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今年10月3日,中苏建交已经满40年。在过去的40年中,中苏关系曾经有过友好与合作,也发生过冲突与对抗。回顾中苏建交以来走过的路程,从中汲取于现在和未来有益的历史经验,当是对中苏建交40周年的最好纪念。苏联是第一个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当时,这对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中苏建交开创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时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就是这种关系的标志。在那段时期,苏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宝贵的援助,中国也在各方面对苏联尽力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认为,中苏之间这种友好合作关系应当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当代中日、中西德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四个特点。即:中国与日本和西德建交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美国与苏联因素对中日、中西德建交产生了重要影响;民间外交和民间经济外交在中日、中西德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日、中德建交需要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3,(12):70-71
<正>5月16日,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利维对华盛顿进行了工作访问,以沙建交是他这次访问美国的重要内容。此前的5月6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穿梭访问沙特和以色列,沙以建交也是关键议题。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未来半年拜登政府将全力以赴推动沙以建交,期望能在2024年大选开始之前收获这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外交成果。  相似文献   

4.
问:什么是建交和半建交国家?答:旧中国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处处仰承外人鼻息,谈不上什么独立自主。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就作为一个伟大的独立自主的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我国对于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有一定的原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天,毛泽东主席曾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关于建交的条件,共同纲领第五十六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  相似文献   

5.
内外交困使阿尔巴尼亚把目光转向西方特别是美国,美国则想利用这个机会压阿加快演变。两国建交将对阿今后的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1933年美苏建交中的日本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苏建交是30年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日本因素在美苏建交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7.
1972年2月底,《上海公报》中美国声明“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则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海公报》中美国的“认识到”和《建交公报》中美国的“承认”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中法建交是经过1963年10月的北京谈判和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的瑞士谈判两个阶段而最后完成的。当时,李清泉作为中国驻瑞士大使参与了三轮谈判,与法方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法建交协议。它的谈判方式和建交模式是新颖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我与拉美“沾上点边儿”那是25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在外交部已经成立了国际条法司。在1971年之前,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要精简,许多司都合并了。我所在的欧美司,就是将国际司、条法司、西欧司和美澳司压缩成的一个司,我负责国际条法方面的业务。再以前,也就是50年代初期,最开始我任美国科科长,后来任专员,管过拉美,所以我也和拉美沾上点边儿。然而,我参加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建交谈判,以及后来被派任为驻委内瑞拉首任大使倒并不是因为我曾  相似文献   

10.
卡特总统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拖延战术,但苏联的扩张最终使卡特决定推动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相似文献   

11.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了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影响重大。安徽作为中部的代表与东部的代表江苏省在对外贸易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存在不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两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其对外贸易的差距也日趋扩大。因此,安徽省必须在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在产业结构上做出一系列调整,以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潮流,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置身其外。不过,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处于先发乃至主导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学者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层面,或许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烙印。但生产力的全球化并非如此,并不带有意识形态内涵。参与全球化,中国可以较快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现代化进程。因此。参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了统一思想,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坚定参与全球化的信念,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不容忽视的是对美国中国通命运和作用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初,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美国的中国通的命运也有了改变。中国通在肯尼迪时期开始回到美国国务院任职;学术界的中国通也通过在约翰逊时期的“富布赖特听证会”作证、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出版中国问题研究的专著等不同方式,教育公众和政要、影响舆论和新闻界,最终促使美国政府改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石油消费与其它国家存在多方面经济关系,分析表明,我国石油消费使石油输出国取得了巨额收益,使世界领先的石油公司取得了丰厚利润,使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得以实现高增值。充足的石油供给是汽车大国将我国作为其市场的必要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石油消费是石油资源国、世界领先石油公司所属国、制造业发达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我国汽车销售量是汽车生产大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证实了以上分析。因此,除非发生重大军事冲突,世界强国不会轻易阻断我国的运油航线。当然,考虑到世界政治、军事形势的莫测变化,建立多渠道的石油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和保持适量的石油贮备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要求的唯一性与生产关系形式构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决定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来自于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性,同时也具观性。而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以经济制度作为存在形式,因此这也是经济制度先天具备的辩证特性。并且这种适应了生产力需要的经济制度只能借助政权的力量形成,从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本来意义的政治形式。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口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迁移对缩小地区差异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三方面得以体现。根据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关系。本文提出了引导我国人口合理迁移的区域模式和政策措施,以期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阿以争端中担当调停人,以获得阿以双方的好感、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影响,是美国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的基本政策取向.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约翰逊政府在应对阿以争端中所采取的平衡政策,也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反映.为此,美国积极促动与苏联在解决阿以问题上的合作,推动安理会242号决议的通过.而对阿以双方,约翰逊政府则采取了拉拢约旦、与埃及保持联系及对以色列进行规制等措施,试图构建美国对阿以的对等平衡政策.然而,由于美苏争夺等因素的制约,美国这一时期的平衡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不仅恢复了自十月革命以来中断了的中苏两国外交关系,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苏联早期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其以后的对外贸易中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关系走势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