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不但是中外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最爱,也是科学家研究地球物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想场所。2005年3月至6 月,我国有关专家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考、测量活动,开展了珠峰高度测量,珠峰地区大气、冰川、地质、生态环境等综合考察活动。本刊特邀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以及45年前曾经参加1960 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珠峰科考亲历。  相似文献   

2.
1990年9月初,中国登山队与日本登山队拟联合攀登梅里雪山.中国登山队政委王富洲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够像过去一样,义务参加年底的攀登梅里雪山的天气预报.可惜我因故不能够参加,为此,我建议邀请云南省气象局来做天气预报.云南省气象局表示同意,只是希望中国登山队能支持2万元作为工作经费.然而,也许是考虑到经费紧张的因素,中国登山队未同意.登山队中的日本登山队队长、气象学博士井上治郎则表示,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次登山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3.
王明业 《科学通报》1963,8(11):60-60
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创造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峯的记录。在此以前,中国科学院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协同有关单位会组织一支46人的科学考察队,在珠穆朗玛峯地区进行了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等的考察,而组织这样巨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在珠穆朗玛峯探险史上还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随即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45年前,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45年后,中国人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巅。此次登顶遭遇了许多困难,测量登山队员经历三次尝试终于成功,这背后有着三队人马的齐心努力。探路:修路队员首批登顶5月26日16时35分,6名来自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的修路队员已将攀登路线打通至珠峰峰顶,他们成为本年度最早登顶珠峰的人。在登山界,修路队员被称作"开路先锋",他们会在山体上借助岩钉、冰锥、雪锥等工具固定路绳。  相似文献   

5.
①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3月29日,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中方队长吉吉(左)和日方队长桥本诗织在珠峰大本营升国旗。当天上午,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和珠峰高程测量队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②珠峰科考开始4月15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李茂善正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观测太阳辐射系统。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的40多名队员于4月2日进驻珠峰大本营后,建起海拔5200米、5800米及6500米的营地,开始对珠峰地区的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进行观察、取样工作。这是自1975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6.
书刊简介     
《科学通报》1965,10(7):656-656
1964年5月20日,我国登山队征服了地球上14座拔海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未被人类征服的最后一座处女峰——希夏邦马峰,为我国登山运动史写下光辉的一章。配合这次登山活动,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希夏邦马地区进行了冰川、地质、古生物、地貌、生物等方面的科学考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科学资料。这部图片集中刊登的95幅图片,是从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队所取得的多种宝贵资料中的一部分——一千多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这些图片是这次登山考察活动的写真,集中而真实地反映了这次登  相似文献   

7.
正19世纪中叶,随着登山运动的兴起,西方登山家开始把攀登的目标转向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但他们在这里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攀登技术,而是后勤保障。很快,他们幸运地发现有一群夏尔巴人,拥有特别好的高海拔行动能力。从此,夏尔巴人加入到了登山运动中。独有的登山天赋在尼泊尔,几乎每一支攀登珠峰的登山队都有夏尔巴人向导,几乎每一个夏尔巴家庭,都有家人因登山而罹难。这一生存在喜玛拉雅南麓高海拔山地的特殊族群,凭借天生的登山能力自20  相似文献   

8.
林夕 《科学之友》2004,(2):52-53
攀岩技术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65年,英国登山家、攀岩运动创始人埃德瓦特首次用简单的钢锥、铁锁和登山绳索等技术装备,成功地攀上了险峰。1890年,英国登山家马默里又改进了攀登工具,发明了打楔用的钢锥和钢丝挂梯以及各种登山绳结,把攀岩技术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但是,种种难度较大的攀岩竞赛,则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的。当时前苏联高加索地区一些地方体协和军队中,率先开始试行攀岩竞赛,逐渐发展为全苏性比赛。1974年9月.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登山组织,在苏联克里米亚发起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锦标赛”.英国、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12个国家的213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后.国际登山联合会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攀岩锦标赛”.比赛项目有个人攀登赛、个人平行计时赛和小队攀登赛等, 攀岩运动,又被人们誉为“岩壁上的芭蕾”。我国从1987年起已先后举办了5届全国性的攀岩比赛,比赛项目有男、女单人攀登赛、双人结组攀登赛和人工岩场的攀登比赛。但不论哪种比赛都是以攀岩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攀岩技术还可以运用到科学考察、工程技术、消防、建筑等广泛领域。开展这项运动,不但经费开支少,而且装备简单,还具有难、险、新以及竞争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三点固定法是攀岩的基本方法,要领是: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和动作按照要求保持协调和均衡。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1991年夏,一支登山探险队开始攀登喜马拉雅山。当登山队将到达半山腰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一下子就变了脸。瞬息万变的天气在喜马拉雅山是很常见的。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个队员惊叫了起来。大家顺着他的手势一看,脸上都显露出迷惑的神情。不知从何时起,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再那么白了,  相似文献   

10.
崔之久教授系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探险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和极地登山科考的科学家之一。在1959年的慕士塔格登山科考中,他被冻掉了5根手指和2根脚趾,但他不畏艰险。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继续攀登,他曾到过珠峰、南极和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下面是他讲述的在贡嘎山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寒假和暑假,大自然探索杂志社秉承“与科学家同行”的理念,先后组织了“亲临冰川”科考冬令营和“天府明珠行”主题科考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学生和成年人踊跃参加了上述活动。科考营活动在科学家、专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9):49-50
<正>推荐书目:《一路风尘歌满天:中国地质大学登山科考历程》推荐理由:这本书以中国地质大学开展的登山运动和地质科学考察过程为线索,展现了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轨迹。特别适合登山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3,(6):32-32
从2000年夏季至今,承蒙国内著名地理、地质、气象和生物等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本刊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大自然探索之旅”冬、夏科考活动。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为满足广大读者对“大自然探索之旅”的向往,本刊经过研究、精心策划,拟于2003年夏季隆重推出“大自然探索之旅”主题夏令营科考活动。有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亲爱的读者朋友:一直以来,中外重大的科学考察、探索活动是《大自然探索》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期,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珠峰,特别策划了《亲历珠峰科考》专题。我们特邀了2005年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 以及曾参加1960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亲历。相信那些追求过程中的艰辛、辉煌背后的悲壮,将会使你更加清楚地看到一个个探索者真实的足迹,经历一件件撼人心魄的事件,感受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和升华。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也欢迎你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者  相似文献   

15.
1966年,中国登山队气象组需要增加预报人员,诚恳邀请我“客串”天气预报.经过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领导征求大气物理研究所领导意见,我成为登山气象组一名成员,并兼任气象组副组长.组长彭光汉分派我负责高空风预报,我欣然接受,并积极准备当时可能找到的有限的几种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16.
王润 《世界科学》2009,(3):29-31
20世纪80年代,罗布·霍尔曼(Rob Holman)还是一位年轻的地质物理学家。那肘,他出席了在旧金山市举行的一次会议,并参加了其中的一次户外海滩活动;而素在内陆城市渥太华长大的霍尔曼博士此时凝望着大海,心里估算着海浪和潮水的流速和运动方向。可是当他环顾四周时,却发现其他的人在都在琢磨着沙子。  相似文献   

17.
1941~1942学年,我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物理系念四年级。当时物理系非常之小,只有10位教授、10位教员、几名研究生,每个年级的大学生也不超过20名。当1941年秋新学年开始时,出现了一张新面孔,他旁听许多四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并且参加所有的讨论——这就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罗布&#183;霍尔曼(Rob Holman)还是一位年轻的地质物理学家。那肘,他出席了在旧金山市举行的一次会议,并参加了其中的一次户外海滩活动;而素在内陆城市渥太华长大的霍尔曼博士此时凝望着大海,心里估算着海浪和潮水的流速和运动方向。可是当他环顾四周时,却发现其他的人在都在琢磨着沙子。  相似文献   

19.
正近30年来,气候变暖极大地改变了高原河流的水汽供应,已威胁到高原河流下游数亿人口的水供给,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参加科学考察的全体科研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历史回顾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在沿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区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活动有:1981年,中科院南迦巴瓦地区登山和综合科学考察,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天气气候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来自中国和法国的科考专家及地质学家,围绕东兰的地质资源开展了首次联合科考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科学家探测了一个长达16.5千米的地下洞穴,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深度超过420米的天坑。2016年3月3日,科考人员进入天坑进行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