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构建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对传统师生关系及其价值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哲学解释学、社会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阐释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建构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师生关系淡漠化、紧张化、功利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分析了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科技信息》2012,(1):367-368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最终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落实。传统师生关系忽视学生的个性与独立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师生关系出现紧张甚至恶化。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强调用真心去建构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甚至可以改变教育。  相似文献   

4.
于淑娟  张培强 《科技信息》2008,(32):187-187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但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往往对教育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文章总结了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提出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三个必要条件,并分析了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与学习上的动态联系。毋庸置疑的是,师生关系的好与坏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名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试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宏 《科技信息》2011,(2):305-306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但由于受一些历史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化。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和剖析,并探索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孔子对有关教育的理解与感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其通过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表现出的师生之间互尊互爱、亲密无间的关系,被视为师生关系的楷模。这对于当下大学校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稳定有序的校园氛围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晓静 《科技信息》2008,(11):32-32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崇尚师生和谐共处、相互尊重与共同发展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和教学成功的核心问题。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指玫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被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张小艳 《科技信息》2009,(23):I0285-I0285
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必然引发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议和思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及自然的友情关系,构成了理想的师生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育的具体实施,必然引发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议和思考。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建构教育大厦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西方诸多教育流派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现时教育体系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父权制结构、性别不平等和阶层化差异进行了批判,提出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关心为核心,教师是关心者,学生是被关心者,教师要做关怀教师,在对话、交往与合作过程中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西方诸多教育流派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现时教育体系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父权制结构、性别不平等和阶层化差异进行了批判,提出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关心为核心,教师是关心者,学生是被关心者,教师要做关怀教师,在对话、交往与合作过程中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里,师生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相互交往关系,这是学校诸关系中的最主要的关系之一,而且这种关系是复杂多样和经常变动的。它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尽相同。考察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发现他(她)们都与学生建立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研究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刘智慧  张书磊 《科技信息》2009,(34):183-184
教师和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本文通过对当代师生关系进行分析,结合教师角色定位,提出了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措施,重构当代大学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活动是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师生双边活动,要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关系的构建对教育效果影响极大。本文从全新的教育观念、沟通的艺术、心理防御机制等三个层面,论述了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和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向学,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师生关系蕴含着深层的教育价值。文章从分析当前师生关系的困境表现入手,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本体的异化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市场关系对教育的冲击和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迷茫、高等教育扩大化的负面影响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师生关系的困境成因作了探究,进而提出了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对策:树立现代教育价值理念;限制办学规模,控制师生比;提升教师素质,以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重视教育评价标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通过师生关系借助其他物质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良性的师生关系是中等专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并且,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过程决定了它必须依托良性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师生间心理关系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核心和纽带就是情感关系,它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