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AGES)与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烷酸丁酯(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可获得含量高达60%的稳定无皂乳液,乳液为Bingham流体,乳胶粒大小为0.4μm,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2.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无皂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液聚合以其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乳化剂的存在给聚合物的性能、乳液的稳定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外加对反应有促进作用的甲醇、丙酮来实现无皂乳液聚合,由于引入有机试剂而带来了污染;离子型共聚单体乳化剂参与疏水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使乳液中不存在游离的乳化剂,可得到粒径(及其分布)小而洁净的乳胶粒。  相似文献   

3.
选用自行合成的β-丙烯酰氧基丙酸(AOP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合成了固含量为60% 的稳定乳液,并对相应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胶粒粒径在0.3~0.45μm 左右,随AOPA 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聚合过程和储存过程稳定,无沉淀产生;共聚物呈无规共聚结构,只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峰;和常规乳液聚合相比,无皂乳液聚合显著地提高了共聚物的拉伸强度、粘接强度及耐水性,拉伸强度与粘接强度随AOPA 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耐水性则随其用量的增加略有降低.另外,与加入丙烯酸的无皂乳液聚合体系比较,AOPA 更具有共聚性,为共聚物提供更好的柔韧性及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传统乳液在耐水性和附着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了十一烯酸钠为表面活性共聚单体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当乳化剂用量为3%,采用种子乳液法时,乳液在聚合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都很稳定.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比较,用有机硅开环体改性丙烯酸酯孔液的合成较困难,这是由于有机硅在较高的温度下易水解,生成凝胶.加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并将保温温度降至60℃后,成功制得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乳胶粒都是均一的核-壳球形结构,粒径大小为0.04~0.4μm.无皂乳液的耐水性要远优于普通乳液.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ω—十一烯酸钠(SUA)存在下丙稀酸丁酯(BA)的无皂乳液聚合,着重考察了ω—十一烯酸钠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与传统Smith—Ewant理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SUA与普通乳化剂作用不同,所得乳液制成的胶膜耐水性能远优于传统乳液所成的膜。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及热重分析(TG)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K2S2O8)浓度、电解质(NaCl)浓度和甲基丙烯酸与衣康酸配比改变对乳胶粒径和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重要因素;当n(甲基丙烯酸):n(衣康酸)=1:1时,乳胶粒表面羧基含量最高。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可制得表面羧基含量高、粒径较大且具有单分散的St-BA-MAA-IA乳液。  相似文献   

8.
选用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少量的反应性阳离子共聚单体N,N-二甲基,N-丁基,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BMPA),以阳离子自由基型引发剂引发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稳定的无皂阳离子共聚物St/BA/DBMPA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阳离子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主单体St/BA体积比,共聚物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子数目增大;增大离子强度,粒径呈现一个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过程;粒子的表面电荷密度也由以上4个因素决定。所合成的乳液表面张力小,耐电解质和耐有机溶剂性能好,说明该乳液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胶膜经高温处理后,耐水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无皂共聚物,用GPC法测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n=2×104,重均相对分子质量w=4.5×104,分散性2.25. 用DSC法测得Tg=27.4 ℃. FTIR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共聚物在微观上呈球状粒子形状,粒子直径为175 nm. 讨论了表面活性单体对乳液的影响. 涂料清漆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无皂乳液聚合研究发展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基本机理:“水相沉淀聚合”,低聚物胶束机理,母体粒子成核理论及无皂乳液聚合的主要聚合方法:离子型引发剂,亲水性共聚单体,离子型共聚单体,含有其它添加剂的无皂乳液聚合体系.提出了在无皂乳液体系中加入挥发性乳化剂的优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18-冠(醚)-6存在下,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无乳化剂乳液共聚。发现18-冠(醚)-6能起到相转移催化作用,加速共聚反应。对实验结果提出两相成核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用硅酸钠、硝酸铝、2-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硅铝氧烷溶胶,在该溶胶存在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性硅铝氧烷溶胶粒子. 红外光谱测试表征了PMMA复合硅铝氧烷溶胶的结构. 采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电泳实验对改性粒子的胶囊化效果进行了表征. 透光率比较结果表明,改性后粒子的分散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硅酸钠,硝酸铝,2-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硅铝氧烷溶胶,在该溶胶存在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硅铝氧烷溶胶粒子,红外外光测试表征了PMMA复合硅铝氧烷溶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油酸钠存在下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乳化剂乳液共聚。发现油酸钠加速聚合反应,并测定了胶乳粒子。  相似文献   

15.
对胜利油田新滩区块稠油乳化降粘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在乳化降粘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部分W/O/W多重乳滴,这种多重乳滴的多少和性质与配制O/W乳状液的方法有关。当用纯稠油与活性水配制时,形成的多重乳滴少,其主要是中间油相与外水相油水界面膜的破坏。它的破坏对整个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小。而利用高内相W/O乳状液用转相法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较多的W/O/W多重乳滴。这种乳滴的破坏对乳状液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VAE乳液为核,BA,VAc、HEA等混合单体为壳,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研制出一种新丙烯酸乳液压敏胶。  相似文献   

17.
SYNTHESISOFAI,OOANDDBAPPROACHESMaYushuHuHaifeng(AIResearchCenteroftheUniversityofPetroleum,ChinaBeijing102200)BARTHESJean.Pau...  相似文献   

18.
W/O/W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O/W复相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是一种使聚合物从油相中沉淀分离包围住芯材的成囊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经随着内水相粘度和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乳化剂浓度增加和搅拌转速提高而降低。同时,不同乳化剂影响也不同,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所得的微胶囊比使用Tween 80时粒径小,且分布窄。  相似文献   

19.
乳液聚合制备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简化设备及药品为目的,以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用乳液聚合方法,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氨值0.15~0.30 mmol/g,pH值6.0~7.0,粒径分布10~45μm的乳液及粒径分布10~35 nm的微乳液.确定了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70~80℃,降低初始水相含量,高速搅拌条件下加快油相滴加速率;微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80~90℃,高速搅拌条件下延长均质后的油相滴加时间.考察了工艺条件的改变对乳液及微乳液的透光率曲线及转化率曲线的影响;测定了粒径分布并将破乳离心所得氨基硅油进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无需增加药品,通过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成功得到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