同培养基对菌群结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黄龙病菌伴生菌的筛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建立PCR反应,该反应灵敏度为3.6×102CFU/m L。在1m L样中含菌量106CFU/m L时增菌4h、含菌量103CFU/m L时增菌8h、含菌量102CFU/m L时增菌12h后可检出。从贵阳市各区随机购买113份肉、蛋类食品,检出10份样品含有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8.8%。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